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唤起一代人共同记忆

时间:2019-10-22 09:59 0 439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关向东(原载于《世界日报》)

10月20日,马尼拉OASIS酒店会议厅,87岁的菲律滨《世界日报》社社长、菲华著名评论家陈华岳,在菲律滨侨中学院老同学、如今的生活伴侣赵瑞桂陪伴下,为百万字新著《一千个意见》举行发表会。
  
数百位菲华社会文化界人士追随着陈华岳的文字,回望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这本769页的精装著作分为社论、看时局、随笔、作序/讲话四部分,涵盖了陈华岳先生从1988年至2013年,25年间笔耕不辍的主要作品。
  
赵瑞桂为陈华岳的新书作序、校对。当天,她在致辞中说:“热爱祖(籍)国,醉心中华文化,是《一千个意见》作者一生中的最大两个亮点。”   

1942年,日军占领菲律滨时期,少年陈华岳即参加“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派送《华侨导报》;菲律滨侨中学院毕业在外省执教4年后,他回到马尼拉出任《华侨商报》外勤记者。1962年,法律系毕业及政府考试及格,陈华岳转而为执业律师20年。期间,在菲华侨领吴永源的领导下,参与创立“菲华联谊会”,创办《联谊周刊》。1982年,《联谊周刊》演进为《世界日报》,陈华岳回归报业,初任总经理,后升为社长。1990年,《世界日报》开辟“看时局”专栏,陈华岳以“适之”为笔名,每周一篇,一写20年,一年52篇,廿载一千多篇。   

赵瑞桂在序中写道:这一千多篇文字,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大部分已是明日黄花,处于没有能力使时光倒流,又不愿意看到被时间淹没的矛盾中,作者祗有寄望这一百多万字的文章还有它的余热,而这份余热得以扩散和传播……

菲华评论人江桦在《世界日报》发表新书评论指出:陈华岳是一位人生经历丰富而壮丽的成功菲华报人,更是菲律滨华文报史上唯一一位出身执业律师的主笔。他的文章都不是急就章,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千锤百炼,再加上他精谙法律,能及时洞见所注意问题中的法理及其影响的深远,是以,他的研究意见与研究成果,都受到菲华社会以及相关机构的重视。
  
菲律滨中正学院校长潘露莉为这本书着迷。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对整本书陈述的人和事件,熟悉又陌生,尤其那些对与菲华社会密切相关的事件评论,对菲律滨政坛的探讨等……这是一本研究菲华历史、菲华社会、菲华报纸不可不看的书。
  
菲律滨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前院长章士芳博士,致辞感谢陈华岳先生的《一千个意见》,再造了一个风起云涌时代的共同记忆,以及与这段记忆同在的一腔热血、一片赤诚。   

87岁的陈华岳致辞,首先引用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他转而又说:今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古迪纳夫已97岁,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活到98岁……这些老科学家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轻易放松生活。未来即使我们的肉体分开,精神还可以互动,还可以创造美好的明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