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从「我们」跳跃到「咱们」

时间:2018-1-5 09:19 0 210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黄信怡(原载于《世界日报》)
  
《马尼拉时报》发表了题为《新年的决心——使用「We」有「Tayo」意识》的2018年元旦社论。我发现这篇元旦社论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汉语中的「咱们」是菲律宾语(他加禄语)中「Tayo」的对等词。而英语则没有这样的对等词。诚如这篇社论指出的,《1987年菲律宾宪法》序言中的「我们『we'独立自主的菲律宾人民,祈求万能的上帝佑助……」中的「we」这个「我们」的代词「我们」在这里是独一无二的,意思是指「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不同菲律宾人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里使用「我们」也是包容性的,它意味着包括「属于菲律全国社区所有的群体和人民」。其实,这篇元旦社论的题目可以译为《新年的决心——使用「我们」要有「咱们」的意识》

《马尼拉时报》的元旦社论说,菲律宾历史学家霍拉西要·德拉·科斯沓(Horacio de la Costa)曾经精明地观察到菲律宾国家语言中有两个词语是表达英语中的「我们」 :(1)他加禄语中的「kami」,这是我们独有的,意思是「不包括『你』的『我们』。」(2)「tayo」,这是一个包容性的,意思是「包括了『你』的『我们』。」Leo James English神父编著的《他加禄语英语词典》中,给「tayo」这个词的定义是「包括了对话的对象的『我们』。」而给「kami」这个词的定义是「不包括对话的对象的『我们』」。

他加禄语的「tayo」在汉语中的相对词是「咱们」,一定包括讲话的和听话的双方。而汉语中的「我们」,巳经慢慢演变如同英语中的「我们」,可以指讲话的一方,也可以包括听话的人在内。例如「我们做晚饭吧」他说。这里的「我们」指说话和听话的人,改用「咱们」也可以。
  
《马尼拉时报》元旦社论说,我们认为,在新年的第一天,国家应该改变思维,决心去学会把「我们」作「包容」的工具,而不是「排斥」的。社论同时指出,从「我们」跳跃到「咱们」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习惯于使用kami的「我们」,特别是在谈论家人和朋友的时候。当我们成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并且谈论群体的愿望和利益时,我们就转换到「咱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