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欣欣向荣 《华侨商报》迎来全盛时期
70年代出版的《华侨商报》
进入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虽取得独立,但仍受到美国的严格控制。中国大地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被美国敌视和封锁。菲律宾国内民族主义思潮高涨,出台了多如牛毛的菲化案。华侨们的生意大不如前,有的转型制造业,小有所成;也有一些华侨商人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和努力,从事银行、工厂和进出口生意。台湾与菲律宾仍关系密切,台湾也扶持了菲律宾的华文教育。
这个时期的中文报纸《华侨商报》、《新闽日报》、《大中华日报》、《公理报》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站起来,努力开拓。
《华侨商报》阵容鼎盛。每天8个版面,注重国际新闻的报道。还出版《华侨周报》,于周日免费随报派送,很受读者欢迎。《华侨商报》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这也是菲律宾中文报纸在《华报》创刊以来最活跃的时期。
《华侨商报》既有于长庚、叶向晨等老将坚守,又注入了一股新血。陈振贤、陈华岳等青年加入了报社,人才济济,各展所长。此外,还有一批作者为之写稿,提供高质量的作品。吴永源就是其中之一。
吴永源开了家汽车零部件商店,生活无忧,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他虽不是报社的工作人员,但凭一腔热情协助于氏兄弟办报,是《华侨商报》的主要撰稿人。他写来的大部分是政论文章,因此被国民党视为眼中钉。
1962年发生第一次“商报案”时,吴永源也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继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70年,于氏兄弟被马科斯遣送到台湾,《华侨商报》遭到重创。热血仗义的吴永源挺身而出,主动协助《华侨商报》继续出版,一度代理总编辑职务。1972年马科斯宣布戒严,围捕了一些反对派政客,其中就有吴永源,他被关了好几个月。
中菲建交前夕,吴永源与热心朋友共同发起组织菲华联谊会,为中菲两国的联谊做了不少工作。
吴永源的一生似乎注定要与报纸相连。1981年,在陈永栽的介绍下,他和陈华岳、杨振殊、吴家祥等人接手《东方日报》,改名为《世界日报》。两度任总编辑。
1983年,吴永源抢占中国改革开放的先机,联合一些商人到厦门投资房地产,获得丰厚利润。晚年他在厦门生活,优哉游哉。
说完两度入狱仍有报纸情结的吴永源,目光转回50年代的菲律宾报坛。
和《华侨商报》一样,起初《新闽日报》也是中华商会出版的,办得有声有色。不过它有个特点,宗教色彩极浓,每天都有一定篇幅刊登基督教的消息,原因是社长吴半生笃信基督教。不过这也使这份报纸在基督教徒的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吴半生和他的子女都会流利的英文,活跃在主流圈子里,使得《新闽日报》与主流社会有较多交集,这也是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吧。
进入60年代,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中文报纸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进步。《华侨商报》继续着华侨出路的讨论,主张华侨蜕变,争取公民权,走同化的道路,成为菲律宾公民。《新闽日报》聪明的老板把它改成了午报,头条新闻就是当天上午的重要消息,再配发评论,非常吸引眼球。《大中华日报》是国民党的喉舌,从台湾搬来“江南才子”邢光祖等,阵容无敌。虽说路线方针不为华侨大众所接受,但“文华”、“长城”等副刊版面有独到之处。《公理报》在庄铭渊的支持下,网罗了一批文化人加入。风花雪月的故事,是读者们喜爱它的理由。不论立场如何,各家中文报社都恪尽职守,努力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由此推动着华侨社会的进步。
菲律宾中文报业从19世纪80年代萌芽到20世纪60年代迈向成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海外,中文报业能如此欣欣向荣,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1972年下半年,菲律宾局势非常紧张,形势对马科斯总统非常不利,政权风雨飘摇。终于,9月21日宣布全国戒严,实行军事管制。《华侨商报》、《新闽日报》、《大中华日报》和《公理报》都被查封,次日没有再出版报纸,主流社会的英文报也没逃过此劫,菲律宾迎来独立之后最黑暗的一天。
冬去春来 《世界日报》崭露头角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个动荡多变的年代。菲律宾实施军事管制,经济起初有所发展。马科斯总统看到联合国、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转变,也意欲与中国交好。但军事管制日久,弊端重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科拉松·阿基诺通过“不流血的革命”在1986年登上了政治舞台,但缺乏政治手腕的女总统终究没能把菲律宾带出沼泽。1992年,菲律宾举行了马科斯倒台后的第一次总统选举,竞争者众多,拉莫斯险胜。拉莫斯推行经济改革、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发展基建、引进外资等政策,他期望菲律宾能在新世纪到来时成为亚洲小虎。菲律宾经济的确不负众望,增长速度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汇率稳定……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基础脆弱的菲律宾经济之花雨打风吹去。
在政局、经济的汪洋中,新闻报刊业如同小船,起起落落。
实行军事管制,关闭所有中文报刊之后,菲华社会“有语言无文字”。军政府颁发的法令和通令,都是由商总译成中文,然后分发给各行业商人和各地商会,以便众人执行。菲华社会有识之士请高祖儒去找马科斯总统游说,他们二人有特殊关系,交往甚密。马科斯答应了侨社开办中文报纸,但只准开一家。《公理报》和《大中华日报》随即合并改组,取名《联合日报》。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联合日报》真正是“一纸风行”。
看到《联合日报》囊括华社广告,收入颇丰,华商王芳盾与总统特别助理杜比拉就想也办一份报纸,这就是《东方日报》,它还特地选择马科斯总统生日那天正式发行。在马科斯夫人访华、中菲建交前夕,《东方日报》在帮助华侨了解和认识新中国方面发挥了作用。
1974年,马科斯夫人访问北京,为菲律宾与中国建交铺路。这一重要事件引发菲华社会的热潮,菲华联谊会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应运而生。菲华联谊会的首项工作是在全菲各地举行“马科斯夫人访问中国”照片展览和电影展播。这项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预期,大家都想见到祖(籍)国和故乡现在的样子,哪怕只是通过图像。
中菲建交之后,菲华联谊会理所当然地主持了第一个国庆宴会。在菲华社会,五星红旗第一次与菲律宾国旗并悬,中菲国歌第一次齐声唱响。
在中菲建交前后,菲华联谊会不惧打压,不怕满天飞的“红帽子”,促进了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他们一直很遗憾没有自己的喉舌,经过努力,政府网开一面,允许他们出版内部会刊《联谊》。1981年,陈永栽问鼎商总理事长失败,他决定与菲华联谊会中坚分子一道,办一份中文报纸。他们向杜比拉租用《东方日报》的执照,于6月1日开始出版《世界日报》。
《世界日报》把报道重点放在了中国新闻。当时中菲虽已建交数年,但华人社会里,分别以中国大陆、台湾立场为基础的人士,形成了彼此拒绝往来的两大板块,起主导作用的是偏向台北的这一块。《世界日报》努力担负起“去塞求通,化解矛盾”的作用。
随着8年军事管制的结束,菲华文坛冻土初融,春芽萌动。《世界日报》抓住这一趋势,及时开辟文艺副刊,为80年代菲华文艺的全面复苏,吹响了号角。《联合日报》组织了各种征文比赛,开辟“学生园地”鼓励中学生写作,借版面给20多家文艺团体。80年代的菲律宾华文文学繁花盛开,处处诗意。
马科斯倒台后,于氏兄弟返回菲律宾。力排众议,筹划《华侨商报》第二次复刊。他们顺应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的转变,将报名更改为《商报》。复刊后的《商报》继续保持原来风格,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相较以往,这些时事述评顺应时代变化,多了几分客观冷静。
菲律宾中文报刊兴盛,竞争激烈,加上政见不同,各家报刊之间时常打起笔战,有时难免尖酸刻薄,火药味甚浓。读者观之,兴致浓厚。菲华社会颇多了些谈资。
但一遇上要紧事,各家报刊都非常“拎得清”。1991年沉睡了600年的皮纳图博火山突然大爆发,60万人无家可归。菲律宾华人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救灾运动,《世界日报》和《商报》都发起了捐款。
90年代是菲华社会两岸关系立场的转折点。《世界日报》负起舆论监督责任,每逢商总代表大会召开,都派员采访报道,并发表评论文章,激励商总立场变化。“菲律宾纵横”、“看时局”“、世界广场”等专栏吸引了很多读者。《世界日报》还首创印发境外报纸——《大公报》菲律宾专版。陈华岳社长、王明媛总经理按照企业模式经营报纸,使《世界日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21世纪是菲律宾华文报刊再创辉煌的世纪。《世界日报》和《商报》的发行量和广告都稳中有升。《商报》董事会创办的于以同基金会出版了数十本菲华丛书。《联合日报》不管“蓝”、“绿”,坚持“一中”立场;即使借版给文艺团体做园地没什么经济效益,仍然坚持。《菲华时报》改组成了《菲华日报》;以新移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华报》创刊了……朵朵金花盛开,中华文化之根深深地扎在菲华社会。
时代的脚步永不止步。技术革命带来了革新,互联网带来了冲击,海外华文报刊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任重而道远。
华文报纸,是适应华侨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侨社民族意识的萌发和提高;反过来,华文报纸的兴起,又推动了华侨经济和侨社民族意识的发展。感谢100多年来华文报纸的努力,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华侨社会的兴衰历程,也收获了今日这个生机蓬勃的华侨社会。
2015年12月,《鹭风报》采访团前往菲律宾拜访《世界日报》社长陈华岳(左四)
文章来源:鹭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