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聚焦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揽金962亿,嘉宾热议行业痛点

时间:2022-7-23 10:33 0 48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月21日、22日,由国务院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长江首城”宜宾举办。 DSC0000.jpg

会议现场 来源:宜宾市委宣传部
  这是全球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围绕“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领军企业、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等900余名嘉宾参与。
两天时间里,多名顶尖学者及企业大咖现场“切磋”,就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原材料价格高涨等行业痛点、废弃电池回收体系技术建设等展开讨论。
揽金962亿元:宜宾加速打造“动力电池之都”
国内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大会落地宜宾的背后,是这座“长江首城”在引进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后,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一体化电池产业链,加快建设“动力电池之都”。
自2019年9月宜宾与宁德时代签约30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以来,双方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签约落地产能已达235GWh,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预计今年生产动力电池80GWh以上,实现全产业链产值700亿元以上。已签约动力电池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宜宾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动力电池之都”。
完成零的突破后, 近年来,宜宾“筑巢引凤”,拿出有的放矢的招商政策去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入驻。其中,共引进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70多个,总投资约1800多亿元,落地项目涵盖电芯、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领域,天华超净、德方纳米、贝特瑞、格林美、大族激光等近20家知名上市企业落户建厂。目前,已构建以三江新区为核心,从上游基础原材料到6大组件再到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
据悉,本次动力电池大会,宜宾签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签约总金额962亿元。其中“三类500强”企业4家,上市公司企业9家,行业排名前十位企业10家;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100亿元项目5个,30—50亿元项目3个,10—30亿元项目13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1500亿元,税收近100亿元。
从细分领域来看,动力电池配套项目38个,总投资928亿元,涵盖了正极材料项目、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铝)箔、结构件、电池回收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10个,总投资34亿元。据介绍,现场签约企业主要包括:中材锂膜、江西铜博、远东控股、大族激光、贝特瑞、上海先惠、香河昆仑、泰州衡川、深圳博盛等。
共议动力电池产业“痛点”:原材料价格高涨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日益完善,但是面对市场的高速发展,供应链保供压力仍然很大,去年以来,碳酸锂等各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产业影响颇深。针对这一问题,在连续两天的大会中,不少企业家均提到了这一点。
在大会中,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坦言,动力电池市场面临供需不平衡、原材料价格飙涨等问题,“在电池发展过程中,由于上游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电池企业向一体化加速。”曾庆洪认为,电池企业将成本压力传到主机厂,主机厂也必定将造电池和原材料。
“为顾客(能)买便宜一点的车,保证电池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各车企实现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曾庆洪认为,在新能源需求侧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原材料一路暴涨,价格压力直接传导至整车厂,新能源汽车出现涨价潮。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认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到车价上涨,有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同时,主机厂为了应对原材料上涨,深度进入电池产业链上下游,有的开始自己造电池,投资矿厂,也会对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影响。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也在演讲中提到了电池材料价格问题。“上游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增长。”曾毓群分析背后原因称,一个是资本市场炒作,带来资源暴涨,“碳酸锂价格短期暴涨,但矿产资源储备丰富。”但实际上,上游资源储备丰富,锂资源并不是问题。
为解决这一痛点,曾庆洪建议,对电池行业加强监督引导和统筹协调,改善供需失衡,带动价格回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也认为原材料短缺和成本快速上涨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我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一点,因为它涉及到我们整个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安全。”朱华荣表示,当下的价格上涨,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加强回收利用,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迭代更新,动力电池也将开始逐步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大会指出,在保障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于报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实现关键材料的循环利用,将产业链做全、做强。这对保障资源安全、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7月22日上午举行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围绕“双碳”战略下“强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发表主题演讲,其中,作为全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构建基于电池溯源管理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是一条重要路径。
而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进一步详解了当前国家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的运营现状及工程应用情况。据悉,该平台已接入车辆超1000万辆,电池包超1400万套,电量超500GWh,基本能够实现全国90%以上的电池信息录入,溯源整体管理可控。
根据上述专委会现场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预测研究》,未来5年,动力电池平均每年退役20~30GWh/16万吨,预计到2026年,累计退役电量超过142.2GWh/92.6万吨。届时,新能源乘用车退役量预计超过41.2万辆/16.7GWh,新能源客车退役量预计超过6.7万辆/12.0GWh。
从电池类型看,现阶段磷酸铁锂为主要退役电池,三元电池退役占比逐渐增长,2026年,三元电池退役量占比将接近50%;从区域分布看,未来5年,TOP10省份退役量将达75GWh,其中,广东退役量将超过23GWh,居全国第一,比排在第二名的浙江高出3倍。
“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既是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资源瓶颈约束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种重要抓手、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称,当前回收利用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废旧动力电池残余价值因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大幅上升,回收市场价格水涨船高,“由早期的企业不愿意回收,变成了当下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电池不同于石油,石油是烧完了就没了,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二次利用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该公司已经在通过子公司回收电池,“目前我们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的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电池回收体系的完备建设,将解决材料成本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目前动力电池的材料成本较高,“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耗大、成本高、二氧化碳排放较严重的问题,为了改善,我们首先是需要进行材料回收,以节省资源、减少能耗。欧阳明高称,欧盟提出动力电池2030计划,目标瞄准新一代智能电池。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要加大力度,面向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从材料选择、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链条智能化。“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过100%绿电,实现电池生产全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