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东西问丨车明怀:为何“3·28”这个日子值得永远纪念?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2347
主题
62799
回复
8227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7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加力(锐财经)
0/9
在这里看到未来
0/8
展现巾帼风采 奉献文化盛宴(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0/8
窑火映红绿 瓷韵传千年(我与非遗)
0/10
借文明互鉴东风,扬现代化发展之帆(环球热点)
0/118
奋斗春风里 冲刺“开门红”
0/87
组图:"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举办
0/84
挖掘银发旅游列车更大潜力
0/71
“赛事+文旅”火爆春日 各地赛事“流量”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东西问丨车明怀:为何“3·28”这个日子值得永远纪念?
时间:2025-3-28 10:48
0
10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拉萨3月27日电 题:
为何“3·28”这个日子值得永远纪念?
——专访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车明怀
中新社记者 赵延
3月28日,西藏迎来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车明怀,详释为何“3·28”这个日子值得永远纪念。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西藏百万农奴的解放为何值得永远纪念?
车明怀:66年前的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百万农奴获得翻身解放。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表决,将每年的3月28日设立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确立了农牧民的个体所有制。长期被当作“会说话的牛马”的农奴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结束了农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自己命运和西藏社会的主人。
民主改革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自此,西藏迈进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辉煌历程。66年来,百万农奴的解放犹如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在西藏各族人民的心中永存,在世界废奴史上也熠熠生辉。
2024年3月28日,西藏迎来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民众来到位于拉萨市的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参观。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的“废奴运动”有何不同?
车明怀:废奴运动是近现代世界历史的潮流,早在14世纪后期,废奴运动在世界文明进程中陆续兴起,18世纪后形成风潮。俄罗斯、美国、欧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废奴的经历。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中的“解放”,是几百年来人类废奴运动的继续,也是20世纪废奴运动史上的一个高潮。然而,西藏百万农奴的解放与西方某些国家废除农奴制的结果以及后续的成就有较大差异。
差异在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废奴运动是不彻底的。回溯既往,几百年里西方废奴运动的历程充满血泪和艰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以美国为例,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时,不会想到黑人悲惨和不平等的生存状况依然会持续。废奴一百多年了,马丁·路德·金仍在带领黑人争取平等的权利。他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鼓舞着无数黑人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直至他本人被种族主义分子杀害。进入21世纪,美国黑人仍遭到种种歧视甚至虐杀,如黑人乔治·弗洛伊德被警察所杀事件。简言之,西方的奴隶制度是消失了,但奴隶制残余仍在作祟。
中国在西藏地方实行的民主改革则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实现了百万农奴的人身、政治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这种解放是彻底的解放,是长期性的一种质的飞跃。人们从解放中长期受益,民生福祉不断增长。例如,在民主改革时,西藏只有122.8万人,而现在已增加到360余万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2%以上,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提高到72.19岁;民主改革时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74亿元(人民币,下同),2024年则突破2700亿元;这些事实与一些西方国家废奴后的不平等形成鲜明的对照。
2024年7月28日,市民在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达东村“过林卡”。过林卡是藏族人最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类似于郊游和野餐。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中新社记者:民主改革后,中国保障西藏人权与西方国家的人权有何本质区别?
车明怀:从表象看,西方一些国家法律也载明,每个公民有平等参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以及社会保障权。其国家法律体系虽强调公民个体权利保护,但根本就没有对公民身份的民族认定,即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的地位,仅仅以少数族群的概念来模糊公民的民族成分。即便这样,也缺失涉及族群平等、族群文化保护、族群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定。因此,西方某些国家口中喊出来的少数族群人权保护,实际仅仅是法律上宽泛的、禁止歧视的人权保护,没有针对少数族群具体困难的制度保障,也没有制定特殊政策提高少数族群社会政治地位和就业能力,更没有法律保护少数族群文化传承发展,而是采取文化自生自灭的政策。由于没有族群身份的法律认定,很多欧美国家也不可能针对少数族群存在的社会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权保护。
相较于欧美国家,中国对公民进行民族身份认定,是为了落实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权利,既包括个体公民权保护,也包括少数民族群体政治和文化权利保护,尤其是中国各民族共同享有发展权。对西藏来说,还有全国援藏机制的支持。显然,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策,是一种全面、积极的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政策。
以保障西藏人权为例,从民主改革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权观。政治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充分体现。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由藏族公民担任,自治区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经济社会发展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享有经济社会发展全部成果,还享受到国家为西藏制定的各种政策,在城乡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安居、就业、扶贫脱贫等方面得到全面体现。文化上,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全面保护和发展,从语言文字到文物古迹,从古籍整理出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都有所体现。这在西方少数族群中是难以想象的。
2025年2月27日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西藏拉萨楚布寺举行“羌姆”(跳神)活动,以驱邪送崇、祈福禳灾,同时表达对藏历木蛇新年的美好祈愿。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中新社记者:新时代中共治藏方略呈现出什么特点?
车明怀: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及其实践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也是一代代人永葆初心,一以贯之,使治藏方略传承下来并不断发展。
中共治藏方略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是中共立党之本和宗旨。几代领导人制定西藏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西藏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据统计,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2764.94亿元,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9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
新时代中共治藏方略还具有创新性。如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方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会建设方面,着眼于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安定,创新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在经济建设领域,铁路、公路、航空建设与生态建设并重,扶贫搬迁与强边固本并举;在民生、社会领域方面,实现了全部脱贫,农牧民生活进入现代化水平,保障以家庭为单位必有的基本就业、创新社会事业服务机制,创新组团式援藏;在民族团结方面,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宗教工作中,着眼于宗教和顺和睦,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当今的西藏,已经站在新的时代。各族人民正憧憬着对未来更加美好的展望,相信人们的期许会顺利实现。(完)
车明怀。中新社发 李林 摄
受访者简介:车明怀,曾担任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副院长、社科联副主席等职务。曾多次参与涉藏白皮书的撰稿、讨论或修改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藏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先后主持编著出版《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边疆忧患录》《天朝筹藏录》《执政中国·西藏卷》《民国藏事乱局留给后人的启示》《中华民族历史背景下的藏事论衡》等历史专著。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