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2024年市场10个猜想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321
主题
147338
回复
17343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60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三款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0/48
融侨集团:子公司债务违约遭农行蜀山支行诉讼,涉及本金约1.53亿元
0/55
四部门:支持各地建立农业保险预赔付机制
0/52
支持资本市场两项新工具落实不佳?中行:客观看待,稳定器功能是本质
0/57
以“微实事”托举起“大民生” 招商银行适老化服务水平再升级
0/45
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息差再创新低
0/54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8日)
0/45
王国军:保险行业如何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
0/46
中行报告:大行资本补充,注资规模、方式、节奏有哪些可能?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2024年市场10个猜想
时间:2024-1-15 12:52
0
37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愚老头,在雪球设有同名专栏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有这么一段,“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而且,‘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
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今天,他会发现,凑够九样十样这毛病,不仅仅中国有,全世界都有。岁末年初,不仅仅中国的券商,国际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也都出了十大预测之类的报告。
2023年初,某国内大行出了一个经济和股市的10大预测,结果是全错,本该正经的研究报告上了娱乐头条。虽然如此,你可以质疑大行研究员的道德操守,但显然他们跟蠢这个词相关性不大。只能说预测这个事情,就像军事里面的防空作战,“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用经济预测是否准确来判断经济预测的质量,是一种娱乐化的倾向。所谓的预测报告,本质上是在告诉你,在目前所能搜集到的信息背景下,线性外推下未来最可能发生的事件。简单说,这种预测报告不可能语出惊人,他反应的是市场最大限度的一致预期,代表了大多数人预测的最大公约数。
投资需要预测,交易则不需要。投资,你当然要对你投的东西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你需要预测。但交易不需要,你要的是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好预案。所以,真正走出来的交易员从来都不会痛苦,也不累。
我们也对2024年的经济和股市做出了一些预测,凑成了10个猜想,盲人摸象,供大家在设计交易策略时做参考。
01
美债问题发酵,全球将是通胀环境
狼来了喊了很多年,以至于到现在人们都不信了。
帝国的崩溃,始于财政。
历史上美国绝大部分年份财政都是赤字的。当然,赤字财政是全球性的,毕竟,信用货币体系下,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一个手段。
可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距呈现出了逐渐拉大的趋势。疫情期间,美国财政折腾出了年化高达5万亿美元的赤字记录。最近有所收敛,但还是以每年2万亿美元的速度在增加。
跟赤字对应的是政府债务的总额节节上涨。2000年世纪之交,美国的政府债务总额大约在5.3万亿美元左右,当时对应的GDP是14万亿美元,政府债务与GDP的比值是37%,算是相当的克制。随后美利坚就走上了放飞自我的历程,2005年这个比值上升到50%,2017年迈过100%,到最新的2023Q3,这个值是142%。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政府债务与GDP的比值,正常不应该超过60%。现在这个情况,西方经济学和美国财政,高低得死一个。
实际上,不只是美国,大家都有债务问题。解决债务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胀。这可能是国际经济中大家唯一的共识了。
既然是通胀环境的概率大,那就尽量不要去做空大宗商品。包括黄金、铜。衡量原油价格的金油比也到了高位,但这次黄金显然很难被压下去,那就只能委屈原油继续涨涨了。
02
美国股市开始进入震荡
树肯定长不到天上去。
股市的总市值跟GDP,正常情况下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2001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股市总市值与GNP的比值,在70%-80%时买入比较好,在100%时属于估值合理,当超过200%时就属于“玩火自焚”。如果我们用GDP代替GNP,美股早就进入玩火自焚阶段了。而且无论用哪种口径的市值来计算,2023年美股巴菲特指标的值,都要在200%以上。
虽然绝大部分券商研究员还是非常看好2024年的美股,认为美联储降息加上大选,美股上涨是个大概率。这些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股实际上已经开始进入庞氏阶段,随时都有可能来一个50%幅度的大调整,将这个总市值与GDP的比值再次拉到100%左右。
03
中国经济会不会太好,但比2023年好
如果我们相信经济周期存在的话,当前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无论是50-60年的康波周期还是18年的库兹涅茨周期以及10年的朱格拉周期,底部的低点都指向2025年。也就是说,泰山压顶,不要做无所谓的抵抗,躺平接受就好了。
好消息是从2025年开始,三大周期向上,尤其是康波周期,会带来一波直到2055年的三十年大繁荣,而且这一波向上周期所能创造的财富,是过去五次康波周期的总和。
从最小的周期单位基钦周期来看,2024年的经济相对2023年有一个小幅的反弹,虽然不大,但确实会有所改善,只是预期不要太高就是了。
大家都关心的房地产,现在再多的政策也很难拉住向下的缰绳,但是2025年之后,市场自己就会起来的,这就是经济周期。
04
产业资本继续高歌猛进,金融资本休养生息
最近特别流行一句话,“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的确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情绪归情绪,问题还是得面对。有句话说的好,人生在世,本就是各自下雪,各有各的隐晦和皎洁。
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都有大红神。承认属于自己的时代过去了,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资本也分成两大分类,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过去的四十年,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携手前行,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但当所有低洼都被填平,经济增长开始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首先甩下来的就是金融资本。早在2018年6月份的陆家嘴论坛上,有位领导公开表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我们从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看,从2008年一直到2020年,产品收益率超过8%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两年各种P2P、信托公司爆雷,跟高收益率带来的庞氏脱不了关系。或者说,产业资本撑不住这么高的资金成本,只能金融资本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玩,对,庞氏也是这么定义的。
早在公元前81年的盐铁辩论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奠定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这个政策的遗存就是,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听到所谓戏子是下九流的说法。
很多朋友会摸不着头脑,唱戏的先不论,下九流里面还有理发的、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的,他们又招谁惹谁了?
这其实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种体现。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全脱产从事服务业的人不能太多,这个宝贵的名额要导在最有用的方向上。由于消费者剩余很少,在供给军队和政府官员这些关键机构之后,已经所剩无几,势必要压缩三产也就是服务人员的规模。这就是士农工商的排序,还有下九流都是底层服务人员的由来。
现代社会生产力相对古代社会自然是有了质的飞跃,这是我们今天服务业繁荣的根本,社会也不需要把服务业打入另册。
现代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就是鼓励产业资本,适当限制金融资本。所以我们看过去几年跟金融资本相关的行业,都不是太好,比如房地产、比如互联网,再比如教培。但另一方面,产业资本却在高歌猛进,受益于国产替代,半导体行业从2019年开始那就是繁花似锦,2020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风电这些新能源品类原地起飞。
中国制造业更是在2023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而且,这其中新能源的出口量还不到四分之一,真正的卷王比亚迪还没开始发力。
2024年,真正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资本还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边界,尤其是半导体和新能源。金融资本需要做的,只能是等待,只有产业资本把蛋糕做大,金融资本才有纵横捭阖的基础。
跟产业资本的强势相对应的,是热度居高不下的胖东来现象。本质上这不涉及老板个人的道德观评判,他实际上代表了产业资本的要求,那就是一个工业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收入不可能差别太大。当年的日本,曾经有过共同富裕50年,一亿总中流的时代,美国1950-1970年之间,也出现过工人的黄金时代,本质上都是社会基础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资本经济的体现。
05
内循环成为经济增长发动机,对应经济从投资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
经济学科班出身的朋友在国际贸易课程上都会学到一个模型,那就是贸易品-非贸易品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这么一个现象,一个国家可以分成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两个部门,贸易品就是那些可以全球贸易的产品,比如大宗商品,工业制成品等,遵循一价定律,全球竞争。
非贸易品是那些无法全球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服务,比如餐饮旅游演出等社会服务业。由于贸易品部门的生产效率是全球化的,所以要天然高于非贸易部门,但是由于劳动力是自由流动的,所以工资反而是均等的。
这个模型可以很好的说明外循环的结果。
外循环经济最利好的是东南沿海,这是地理条件造成的。外循环经济,两头在外,投资就成了增长的发动机。因为全球需求带来的高效率,出口企业收入增长很快,相关的服务业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同时两头在外的格局,决定了外循环特别容易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当美元供给的增幅超过全世界的承受能力时,相关地区很容易跟着一同走进滞涨的状态。
与之相对的是内循环。内循环走的是自产自销的路子,消费目标群体是当地人,潜力有限,天生没有投资的动力。内循环利好的是包括东北在内的北方复兴。
2023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没有人再提“投资不过山海关”了。为什么呢?因为问题大家都有,以前是外循环经济主导,问题被发展掩盖了。当外循环的大浪过去,早早准备好裤衩的东北突然就显得那么的眉清目秀起来。
2023年火的淄博和哈尔滨两个地区,是内循环经济复苏的根本体现。
2024年外循环即使有起色,大概率也是个回光返照。穷则关税壁垒,达则自由贸易。中国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都快被薅秃了。美国已经明摆着封闭了汽车和通讯市场,下一个估计就轮到欧洲了。
外循环的未来是一带一路,但这是一个慢变量。
2024年我们还将见证更多的网红旅游地的出现,就看谁能接得住这泼天的富贵了。
跟很多人理解的不太一样,这并不是经济下行消费降级,而是性价比的胜利,是消费升级。毕竟哈尔滨玩5天,来回机票加上吃住,只需要3000。这个钱你去三亚,连住宿都不够。
06
中国股市底部抬升,空翻多
2024年已经过去两周了,这市场,一声叹息。
这个时候又有人讨论起国运线来了。上证指数的20年线,被称为国运线。
上一个跌破国运线的例子是1997年的日本,日经指数在1997年跌破20年线,1999年大涨37%又站上20年线,可短暂的繁荣之后就是长期的沉沦,下一次站上20年线要到2013年了。
从日本的案例看,跌破国运线之后,恢复需要的时间很长。
这正是市场担心的地方。
先不管国运线这东西是不是玄学,我们就问自己一个问题,现在的中国跟90年代末的日本,有可比性么?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遵从“左祖右社”,其内在的含义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样东西,二战后的日本有么?
遍地南方小土豆的哈尔滨,最近参观的一个热点是731部队遗址展览馆。
上面这张图是展览馆的出口,走的时候讲解员会说: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这是一个国运向下的民族干出来的事么?
最近大家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那个流浪16年的留美物理博士成为了热点。这显然跟我们以前感受的气氛完全格格不入,不是应润尽润么?实际上,这是一个风向标,代表着反向润回的开始。
上证指数20年线,对应着大概2900点左右。
不用担心,现在这个点位就是底了。
07
新能源汽车会有超额收益
在房地产之后,谁能扛起拉动经济引擎的大旗呢?
有且只有新能源汽车,传统的油车也不行。
很多人瞧不上搞基建这种简单粗暴的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殊不知,这是营养过剩的烦恼。我们都知道美国基建差,但是为什么他们不搞基建呢?不是不想,是不能,因为他们的基建能力没有了,强上要么是通胀,要么就是带动中国的出口。
中国刺激消费,也不能选油车,因为核心产业链不在本土企业手里。燃油车的繁荣,利好欧洲和日本经济,老大难的上游基础制造能力,典型的如机床和机器人,就永远起不来,因为下游没有市场。
要说房地产也是地地道道的内循环,当然地产时代过去了。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有全产业链,可以从头吃到脚,并且提供众多的高薪岗位。
以日本为例,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0年日本共有汽车从业人员55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8.3%。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薪3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薪人士。目前日本本土汽车产能大概800万辆,海外汽车产能1700万辆,基本相当于当下中国汽车行业的年销量。
这几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就感受的非常明显,比亚迪2022年招聘1.5万应届生,2023年3.18万人,很多专业点击就送,为原本高度内卷的就业市场增添了一抹久违的温暖。
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公募重点持仓的表现都不太好。
2023年我们发过一篇文章《》,结果现在比亚迪现在连6000亿都不到了。
我们的观点不变,比亚迪是极少数市值可以超过贵州茅台的标的,市值是可以看到3万亿的。
原因就是比亚迪是目前中国极少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估值至少应该对标的是特斯拉,虽然23年4季度特斯拉纯电销量被比亚迪反超之后,马斯克开始强调特斯拉是一个AI和机器人公司,而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厂。
这个逻辑理解起来不复杂。假如你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本,要做全球资本配置。从安全的角度,你肯定首先要做的跟指数,配龙头。现在让你全世界挑,你能选哪个?
全球资产配置,国际龙头的需求方是全球资本,考验公司的只有自己身上国际龙头的名头是不是实至名归。
08
食品饮料和医药还是难有行情
有句话是这么评价公募基金持仓的,大消费的高地上白酒和医药屹立不倒,可成长的阵地上一直是人来人往。
为什么说难有行情呢,因为这俩行业作为公募的重点持仓,占比基本上没有大幅提升的可能了。根据公募的公开数据,2023年3季度,食品饮料的占比大约为13.8%,医药为12.7%,按照历史规律,公募持仓中一个行业的占比的高限大约在16%左右,而且,一般超过10%之后,行业就很难有α行情,也就是只能跟着大盘涨跌了。
我们看好2024年的大盘,但是对这两个行业,我们觉得意义不大。上方套牢盘太重,关键除了防守之外,也讲不出新的故事。
我们还可以想象这么一个问题,假如,我是说假如,未来2-3年有一波牛市,龙头会是白酒和医药这两个大消费么,想想都不可能啊。大消费天生就没有讲故事的能力。
09
锂电和光伏筑底,氢能可能有机会
同样是公募重仓,电力设备行业值得大家去重点挖掘。
因为电力设备行业属于成长型周期,总体走势是向上的。
从锂电的角度看,下游新能源汽车虽然从0到1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行业增速犹在。按照财通证券电新行业组的数据,2023年前11个月世界主要的锂电池供应商的同比增速都是正的,上榜品牌最低的增速也超过10%,龙头宁德时代装机容量增速高达48.3%。
锂电池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股价远远的跑到了基本面前面,曾经有券商给出了宁德时代到2040年的盈利预测,并不是因为券商蠢,而是券商尝试用搞笑的方式提醒投资者,这公司股价高了。
锂电池细分行业中,下游是消费电子的公司可能会先见底,毕竟这些公司当年股价飞的并不高,比如蔚蓝锂芯,还有北交所的长虹能源。下游是汽车的动力锂电池行业,寻底过程可能要长一些,毕竟行业增速还在下行中,而且过去几年过得不错,缺乏内卷的动力,新概念半固态和固态电池更是遥遥无期。
光伏的问题更大。
2020年这一波光伏大行情来自于实现了平价上网的实现。按照能源局的数据,2018年的时候,全国光伏上网电价为0.86元每度,煤电平均上网电价0.37元每度,到了2020年,自然条件最好的Ⅰ类地区,光伏上网电价已经降到了0.35元每度,光伏实现了煤光平价,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值得一波大涨。
但下一个门槛目前看来是非常渺茫。行业需要在2020年实现与煤电平价之后,进一步实现光伏+储能的成本与煤电平价,彻底摆脱并网约束,这一条路带来的结果就是电价越来越低,打开发电量需求的增速天花板。
如果这条路打不通,那光伏未来的结果就只有一个,新增装机容量的增速与发电量需求增速持平,也就是5%的年增速,成为完完全全的公用事业,2020年之前的电力设备研究员对此那是相当有体会。
氢能倒是可能有机会。
因为根据国家氢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5万辆,截至2023年底,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还不到1.7万辆,假设未来两年翻倍增长,大约分别是1.2、2.4万辆,累计保有量才达到5.4万辆,刚刚完成保有量规划。
最新的催化剂是中央补贴的下发,氢能补贴由中央奖励和地方补贴构成,进入2024年之后,各地中央奖励陆续下发,会带动各地配套资金的加速落实。
10
高股息策略失效、小市值和北交所主题继续有效
截至2024年前两周,市场表现最好的还是高股息策略,连小盘股都熄火了。
高股息策略总体上是一个大金融和传统能源为主的防守策略。
我们用单纯的高股息策略做了一次回测,起点选在2019年,从过去4年的数据看,高股息策略是跑赢沪深300的。但这个结果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我们从阴影部分所代表的超额收益就可以看到。从2019年开始,一直到2023年4月份,高股息策略才跑赢了沪深300。2021年2月份,高股息策略跑输指数60个百分点。要是基金经理这么配,早就下岗了。
高股息策略收益率的来源还是行业分布。高股息策略的基础是大金融和能源,也就是传统的银行和煤炭。从月度数据看,高股息策略在4月份和11月份表现比较好,明显跑赢的时间就出现在这两个月份。
高股息策略本质上跟国运线是对冲的,如果上证指数空翻多,那涨得最多的一定不是高股息策略。
相反,小市值和北交所在2024年还会继续有效。
在A股,小市值策略长期看是有效的。假如起点定在了2016年,到今天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
历史上,小市值策略在2017年之前非常有效,可以说,小市值策略的绝大部分收益,都是在2017年之前取得的。如果不考虑2017、2018两年的回撤,小市值策略在2019年之后也表现的可圈可点。
A股市场小市值策略的收益率来源一直都是个谜。美股市场这个策略长期也是有效的,美国的教科书给的解释是小市值公司风险高,需要高的收益率做补偿。
实际根据我们这么多年的观察,小盘股赚的是技术分析的钱。历史数据证明,A股里面最无效的,就是纯看线的技术分析。技术分析亏的钱,就是小市值策略的收益来源。怎么理解呢?小市值这个池子,就像一个装满螃蟹的桶,总有几只爬在上面看上去要逃走了,但最后还是要被其他螃蟹拽回来。小市值策略就是每次都选最底部的螃蟹,把爬到上面的螃蟹踢掉。结果就是,虽然桶里的螃蟹数量不变,但小市值策略都能有螃蟹爬出来,这些爬出来的螃蟹就是收益率的来源。
2019年以来的小市值策略,也证明了这一点。理论上,小市值策略长期有效之后,必然带来小市值公司市值和估值的提升,但实际并没有,原因就是最低的这10%市值的公司,有多少涨出去,就有多少跌回来,像一个空间固定的黑洞。
小市值策略有效的期间,反转因子也同样有效。相反的,当大市值策略有效的时期,动量因子也往往有效。也就是说,小市值策略靠的是骗线,而大市值策略靠的是看线,绝大部分散户都搞反了。
2016年之前,小市值策略收益率惊人,原因是除了技术分析的钱,还有上市公司的壳价值。2017年开始,注册制上强度,当年IPO数量437家,而过去正常年份只有100-200家左右,首先打崩了壳价值,再加上漂亮50行情启动,增量资金去了大盘股,造成了2017、2018两年每年超过20%的回撤。2019年开始至今的小市值行情,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赚的正常的技术分析的钱,年化大约在16%左右。
2024年大概率上,IPO会收紧,沪深两市动态平衡,出多少进多少,小市值策略除了基本的技术分析的钱之外,还能赚到壳价值提升的收益。至于北交所,新的IPO大部分会在这个市场进行,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值和估值会对标主板,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新场子没有什么套牢盘,没有老场子的各种老问题,虽然年初以来北证50的跌幅最大,但机会显然也更大。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