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认购证→BB机→洋插队,闲话《繁花》之海派财经版(下)文末有彩蛋!

时间:2024-1-12 13:08 0 36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丨高博文 马尚龙
近日,热播剧《繁花》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其实,小说《繁花》最早的跨艺术形式绽放是2016年的精粹版评弹《高博文说繁花》。受此启发,银行博物馆五年前请出“吴韵一哥”高博文、知名作家马尚龙两位方家,着眼于凡尘记忆里的经济场景白描,精挑桥段,悉心诠释,裁云剪水,粉墨上镜,开演一出海派财经生活金装版《繁花》。
借着《繁花》的绽放,让我们再次跟随两位说书人,重温记忆深处的小额贴花、死期活期、认购证、国库券、浦江卡、美格里、垃头分等等曾经金融生活的典型意象,回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市民的经济生活。
精彩一波接一波,文末带大家到银行博物馆探寻宝总发家之路。买股票为什么要去银行?成本价30元的认购证能翻160倍?彩蛋很炸裂!千万别错过!
认购证时代
你认购了什么?
DSC0000.jpg

高射炮·俏皮话
自从沪生帮梅瑞搭上阿宝后,没多久,两人的关系就结束了,沪生和白萍结了婚。到90年代初,沪生已是小有名气的一位律师了,只是和妻子白萍的感情太和谐,太平静。到后来,妻子白萍也顺应时代,轧闹猛——插队落户去了……
【唱词】
八十年代万象新,
改革开放遍地春 。
漂洋过海出国境,
赚了日币赚美金。
DSC0001.jpg

八九十年代的“洋插队”热潮
【道白】
啥?阿会是朝代搞错了?八九十年代还有插队落户?
“洋插队”——就是出国留学。当时,上至高干子弟,下到平民百姓,都想去外面学一学,看一看,闯一闯。有条件的么到发达的资本主义欧美日本学习先进生产力,没条件的么也要扯头发轧破头,到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去“劳务输出”。“学习”后能背个冰箱电视机电饭煲回来,装饰下二层阁的门面,也是给邻居观赏观赏,扎扎台型罢了。
马后炮·风凉话
DSC0002.jpg

话说股票认购证刚刚在银行推出的时候,没什么人响应,30元一张认购证,在当时还是蛮高的数额。听说银行对职工有推销奖励制度,比如推销一张提成几元,为此倒是激励了银行员工的推销积极性。某位员工在亲眷朋友当中热情推销,人家也拗不过面子,买了几张几十张,结果这位员工推销掉了上千张,令人羡慕地领走了几千元提成。后来买认购证的人大发了一笔,亲眷朋友都感谢这一位银行员工的仙人指路。也有人问你自己买了多少啊?这一下“澳门痛”了,这位银行员工自己一张也没有买过。
认购证这“认购”两个字很有意思。它是认购股票,但是钻一下牛角尖,“认购”恰恰是这一个时代的特征:开放性地、自主化地选择生活方式,犹如是在对某一种生活方式的认购。认购意味着充满了浪漫幻想的,认购意味着是要花代价的,认购也意味着结果是不可知的。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中选择了不同的认购对象。
有人认购了自费留学,有人认购了仕途,有人认购了下海跳槽,有人认购了买房,有人认购了男欢女爱……时代五花八门,认购琳琅满目。
在洋插队早就落幕后的2016年,有一部纪录片《含泪活着》,让人重新回味起“认购”洋插队的艰辛。 这是最普通的上海人的真实故事。 经历了十年动乱,知青丁尚彪和妻子返城回到上海,学业中断,身无一技之长,令他在这个充满变革的社会里举步维艰。 在朋友的鼓励下,丁尚彪于1989年飞往日本,名义上是学语言,实际上是打工赚钱,没多久就“黑”掉了。 丁尚彪和妻子从此天各一方。 丁尚彪拼尽全力打工,只为将女儿送往美国 留学。 15年后,终于“梦想成真”,女儿去美国留学了,丁尚彪远离15年后,终于回到了上海。
DSC0003.jpg

握有认购证的沪上股民争相购买股票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幽默而心酸,还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信没有一个编剧编得出来。男人黑在日本,女人留守在上海。十二年后,女人借着女儿去美国留学的机会,终于可以去日本和男人见上一面了。女人虽然相信自己男人老实,但是常常听说到别人家男人在日本变心的故事。十二年单身在外,男人是不是也会花叉叉?女人心里没底。到了日本,男人带着她去自己租的房子,很狭窄,且没有淋浴,一切都是为了省钱。待到晚上就寝时,女人掀开被子,看见了被子下的一个红色枕头套。女人抬眼看男人,男人憨厚地微笑:你来了,今天就用这个枕头套。原来这一个枕头套是结婚时女人的嫁妆,来日本时,女人给了男人一个枕头套,另一个自己留着……老实善良的男女,也有自己的信物。
这一个“洋插队”的认购故事,几乎就是不离不弃的绝代双骄了。
认购证时代,让人想入非非,让人踌躇满志,让人唏嘘慨叹,让人后悔不迭……谁认购,谁负责。
沪生,梅瑞,阿宝,白萍都是认购者,同时也是被认购的对象。
用柳青《创业史》的开首语来作为小结,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
共享时代
享天享地享深坑
DSC0004.jpg

高射炮·俏皮话
白萍出国后,沪生就成为了留守男士。一天,沪生经过静安寺,想长远不在家吃了,就弯到对面小菜场,买几个菜,荤素搭配,回家小乐惠……则踏进静安寺菜场,就碰见做大闸蟹生意的陶陶。
【唱词】
月淡星稀净无尘, 鸟声 唧唧天将明。
沧浪朦胧波光影, 古寺毗邻如梦境。
一池盈盈水,拂面清风临,
古树参天耸, 粉墙叠层层,
叫人难辨古与今。
云开日露红初透,BB嘈杂闹纷纷,
惊醒了路边梦中人……
【对话】
陶陶:“听说,当时你只想和白萍结婚,所以借口挑梅瑞盆米,把阿宝介绍给了梅瑞,然后全身而退,好办法啊。”
沪生:“你这个包打听,还没下岗啊?哪里听来的。”
陶陶:“你介绍的宝总也是个滑头货,对梅瑞不冷不热。结果梅瑞还是和四川北路的男人结婚了。”
陶陶一看沪生腰上红灯一闪,沪生腰里的BB机响了。
陶陶:“哦哟!拷机嘛!到底大律师,四五千块的BB机腰里一别,派头就是不一样。”
DSC0005.jpg

【道白】
陶陶讲的是事实,90年代一部BB机,黄牛炒到过万把块一只,买拷机额人从 四川路电信 局排到信谊药厂门 口,这就是那时候的时尚,是身份的标志!
就像现在,每次一听说苹果要出新手机,到时你们去看,淮海路苹果上海总部,肯定人山人海,大家被头铺盖带好,通宵排队,就是为了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拥有一部被咬掉一口的苹果手机。这个标志很多人引以为豪,远远望去,就像缺了一直角的英文字母——缺C。
言归正传,白萍和沪生后来怎么样了?白萍出国后,夫妻之间往来通讯很少,只是逢年过节应景而已,原本说是三个月的公派出国,结果一走五年都没有回来。再后来,也就没有后来了。
马后炮·风凉话
DSC0006.jpg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就见到过BB机,只是我们没有看懂这家伙是派什么用场,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家伙。
某天夜里,电视台在重播美国电影《第一滴血》,史泰龙腰间一个黑色长方体发出了声响,他低头一看,说某某在找他,立即调转车头,改变行程。也是在这一部电影中,我们还见到了GPS,丛林中的史泰龙,是靠着GPS杀出重围的。
BB机的学名是无线寻呼接收机,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
史泰龙一定不会想到,拍电影时候还算得上美国特工的高端装备,没多少年,转化为全世界的民用,那就是共享时代的萌发。千万不要小看BB机的历史作用,智能手机今天霸道全世界,最初的科技与智慧的积累,始于BB机。
中国人,尤其是男人,腰里似乎总是要别一个什么东西,腰才会硬扎。几十年前男人腰里别的是钥匙,一只钥匙圈里有十几把钥匙,大到办公室钥匙,小到牛奶箱钥匙,脚踏车踏起来,没有铃也会听到叮叮当当。后来钥匙圈旁边又别了一只打火机。随着BB机上位,钥匙圈彻底打入冷宫了,打火机若是叫得响牌子,还好充当BB机的随从。
BB机让人有了野心,紧接着,心也就野出去了。当一个人信息接受量突然成倍增加时,他利用信息的价值和被信息利用的价值都被提升了。办公室里,好端端坐着,拷机“滴滴”声响,便有了工作以外的心思。家里,懒洋洋躺在沙发上,拷机“滴滴”声响,便有了家以外的动向。不管好事坏事正事歪事,BB机都提高了成功率。
有一家BB机公司号称国脉,还认领了无轨电车,太夸张了,要是叫做“人脉”倒是恰如其分的。
DSC0007.jpg

最早用BB机的是小老板,黄牛,还有小姐,BB机是生意。后来新闻记者普遍用了,BB机是信息来源。随着BB机充当了股票信息机,连卖葱姜老太也用上了,虽然是要付月租费,共享实现了。
BB是没有漫游功能的,出国了只有停机,机器可以无偿转让,但是月租费自理,谁付月租费,谁就是机主。
我有一位朋友,当年他老婆有BB机,他没有。老婆去日本留学,BB机也就留给了他。一天天过去,一月月过去,和白萍沪生的婚姻走势一模一样。有一天,他去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求开离婚证明。那时候结婚离婚还都是要组织开证明的。人事部门问,老婆去了多久了?他回答,两年了。人事部门说,哦,两年?也就差不多了。正说着,腰间BB机响了,男人低头一看,是现任女朋友发来的约会短信。他深怕给组织人事部领导看到,因为婚还没有离呢。这一个BB机在他和两个女人之间,算是共享吗?
DSC0008.jpg

与BB机同时代的新事物——ATM取款机
机共享是自然,人共享是可恨,钱共享,那是可怕。只是,人性的弱点,总是妄图共享他人,却不知道别人也是如此妄图。所有的金融诈骗都发轫于共享他人的钱财。于是老实人老老实实把钱交给银行。“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到头来或许是上当,不如这样想,“你不理财,财不离你”。
当然现在腰间不会有BB机作响了,也曾经有过手机取代BB机别在腰上的。没多久,男人腰上别了块玉。凡有聚会或三五成群,便会松开玉绳,娓娓道来此玉的来历和身价,让他人长长见识。这也算是共享了。
哪知蹿出个程咬金说,这块玉不值铜钿的。两个人争起来了。那一个别了块玉还时常要卸下来让人家欣赏的男人,我认识,叫沪民。我不知道他和沪生是什么关系。
DSC0009.jpg

【文末彩蛋】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