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2641
主题
63093
回复
8257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7
春风寄哀思 薪火永相传
0/39
琼港“拼船出海”共寻新机遇
0/45
时政新闻眼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为何强调这三个关键词?
0/45
“银发族”追剧很舒心
0/38
激发企业用数创新活力(锐财经)
0/40
创新求变不畏难 勇拓四海立潮巅(侨界关注)
0/40
有一种休闲叫“松兰山”
0/213
【国际漫评】“经济自残”
0/60
【世界说】美财经记者揭批美政府关税算法荒谬 美国各界担心其损害本已疲弱的经济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时间:2025-4-3 19:04
0
7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
人民日报记者 宋豪新摄
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台下,20多名小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近日,一批参加研学的小朋友来到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和林村,他们的目的地是一幢红色屋顶的三层小楼。原来,村里藏着一座乡村气象博物馆。
“这里曾是闲置的旧农房,我们将它改造成乡村主题的气象博物馆。”温江气象科普基地负责人李红菲告诉记者,博物馆正对着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都市温江区乡村振兴主题公园。“我们的博物馆就在稻田旁边,气象科普结合农业实践,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李红菲说。
博物馆面积不大,功能却挺全。气象观测展示区、气象模拟体验区、气象文化科普区,三个功能区域将气象知识娓娓道来。其中,气象观测展示区主要展示气象地面、高空、雷达观测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设备;气象模拟体验区主要利用裸眼VR(虚拟现实)技术搭配气象模拟装置,让观众在互动中了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气象文化科普区主要通过图文展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等内容,并融合了当地的农耕文化。
立足乡村气象博物馆,温江区气象局正着力打造“一馆一场一课堂”科普体系。“一馆”即乡村气象博物馆,“一场”即打造可参观、可体验、可互动、可研究的沉浸式科普观测场景,“一课堂”即开发了一套气象科普研学课程,围绕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等元素,形成“气象+”等科普研学课程。
“2024年5月,气象专家王明田在这里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农业气象‘坝坝课’。在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边,王老师边讲解水稻生长与气象条件的紧密联系,边引导学生们观察稻叶随风摇曳的姿态,体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李红菲说,稻浪翻滚,学生们手持气象记录本,跟随王老师的步伐,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满满。据统计,自2023年开馆以来,乡村气象博物馆已累计开展研学活动100余场,接待研学学生4万余人次。
“游客参观完博物馆后,往往还会去和林稻海打卡游玩,或去参观不远处的温江大蒜文化体验中心。”据李红菲介绍,截至目前,乡村气象博物馆盘活闲置资产效益超300万元。(记者 宋豪新)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3日13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娱乐新闻
吃货天地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