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金融与创科双轮驱动,加快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2634
主题
63086
回复
8257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43
【国际漫评】“经济自残”
0/50
【世界说】美财经记者揭批美政府关税算法荒谬 美国各界担心其损害本已疲弱的经济
0/48
了解下美“对等关税”税率的算法,你可能会惊呆了
0/63
【理响中国】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0/65
“2小时高铁圈”解锁清明短途游新体验 “假日经济”焕发新活力
0/67
清明寄哀思丨山城肃穆念英烈 英魂永在共缅怀
0/61
【光明论坛】投资中国是赢得未来的重要选择
0/75
探访西藏嘎拉村:雪山下的“桃花源”
0/44
【中国那些事儿】国际人士: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为全球合作添信心、增活力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金融与创科双轮驱动,加快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时间:2025-4-3 11:18
0
72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网香港4月2日电:
(记者 曾嘉 戴梦岚 刘轩廷 温孟馨 陈子彦 侯宇)当前,“一国两制”实践进入新阶段,香港如何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受到更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为香港发展带来哪些机遇?香港2025年经济前景如何?香港特区政府将如何处理好财政收支平衡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中新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就上述问题作出权威解答。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中新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 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采访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记者:陈司长,我们知道全国两会刚刚在北京闭幕。全国两会上,关于港澳地区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议题受到广泛关注。那么今天第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作为香港特区政府主管财经的官员,您认为今年的全国两会对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些方面会带来哪些机遇?
陈茂波:全国两会闭幕以后,其实对香港的定位也让海内外的朋友更清楚。我觉得香港在多个方面都要加快推动相关工作。一个是国际金融中心,另外一个是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第三个是国际创科中心,这三方面我们会加大力度。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股票市场大家都比较熟悉。过去一年表现不错,今年以来新股上市非常踊跃,交投量也非常好,平均每天大概2400亿元(港元,下同),比去年平均每天大概增长80%,可以说非常兴旺。现在排队来上市的内地企业也很多。
但同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觉得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方面,我们还可以扮演很特殊的角色。香港的金融服务是全链条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创科企业,初创也好、比较成熟的企业也好,它如果要筹融资,支持业务发展,我们都可以提供方案。
此外,耐心资本是我们未来的重点推动方向。通过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我们投早、投小、投重点、投产业,构建生态,不单是自己做,同时以耐心资本做牵引,引导市场资金一起投。
中新网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AI)+”行动,那您认为香港在发展AI产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另外,香港要如何与内地联动,共同发展AI产业?
陈茂波:人工智能产业是未来不同经济体互相之间竞争的聚焦点。也可以说,谁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往后在全球的竞争格局里就能有所突破、有所领先。我们觉得香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也可以助力国家在这方面领先发展。
香港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刚才谈到资金是一块,就是不同筹融资阶段的资金,支持人工智能发展。但不单只是这样,人工智能要发展,它有几个关键要素:算力、算法、数据、应用场景,还有相关人才、金融支持。我们觉得香港在这方面,都能汇聚内地这方面优势,同时也汇聚国际优势。
发展AI产业跟发展创科产业一样,我们必须要跟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一起联动发展。当然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但是深圳举例来说,它创新非常好,也有高端制造业,而且大湾区8700万人口,可以说应用场景也非常好。
如果跟美国比,我们粤港澳大湾区就好比纽约湾区跟三藩市(旧金山)湾区加起来。所以粤港澳大湾区往后的发展,我觉得主要的几个引擎,一个是金融,一个是创科,一个是高增值产业链、供应链这方面的服务。
中新网记者:除了科技创新以外,商业模式创新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请问陈司长,您认为在市民和旅客消费习惯转变的当下,香港旅游、零售、餐饮、酒店等业界人士需要如何面对挑战,保持竞争力?
陈茂波:现在,旅客的消费习惯变了,而且旅客购买东西现在也多渠道,比方电商也挺方便的。我们怎么样去应对?主要是能让旅客愿意来香港;而且来到香港,喜欢这个地方,愿意多住两天;并在这边有好的体验的话,他们回去跟朋友讲,就能让更多客户、更多旅客过来,而且对香港留下一个好印象,往后还可以多来。
从我们来说,我们希望香港能提供给客户和旅客多方面的体验,有不同兴趣的朋友,都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找到喜欢的活动。同时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旅客感到宾至如归,愿意多来。在这方面,我们跟香港旅游发展局和其他部门一起努力,包括把活动编排在同一段时间以内,旅客来的时候就可以有更丰富的体验。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中新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 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网记者:其实创新商业模式,背后也少不了特区政府的支持。我们看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陈司长您认为香港要如何为关键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陈茂波:关于耐心资本,我们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620亿元资本,希望通过它引导市场资金共同投资。它投资了接近90个项目,大概每投1块钱,市场都跟投4块钱。
另外,我们也支持创新科技及工业局资金成立市场化基金,跟市场里的基金经理共同投资。
同时,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金融要跟产业联合在一起,让金融服务产业,同时也让投资人觉得它的投资落到实实在在的地方。
中新网记者:香港去年经济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去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上升了2.5%。那请问陈司长,您对香港今年的经济发展有哪些期待?您认为哪些领域可能会成为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
陈茂波:我们觉得香港今年经济会持续稳定增长,稳步向前发展。尽管香港面对地缘政治因素,有些人觉得对我们造成了一点压力,但当中其实也有不少机遇。
在现时的地缘政治格局里,西方投资人的长期资金还是觉得从回报率来说,内地跟香港的回报率是相对比较高、比较好,所以这些长期资金陆续投过来。
同时,内地企业在全球布局产业链、供应链,香港作为一个平台,可以跟它们“手牵手”,一起“走出去”,所以我们要用好这两方面的互动。一方面“引进来”,另外一方面一起“走出去”。对于香港2025年的发展,我们觉得金融是一个主要动力。
同时,香港的住宅市场,大家看到这两个月楼价也稳定下来,而且交投量也上去了。可以说随着股票市场好转,我们的经济发展持续铺开,现在不管是香港本地老百姓买房,还是外边的人来香港,我们都欢迎他们。所以总体来说,我们的研判是稳中向好。
中新网记者:我们注意到特区政府一直在推进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请问陈司长,您认为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将会为香港带来哪些发展机遇?特区政府又会如何带领业界加快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
陈茂波:北部都会区是我们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引擎,也可以说是我们招商引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为什么?往后香港的发展,一个方面是金融,另外一个是创科。
在创科这块,与大湾区兄弟城市联动非常重要。从地理位置上,北部都会区就有这个优势。内地的企业来香港到国外去发展,在这边落脚,北部都会区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同时,国外的一些企业,它要开拓内地的市场,尤其是如果要跟我们大湾区里的企业合作,在北部都会区就是最自然的一个地方,所以这方面是我们非常重视,也可以说未来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载体。
特区政府从2022年底开始,就推动了“抢人才、抢企业”,现在我们吸引的重点企业已经有好几十家,未来几年投资四五百亿元,创造新的岗位也有差不多2万个。
我们希望部分重点企业能落户到北部都会区。它们来香港的时候,会把上中下游的一些其他企业一起带过来。我们希望在那边能够构建产业圈和比较蓬勃的产业生态。
所以对于北部都会区,我们未来5年财政上会加大投入,每年大概花在公共工程的开支超过1200亿元,希望加快它发展。同时也非常愿意把一些片区拿出来招商引资,目前已经就三个片区,请有兴趣的人向我们表达意向,今年稍后我们掌握了资讯以后,可以正式招标。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中新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 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网记者:可以看出特区政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但目前香港各界也比较关心特区政府的财政赤字。请问陈司长,特区政府要如何处理好财政收支平衡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陈茂波:过去几年因为应对疫情,我们要支持企业、要纾解民困,所以我们开支会大一些,出现了几年的赤字。
往后这几年,我们推出一个财政整合计划。所谓财政整合,我们要用几年时间把我们的财政恢复平衡,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控制特区政府的开支增长,另外一部分是增加一点税收,但是以控制开支增长为主,所以我们推出一个财政整合计划。
从2024/2025年开始,到2027/2028年,我们就把特区政府开支累计减少7%左右,几年下来大概省600多个亿,这是第一步。而且这一步我们是通过特区政府减少开支,控制编制,在人员编制里减少约1万个岗位。
同时,这一步不能操之过急,毕竟最重要的是对市民的公共服务,要维持在一定水平,保持这个水平。同时我们要继续投入,推动经济发展,所以刚才我说,北部都会区往后每年还是要花1200个亿。在综合考虑里,我们希望按部就班,分几年把我们的财政恢复平衡。
总的来说,特区政府的账目可以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经营账目,就是说我们税收减去特区政府每天的开支,这个是经营账目。另外一个非经营账目,这个是投资未来,比方基建投资。
在经营账目这块,2025/2026年我们大体已经平衡了,在这一年,特区政府的一般收入跟一般开支已经平衡,往后的年份已经有盈余。在资本账目,由于要加快、加大北部都会区发展,所以会出现赤字。
毕竟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我们要搞基建,要先投入,然后产业进去,税收在后面,有现金流量和时间差,所以中间这段时间我们就通过发债融资。但是特区政府现在的负债比率很低,我们还没偿还的债务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只有9%左右,从全球标准来说都是很低。我们认为这样的话,通过发债,利用市场盘活资金,可以助力我们基建投资发展。
中新网记者:从您的回答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特区政府处理赤字问题的决心。但还是想请问您,会不会担心部分“开源节流”措施,影响到香港中产阶层的获得感?
陈茂波:我们考虑这些开源节流措施的时候,有几个原则。第一,必须要顾及香港的竞争力。毕竟招商引资,我们跟邻近城市在竞争,所以在开源方面要兼顾竞争力,不能轻易地调动,避免对竞争力和招商引资产生影响。
第二,减少开支是最重要的。减少开支是从特区政府的开支着手。所以在这方面是通过压缩特区政府的开支增长,控制编制,维持公共服务,是这个思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希望对一般老百姓来说,把对大家的影响减到最低。(完)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