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薛洪言:“比价效应”推动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时间:2025-2-22 12:33 0 7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新经纬2月21日电 题:“比价效应”推动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作者 薛洪言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5万亿元。据测算,在主要理财公司规模稳中有升的态势下,2025年1月份理财市场总规模或已突破30万亿大关,重返历史峰值。
  本轮银行理财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存款利率下行与债券牛市的共振效应。今年以来,1年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1.5%以下,叠加规范手工补息的政策,促使存款资金外流。南财理财通发布的研报显示,全年“固收+权益”理财产品平均回报为3.41%。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2024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3.34%,显著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这种“比价效应”使得银行理财成为存款资金的重要承接池。
  万亿级理财公司数量也已从此前的8家扩容至13家,据统计,存续产品规模排名前十四的头部银行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全部银行理财公司总份额超八成。随着13家理财公司迈入“万亿俱乐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效应既加剧了行业竞争,也催生出新的竞合生态。一方面,头部机构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生态协同也更为普遍。对中小机构而言,在非标资产稀缺与投研能力薄弱的双重挤压下,行业洗牌或将加速,代销头部机构产品,并聚焦差异化客群成为重要的竞争策略。例如,宁银理财聚焦长三角区域客群、青银理财深耕养老金融。
  在存款利率下降、存款大搬家的趋势下,2025年理财规模大概率仍能保持正增长。但受债市波动性加大影响,理财产品收益优势可能收窄,2025年理财规模增速大概率会放缓。面对资产荒与收益率下行的压力,银行理财产品要提供有吸引力的收益回报,增配权益资产是大势所趋。
  站在30万亿的历史节点,银行理财行业正经历从“存款替代”向“财富管理”的跨越。理财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通过资产端能力重构与负债端服务升级,破解低利率时代的增长悖论。(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谢婧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