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看!中国网文“一键”出海(“融”观中国)

时间:2025-2-10 09:35 0 3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网络文学《全职高手》海报。


网络文学《我们生活在南京》海报。


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观众在展览区参观。
杜建坡摄(人民视觉)


扫码二维码,阅读“融”观中国主页


扫码二维码,观看“潮起东方”视频第3集

3亿,是中国网络文学(简称网文)在海外的用户规模。

凭借独特的创作风格与成熟的产业模式,中国网文逐步成为一个风行世界的文化品牌。从东南亚到欧美,从线上翻译到多形式IP开发,中国网文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更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载体。

出海热度持续攀升

达莉亚·库兹涅佐娃供职于俄罗斯最大的出版集团之一埃克斯莫(EKSMO),主管集团旗下的“青年社”。

2022年,库兹涅佐娃开始涉足中国网络文学业务。当时,出版社做了一项市场调查,发现大量俄罗斯年轻人追看中国网络小说、漫画和影视剧。为了满足读者需要,库兹涅佐娃开始引进中国网络文学作品。

“《凰权》是我们出版的第一本中国小说,并取得巨大成功。这是俄罗斯市场上面向青少年读者的首批中国网络小说之一。”库兹涅佐娃说,这次试水,成功拓开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的市场,“青年社”每年出版的中国小说数量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的出版量将翻倍。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不久前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行业当年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43.5亿元,同比增长7.06%。以阅文集团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为例,截至2024年11月底,其累计海外访问用户已近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东南亚、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网文在海外的重要市场。在东南亚,网络文学的热度持续攀升,许多热门作品被翻译成当地语言,受到广泛欢迎。在韩国,中国网络小说的翻译出版数量逐年增加,一些作品甚至登上了韩国的畅销书排行榜。在日本,中国网络文学也逐渐打开市场,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

除了亚洲,中国网络文学在欧美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突破。一些知名的网络文学平台纷纷推出英文翻译作品,如起点国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正版英文网络文学平台之一。通过该平台,大量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全球各地,深受欧美读者喜爱。

中国网络文学正被国际主流文化机构认可。去年11月,大英图书馆举行了中国网文藏书仪式,入藏作品包括《斗罗大陆》《庆余年》《全职高手》《我们生活在南京》《簪星》等共计10部,涵盖了历史、现实、科幻、玄幻等题材,均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20余年的经典代表作品,在海外已翻译成英语、印尼语、日语、韩语、泰语等多种语言。这也是继2022年该馆首次收录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之后再度收录中国网文。

网文出海形成“内容、翻译、传播、IP开发”的全链条模式。中国网络文学的扬帆出海,形态早已经不局限于文字,包括剧集、动漫、有声读物、短视频等多模态的内容,满足着海外用户的不同需求。许多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网文IP改编的影视剧《庆余年第二季》登陆Disney+后,成为该平台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集;《与凤行》在全球180多个国家播出,翻译语种超16种。这些改编作品不仅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华文化广受青睐

罗旭来自意大利罗马,是一名舞台设计师。不久前,他发起了一个名为“Urban Soul”(城市灵魂)的项目,通过对废旧工厂的创意化改造,将之重塑为艺术文化社区。项目包含很多设计工作,天马行空的创意来自哪里?罗旭给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回答——中国网文。

作为中国网文的“老粉”,罗旭最喜欢阅读带有魔幻元素的作品,并将其中的瑰丽想象和故事情节转化为设计灵感。他以自己设计的一款舞台装置作品为例:“这台装置灵感来自于一本刊载在起点读书上的魔幻小说,通过色彩、线条和装置材料,捕捉书中那种神秘的氛围。”

罗旭说:“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网文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全新世界的大门。独特的构思、鲜活的人物和扣人心弦的情节,都让我深受启发。”

库兹涅佐娃认为,中国网文所刻画的故事充满活力,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故事结构、人物设定以及情节发展等各方面创作思路都与俄罗斯本土作品截然不同,情节往往出乎意料,这是吸引俄罗斯读者的一大因素。”库兹涅佐娃说,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美学也是一大亮点。中国网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灯笼、竹林、折扇、茶道、飘逸的丝绸衣袍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对于海外读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网文出海不仅是作品的传播,更影响了海外网络创作生态。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网文企业各海外平台培养海外本土作者近百万,签约作者以Z世代为主,创作海外原创作品150余万部。

90后英国小伙子卡文因为喜欢中国网络小说《斗罗大陆》,于是注册账号开始网文创作,还拿下起点国际首届年度征文大赛的英文金奖,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有声书播放量达2.43亿。

这种“创作—反馈—再创作”的循环,使中国网文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桥梁。“网文通过‘类型输出’将中国叙事融入全球流行文化,形成‘我们的故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说。

网文出海呈四大趋势

2025年春节前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其开源模型DeepSeek—R1给全球带来很多惊叹,创造了更多惊喜。

“惊喜”之一,就是在网络文学领域的应用。2月5日,阅文集团宣布旗下作家辅助创作产品“作家助手”已集成独立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阅文邀请全行业网文作家试用并参与内测,这也是DeepSeek在大型网文平台的首次应用。

AI技术大幅加速了中国网文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传统人工翻译难以应对网文日均数万字的更新体量,而AI翻译技术通过“机器初译+人工校对”模式,将千字翻译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秒,实现“一键出海”,成本也降至原来的1%。此外,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实现精准推送。以阅文集团为例,其海外门户已上线约6000部翻译作品,其中2024年新增AI翻译作品超2000部,已占到起点国际所有出海网文总量的三分之一。升级AI翻译以来,其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超90%。

AI翻译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的提升上,还大大拓展了中国网文的用户群——AI面前,小语种翻译将不再是网文出海的难点。2024年,德语、法语、葡萄牙语等语种的网文翻译作品从零增至上百部,西班牙语翻译量同比增长227%,斯瓦希里语作品累计超400部。业界人士预测,非洲、中东等地区通过AI翻译与低成本分发策略,有望成为中国网文用户新增主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呈现四大趋势:AI翻译,加速网文多语种出海;全链出海,IP全球共创模式升级;交流互鉴,深入“Z世代”流行文化;新机涌现,全球开拓发展新空间。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欧阳友权表示,中国网络文学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成果,体现了新时代文学的新质生产力。网文、网游、网剧成为“文化出海”的三驾马车,深受海内外年轻人的喜爱。

“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不仅IP可以全球化,打造网文IP的模式也可以全球化。借助于‘内容+平台+IP’的全产业链出海模式,中国网络文学将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舞台。”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说。(记者 卢泽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 第 08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