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中国驻菲使馆关心侨校还是第一次

时间:2018-4-4 11:14 2 361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王文汉(原载于《商报》)

移民在菲律滨的华人,为保留中华文化,和能给其后代受中国文化,认识祖国,因此由先侨开设华校。当时华校是上午上中文课程,下午才读英文,而当时来自中国福建晋江的移民最多,且家庭都以闽南华语为主要语言,所以一般侨校学生不论是小学或中学,都能讲出正确的闽南话或被指是由中国指定的北京话为国语。

自四十年代,是中国反日本侵略胜利后,继之是国共两党纷争,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权于一九四九年被由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打败,集体撤退台湾,成一个一国两个政府的局面。当时中国共产党已被美国列是与苏联同一制度的共产党集团,由美国全力支持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阻碍中菲建交,当时菲律滨还是由马可斯执政,有意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交,受美国以菲国华侨众多,大都是亲祖国的爱国份子,一旦中菲发生冲突,这些华侨必成中国第五纵队,将危害菲国安全为由,要求马可斯不要随便与共产党政权建交。但是马可斯总统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已是大势所趋,特别下达命令,放宽华侨入籍条件,从此大部份华侨都成了菲籍民,以此堵住美国反对的声音,而大部份华侨也从此成为菲籍民后,政府又施行对华侨的同化,尤其学校菲化案,令本以上午上中文课,最后约束只准一日上二小时的华文教育,从此令华侨青年下一代相继以菲英语作交谈,而忘却了祖国的母语,虽很多学生已高中毕业,但由于离开侨校后少用华文华语,因致今日大批侨生虽高中毕业离开侨校,却找不到有多少人能讲流利的华语,甚至连华文报纸都读不懂。

侨校能得中国驻菲大使馆的关心,是由当时国民党历任驻菲使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柯华当大使到现由赵鉴华大使,才继续阅读到对侨校捐书、捐经费,由其今次由华侨商报所报导的有位七十年代曾在由基督教会主办的圣公会中学任教的退休教师黄爱治,因没有丈夫子女等亲人的照顾,致生活困难,流落街头,现已得到华人养老院安排在养老院度其晚年,难得的是能引起中国驻菲大使赵鉴华的关心,派参赞兼总领事罗刚前往慰问。能关心侨教,能关心学校教师的生活,还是自中国两党派驻菲律滨使馆的第一次。笔者希望中国驻菲大使馆也应趁此全菲对中国文化热时,能向菲国教育局,使用教育菲化案,令侨校恢复半日上中文课程原状,并全力鼓励华人家庭不要忘记祖国文化语言,尽量恢复在家庭用华语与子女对话,令中华文化继续在海外开花结果。

“教学原来非九流,忍气吞声度春秋,立法不严东家怨,扬威逞猛子弟仇”,这首诗是中国有名的教育家王阳明描写当教师的实际心情,是代表旧中国由私人办的学校,当老师所经历的一般情况,但现政府已有钱,学校教育大多已由政府接办,当然对教师已大有改善。

笔者年青时,不兴趣经商,整日都是和一般文人为伍,当时华文报有一份由国民党控制的公理报,设有一版晨光副刊,由一位以“霞”为笔名所主编,笔者曾是该晨光之友的投稿者之一,由于主编对各类投稿不作言论限制,成为当时侨社言论最自由的副刊,经笔者与当时中华日报主笔邢光祖共创组织“晨光之友”,一时汇集作家一百○八位被戏称为梁山好汉,后来因作者各执己见不受限制,造成文章得罪很多名人,在一次假震华学校集会时,被人向军部情报处诬报是一群共产党人在集会,被军情局派员到场调查,从此一百○八位的梁山好汉,为各自的安全,才作鸡飞狗散,但有一位本是侨校童军教练——庄浪萍,以晨光之友的任务是“进社会于光明,纳人心于正轨”,主张晨光之友筹建学校,把理想施于学校发扬光大,地点选择在庄浪萍的住处仙 范市,并举荐由晨光之友副刊编辑霞先生任第一任校长,后来庄浪萍与霞先生对校政见解不和,晨光学校交由霞先生管理,自己则在仙范侨区另创一家仙范中华学校,后来又因学生多数来自贫穷家庭,学校资金缺乏,庄浪萍难以负担,才转手给当时在华校当教师的林前礼先生,六十年代笔者是由林前礼的邀请在仙范中华学校担任训育主任两年,在这两年任期,笔者自问最成功的是把一个校中品行最恶劣的学生教育成材,这位是流氓学生,入校时在身上经常带着小刀,任意欺侮同学,甚至级任教师都不敢对他规劝,后来交由我这位训育主任负责,大概成是品行败坏的学生一般都是由其家庭背景有关的,了解此点,笔者特别汇合他级任老师,对该学生作一次家庭访问,发现该学生是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父母为经营生意事业,把这独生子交由佣人看 ,于是这位学生在家中感觉孤独,整日不务正业,与邻居一群流氓为伍,其身上的流氓气质即由此而来,当笔者了解该学生的家庭背景后,深知流氓学生最兴趣是打群架,欺侮弱小,笔者即对症下药,凭几年学来的五祖拳法功夫对他面前展示,并愿收其为学徒,从此建立师生特别感情,然后悉心予以教导,后来此生竟成学校的模范生,成绩第一,从此改邪归正,再没有流氓作风,这是笔者第一次踏入侨校的教学经验。

一九四七年,是抗日胜利后笔者曾决心离家,回国献身祖国拟以终身为国家服务,但回国后,眼见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令笔者心灰意冷,在家乡两年,并不参与国民党政权的任何活动,只专心献身给家乡唯一的学校——觉新小学,担任教务两年后,于一九四九年,国共内战福州炮声已隆,才无奈的再踏上菲律滨,一直到现在,也是笔者第二次在家乡教学的经验。

从筹款办家乡觉新学校,到笔者自己当过教师的经验,笔者对王阳明这首诗深感同情,尤其一般在没名气的学校当教师,每因校方资金困难,连教师薪水都难每月按照发,那才是当教师的可怜!

2回复

落叶乔木 发表于 2018-4-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意大利
作者为老一代华侨,对祖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我读后甚为感动。希望中菲永远友好,摒弃争议,造福于民。
牵着小菲猴子 发表于 2018-4-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Bayan通讯公司用户
等菲律宾成为中国一个省,一切问题不是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2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