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成都活动招募|《大宋理财》新书分享会

时间:2025-4-11 10:25 0 12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穿越千年,普惠天下,
中国金融史上的王安石
——《大宋理财》新书分享会
️嘉宾:张呈忠、黄博
⏱️时间:4月13日(周日)14:00—16:00
地点:SKP RENDEZ-VOUS(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成都SKP2F)
报名方式: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
观看直播: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欢迎关注@SKPRendezvous 新浪微博观看直播
嘉宾介绍
DSC0000.jpg

张呈忠‍‍
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执教于上海大学、台州学院,现为台州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
DSC0001.jpg

黄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宋史与藏学的研究,著有《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不与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等。
✍️
“王安石拯救了饥饿的美国农民?”这个看似荒诞的命题,其实并非毫无历史依据。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华莱士农业改革,到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小额信贷革命,再到当代中国的普惠金融探索,这位11世纪改革家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究竟是历史开凿的巧合隧道,还是人类文明共通的金融密码?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理财的重要举措是青苗法。历史上青苗法长期背负恶名,甚至被视作北宋亡国之法。在近代中西文明碰撞的激荡中,王安石被重新赋予“金融宰相”的桂冠。严复以西方经济学视角审视青苗法时,惊叹其“与苏格兰版克(银行)”无二致;梁启超更断言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懂金融的政治家。这些评价颠覆了传统史观对王安石“聚敛权臣”的定论。这种历史认知的戏剧性反转,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古今经济思想碰撞时的复杂系谱。
究竟是古人理解不了王安石,还是今人对王安石有某种超时空的错觉?4月13日(周日)14:00点,《大宋理财》作者、台州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张呈忠将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博共同做客成都SKP 2F SKP RENDEZ-VOUS,与读者一起重回北宋历史的现场,破解“青苗之谜”,聊聊金融宰相王安石以及普惠金融的探索之路。
王安石变法,是“理财”,还是“敛财”?
改革的初心,是“济贫”,还是“富国”?
青苗法的运作,是金融的逻辑,还是权力的逻辑?
DSC000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