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打造“蓝色引擎”

时间:2017-6-22 17:42 0 222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满载集装箱货物的班列,通过“渝桂新”国际联运通道,从中国重庆经铁路运抵广西北部湾。在完成通关手续后,这批货物将由北部湾钦州港运至新加坡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这种海铁联运模式较此前的江海联运,运输时间缩短了20天以上。“渝桂新”国际联运通道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上合作的缩影。

    海上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20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中国愿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一道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海上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建立积极务实的蓝色伙伴关系,铸造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翟昆认为,海洋是未来中国参与全球合作的重要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很多都有海岸线,与沿线国家开展海上合作将使“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紧密相连。

    设想提出要重点建设三条蓝色经济通道: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连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衔接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同建设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经南海向南进入太平洋,共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设想的发布,是中国推动全球互联互通的又一举措。”翟昆说,港口城市合作机制的建立、海上联合搜救机制的形成,都将进一步促进海上运输更加便利,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的多家港口物流企业与新加坡、泰国、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港口已相互开通集装箱、散货航运班线,并缔结为友好港口。

    以广西北部湾为基地建设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已有东盟47个港口参与建设,首期7个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直接服务中国和东盟的港航运输。

    按照设想规划,建立紧密的蓝色伙伴关系是推动海上合作的有效渠道。加强战略对接与对话磋商,深化合作共识,增进政治互信,建立双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参与海洋治理,为深化海上合作提供制度性保障。

    中国东南亚学会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庄国土说,海洋经济尤其是港口物流经济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的重要方向。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为例,目前,双边贸易往来中超过60%的贸易是通过港口物流实现的,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重要港口航线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旅游等多领域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海上互联互通建设,开拓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港口、海运、物流、临港产业、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更是大势所趋。”庄国土说。

    2016年底,位于马来西亚的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高炉工程开工,项目总投资14亿美元,可年产350万吨钢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庄国土说,临港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共筑“蓝色引擎”的新方向。一方面它将带动中国临港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远洋捕捞业等走向包括东盟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惠及多国民众。另一方面,东南、南亚等国正处在工业飞速发展期,与中国加强临港产业合作,将极大促进沿线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统计显示,在港口的带动下,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建成初具规模的合作区77个,累计投资241.9亿美元,入区企业1522家,创造产值702.8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6.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1.2万个就业岗位。

    翟昆说,海上全球互联互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共同规划整体的战略远景,动态和阶段性地进行形势分析、风险管理和效果评估,共同撬动海上全球互联互通的大杠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