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杨超 (海外网)
2016年10月20日,中国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地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菲律宾总统杜特地上任以来,对中国表现出相当友好的态度,中菲关系也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回温,但是菲律宾的民众对中国似乎还有误解。据《菲律宾星报》3日报道,民调机构“脉动亚洲”发布调查数据称,菲律宾民众最信任的国家是美国,最不信任中国和俄罗斯。这是怎么回事?海外网约请曾在菲律宾访学的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超,对菲律宾民众的这种心态作以分析。
--------------------------------------------------
据菲律宾最近发表的民调显示,菲律宾民众最信任的国家是美国,最不信任的是中国和俄罗斯,这好像与其总统杜特地推行的外交政策截然相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笔者在菲律宾的访学经历来看,菲律宾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人是比较友好热情的,对于南海问题,也并没有像媒体渲染的对中国有那么大的意见。菲律宾民众是比较乐天知足的,更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对于南海问题的事件经过和人物也往往不甚了解。就菲律宾普通民众而言,最关心南海问题的其实只限于相关的人群,比如说对中国海警船执法有意见的渔民;由于旅游警示而生意受损的旅游从业人员;由于经贸往来受阻而遭受损失的各行业从业人员等等。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菲律宾曾经爆发过反华示威游行,但是人以群分,爱国热情最高涨的,大概在各国都是学生和青年群体。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政治组织,倾向于表达比较激进的民族主义和主权理念。但这些人在总人口中并未占到多大比重。这里有一个数据可供对比,菲律宾总人口已超过一亿,但历次反华游行中,参与者最多时仅有几百人。而菲民众的民主参与热情并不少,反腐败游行和纪念反马科斯的民主运动游行人数都以十万计。两相对比,也可得出结论,即参与反华示威的人数难以称得上是大数目。
但是,菲律宾领导人能左右或操控民众舆论吗?菲律宾实行的是美式三权分立政治体制,虽然菲律宾领导人有很多政治经济资源,但也得靠选民的选票才能选上去。前总统阿基诺三世在位时都要讨好地对选民献媚说,你们才是我的“老板”。因此,无论菲律宾领导人如何想煽动民粹,他也得有那个民粹基础才行。否则民众觉得你的政策不对,下次选举就换个符合自己理念的人呗,杜特地不就是这么被选上了吗?你总统渲染中国的威胁,把局势搞紧张,到头来打仗却要牺牲的是老百姓,民众自然不会同意。
菲律宾民众虽然对中国的恶感没有媒体渲染或民调显示的那么高,但总体说来,对美国的好感度还是最高的,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就历史来说,美国在菲律宾深耕几十年,从教育、文化方面对菲律宾民众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国民之间的感情,培养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菲经贸关系发展了,菲律宾民众就自然地会对华友好了。
从现实的原因看,美国的菲律宾裔美国人有3百多万,这些人群再加上国内的亲属,以及盼望到美国“淘金”务工的菲律宾人,那就不是小数了,足够构成一个庞大的对美友好的群体了。美国文化的包容力和亲和力,是值得中国学习的。什么时候菲律宾民众都渴望着实现“中国梦”,搭乘中国经济列车,分享“一带一路”红利,拿中国“绿卡”了,对中国的友好度就有望大幅提升了。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心相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之一。应该说,过去我们对菲律宾民众的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但可能范围还局限在华人社区和组织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民间外交还应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可以通过更多途径,在菲律宾民间层面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和新形象。
首先,可以通过救灾援助的途径。菲律宾是个天灾频繁的国家,抵御自然灾害和实施救灾的基础设施不足。2013年11月21日,中国海军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起航赴菲律宾灾区参与救援,被国内外舆论认为是“中国体现大国形象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在人员搜救、医疗救助、灾后重建等方面有优势,通过积极的救灾援助,塑造中国的和平友善的形象,何乐而不为?
其次,中国可以从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入手。菲律宾农业总体仍处于不发达的阶段,而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丰富,可以帮助促进菲律宾农业和农村发展。菲方希望向中国出口菲律宾的冷冻蔬菜以及菲律宾盛产的热带水果,如果农产品能更多出口中国,将使中菲农业合作惠及菲律宾的广大农民。
最后,菲律宾庞大的人口需要就业,而菲律宾国内就业供给严重不足。长期以来,菲律宾都是劳务输出大国,菲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对高端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地下的菲佣市场早已存在。中国可先试点在几个大城市开放高端菲佣市场,依法管理,这样既可满足市场需要,规范市场秩序,也可促进菲律宾劳务输出,在菲律宾民众中产生对“中国机遇”的向往,产生对中国的好感。总而言之,中国未来在与菲律宾打交道时眼睛再向下看点,对基层民众的工作再做扎实点,那么菲律宾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日渐提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杨超,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