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用华文教育留住我们的根(上)

时间:2017-7-5 09:33 1 412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 | 林希

中华文化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感情的最根本纽带,华文教育已成为海外华侨华人让后代具有中华民族之魂的“留根工程”。
      
以菲律宾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为划分方法,菲律宾华文教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华侨教育时期(1899年-1973年)和华文教育时期(1973 年迄今)。在华侨教育时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既能适应华侨社会、中国社会,又能适应菲律宾社会的中国公民。
      
华文教育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73年-1991年是个转变阶段。菲律宾政府除了要求华侨必须转籍,加入菲律宾国籍之外,全面菲化华校,并对中文课程进行限制。华文教育受到重挫。1991年迄今是华文教育的新生阶段。在逐步“汉语热”的世界大潮下,菲华社会顺应历史进程,改变了对华文教育的定位,并为复兴华文教育出钱出力。

2017-07-05_9-34-22.png

中西学堂第一任校长龚绍庭是厦门人

菲律宾华侨教育曾达到很高水准

中国人到菲律宾,历史非常久长。16世纪,随商船到菲律宾并定居下来的中国商人日益增加。至1748年,人数已达到4万。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商人大多是只身飘洋过海求生存,因此当时华侨尚无对子女进行中文教育的观念。华侨与菲女结合所生的混血第二代往往被土著社会所同化。
      
19世纪后期,华侨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了他们种族意识和以中华文化为根的意识的觉醒。一些富有的华侨,将他们的子女送回中国接受教育,华侨与祖国的关系因此加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优越感在华侨子弟身上传承。
      
但回原籍接受教育终非长久之计。华侨和菲律宾人都认识到学校教育在维持华侨社会方面的关键作用。没有中文学校教育,就没有华侨社会。为了加强华侨对故土文化和华侨身份的认同,一些有识之士发起兴办中文教育。当时美菲当局对华侨学校的兴办采取放任态度,清政府则鼓励海外华埠振兴华教,在海内外都办起了新式学堂。
      
1899年,第一所华侨学校——大清中西学堂(今中西学院)诞生,千岛之国响起了华文教育的第一声学钟。这所学堂是清政府派驻菲律宾的首任总领事陈纲筹办的,校址起初就设在原为甲必丹府衙的领事馆内。
      
中西学堂聘请龚绍庭担任教习,学生很少,20余人,大半是当地出生的华侨子弟。学校只有龚绍庭一人,既是教师也是校长。他兢兢业业,除教授四书五经外,还兼授尺牍,以便华侨子弟商场之应用。
      
大清中西学堂于1904年改名为小吕宋华侨中西学校,是菲律宾第一所新式华侨学校,归善举公所管理。
      
中西学校经过探索,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逐渐成型。辛亥革命前后,海内外华侨民族意识高涨,侨胞对中文教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白天有朗朗读书声,夜间也有渴望求知的学子前来。夜校部同样分为中文部和英文班,分别加授商业尺牍和加设簿记班、打字班,课程设置相当实用。
        
独在异乡为异客。倘若能夫妻团聚,子女绕膝,哪里都是家。当美国殖民当局准许华商家眷子女进入菲律宾,而福建老家又土匪嚣张,华侨纷纷把家眷子女接到菲律宾。中西学校的教室挤满了课桌,还是接纳不了越来越多的生源。就在那几年间,伊洛伊洛市中华总商会创设了中华实业学校,宿务中华会所陈允全等创办了中华学校。到1924年,吕宋、棉兰老、纳卯等地都有了中文学校,但还是满足不了华侨社会中对中文教育的需求。
      
华侨学校属于私办,政府不给资助,经费全靠侨界捐款。所以早期的华侨学校由马尼拉最大的慈善机构善举公所管理,后来才独立出来,由学校成立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由热心华侨教育的人士组成,常年捐助经费。教员多从福建聘请,教材与国内的相同。由于华侨以经商为主,中学里注重商业课程的教授。
      
为推动菲岛华侨教育的发展,中西学校倡议成立华侨教育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菲律宾华侨教育会于1914年得到成立。经过该会的倡议,1923年华侨纳税人大会决议,每向政府纳税1元,缴教育附加捐3仙(相当于3%)。这下华侨教育就有了固定的经费来源,犹如活泉之水源源不断,侨校建设枝繁叶茂。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钱来支持华侨教育,而这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做小本生意,囊中羞涩,如此一种自发自觉的行动,至今想来令人感叹、感动不已。
      
到20世纪30年代,基本上每个较大的华侨聚居地都已建立华侨学校。马尼拉是华侨聚居的中心,自然也是菲律宾华侨教育的中心。马尼拉有24所中文学校,但外省其它地方的中文学校,创立伊始,比较简陋。学生数通常只有四五十人,而且限于经费,只能聘请兼职的校长,通常是商会的干事兼任,老师也只有一位,实施复式教学。
        
总体而言,日寇入侵菲岛前的菲律宾,社会趋于安定,经济较繁荣,至1940年,有据可查的菲律宾华侨学校已有124所。抗战初期,中国有许多教授学者、记者文人避难到菲律宾,同时菲律宾侨生无法回国升学,菲律宾华文教育一时呈现出了特别的蓬勃与生机。
      
抗战前夕,华侨学校多实行中文部和英文部的“双重学制”。中文部接受中国驻菲领事馆监督,并向中国教育部立案注册;英文部则向菲教育部门立案并接受督查。学生毕业后,可升学到菲律宾的其它华文学校,也可以回国升学。
      
其时,国民党政府是关心海外侨务、重视华文教育的,对华侨子弟进行了爱国主义、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值得称道。只是这也让菲律宾政府心存戒备,感觉“手伸得太长”,暗自不爽。
      
战后,菲律宾社会偏激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各类针对华侨的菲化案不断出台,政府多方干涉华侨教育,华校开始进入全面督查时期。
      
受到教育部的监管,华侨学校实行双重学制。学生上午学英文,下午读中文,教学时间减少了,但中文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学生们读完高中,基本可以达到当教师、记者、社团秘书等的从业要求,足见中文水平之高。如果喜欢中文,可以到台湾继续上大学,学成归来到侨校当中学教师或校长,是条不错的路子。
      
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相比,菲律宾的华侨不多,但侨校林立,教育普及,水平突出,难能可贵。
      
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国际上兴起一股“中国热”。马科斯不甘落后,赶紧也派出总统特使到中国访问,菲律宾的“中国热”达到高潮。学习中文成为了一种荣耀,华侨学校的数量达到了154所,学生数有6.8万人。
      
好景不长。1973年,马科斯一道法令,把侨校和中文报纸进行菲化,限制侨校授课时间,学生中文水平急剧下降,一落千丈。


2017-07-05_9-35-33.png

由华侨华人捐助的学校比比皆是

菲化案严重打击华文教育

其实从“二战”开始,学生重英轻汉的倾向已经出现,经年累月,华裔青少年生活习惯、言语菲律宾化,甚至洋化了。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少中国移民加入了居住国国籍,海外华侨

华人社会基本上实现了以“落地生根”取代“落叶归根”的历史性的观念转折,自然地融入当地社会。在菲律宾,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第三代华人,无论是在外表还是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同中国、中华文化更加疏远,一项对华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学习华语的占 28%,一般的占40%,不喜欢的占32%。
      
菲律宾政府1973年起全面菲化华校法令的推行,让华文教育从根本上受到严重打击。
      
1973年-1991年,是华文教育的转变阶段。除了要求华侨必须转籍,加入菲律宾国籍之外,菲律宾政府全面菲化华校,在菲化中最大的变动是对中文课程的限制。法令规定,不得采用双重教学,华语只能作为选修课,上课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20分钟,中学中文课程由原来的六年制改为四年制。课本只能用本国编写的,华语教师只能在本国聘请。法令还规定,不准在任何文书上以任何形式使用外国含义的校名,如“中国”、“中华”等字眼一律不得使用。校内只能挂菲律宾国旗,节假日必须按菲律宾的传统习惯。换句话说,菲化后的华校,除允许每周教授600分钟华语外,与菲律宾的其它私立学校完全一样。由此可见,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华侨教育变为华人教育了。

侨校全面菲化的法令,受影响的华侨学校共有129所,波及近7万名学生、3000名教师。其中2000名华侨教师在之后的3年内失去了工作。
      
渐渐地,学生失去学习华文的兴趣,华文教师流失,素质也有所下降,华文教育面临严重的调整。
      
客观地说,由于菲化,华校的合法地位得到确定,倒也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上世纪70年代,华校数量和学生人数继续上升,华校共169所,学生超过10万人。同时,不少华校进行扩充,办成自幼儿园至中学一连贯的学校,并扩建校舍,充实设备。鉴于缅甸与印尼的华文教育,在这个时期已被完全摧毁而不存在,泰国也只允许在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教授华文,菲律宾政府允许华校在小学六年与中学六年期间,每天可以上华文课100分钟,相比之下,也算宽和了。
       如果当时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把握时机和机遇,根据菲律宾政府的课程要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建立一系列的应对机制,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也许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也许”。

1回复

Docking 发表于 2017-7-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北美地区
学費死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1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