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天山南北,足球画出“同心圆”——文化润疆的体育实践调研之二

时间:2025-2-19 22:44 0 8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春节前后,在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新疆大地上,从滑雪场到城市中心,从校园到CBA,足球、篮球、滑雪等各类文体活动红红火火,“燃”遍天山南北。

在大美新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丰富地貌和辽阔疆域,滋养了这里人民能歌善舞爱运动的豪迈天性。手挽手、肩并肩,你追我赶,互相加油。运动场上的欢呼和呐喊,迸发着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与力量。在这片沃土上,体育绝不仅仅是竞技运动,而意味着很多很多……

新华社记者深入南北疆调研,推出“文化润疆的体育实践”一组三篇稿件,今天播发第二篇。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9日电 寒假还没过完,乌鲁木齐第121小学足球队的孩子们就拿着大扫帚去球场扫雪,白雪辉映国旗,足球伴随笑声,欢腾得连冷冽的空气似乎都升温了几度。

这所小学是国家、自治区、市三级足球特色校,校足球队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孩子组成。校长李磊不会踢球,但“就觉得这个事儿学校应该搞”。他说,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新疆又有群众基础,就适合搞足球。

李磊出生的乌鲁木齐二道桥和山西巷子一带,自清末民初起,就是新疆重要的物物交换中心,也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浓郁风情的多民族聚居区。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李磊亲身感受到,足球是如何让各民族在交往交融中更加亲如一家。“各民族朋友都爱踢球,吆喝一声就能聚起来一堆人,聊起足球就打开了话匣子。”

“会走路就会踢球,会说话就会唱歌。”

包括有百年足球历史的阿图什市在内,这是新疆许多地方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至今,阿图什市依克萨克村百年足球博物馆里陈列的老照片,还在讲述着百年来这片土地因足球赛而万人空巷的盛况。

2024年11月的“阿图什杯”全疆足球邀请赛,再次成为全城和周边老百姓的狂欢节。在赛场边无数加油助威的围观群众中,孩子为场上的父亲大声喝彩,坐轮椅的老大爷挥舞着五星红旗,76岁的埃里瓦尔吸着氧还舍不得走。

新疆体育局党组书记商洪波说,在新疆,足球不仅仅是足球,而是传统和荣誉,是紧紧联系各族群众的情感纽带。

这次邀请赛中,阿图什市和喀什市这两座有深厚足球传统的相邻城市之战被誉为“南疆德比”,吸引了超过5千名球迷和各族群众到场。座位不够,许多人就一直站着看了快两个小时。

为看“南疆德比”,喀什市民木再帕尔·艾尔肯驱车40分钟赶到阿图什。“太火爆了!”他说,“完全不亚于网上看到的贵州‘村超’,散场时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才从人群里挤出来。”

被邀请到场的中超名哨麦麦提江说:“阿图什的球迷是全国最最最有激情的球迷。”

在北疆,伊犁州伊宁县的“村超”赫赫有名,2023年和贵州榕江县“村超”一起被评为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在这个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32个民族的聚居地,2024年夏天的“村超”热度再次升级:全县下辖的20个乡镇、社区均派队参赛;现场观赛人数超过10万人次;赛事全程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2.3万人次。

艾尔帕提·木沙所在的吐鲁番于孜乡队夺得当年的伊宁县“村超”亚军,球队成员就是乡亲们。“有种地的、搞养殖的,也有在企业上班的,一有空就在微信群里约球。在伊宁,谁还不踢两脚球么!”他说。

足球之于新疆,就像烤羊肉串要配孜然,才更有滋有味。

“你无法想象新疆人对足球的热爱。”新疆足协主席许明说,沙地、雪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只要有空地,就是各族群众的球场。

在政府投入、援疆资金、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不光老百姓衣食住行条件好了,而且几乎每个村都修了运动场。截至2023年底,全疆已有体育场地81928个,人均场地面积达2.81平方米。

“运动热情更高了,喝酒打牌更少了,村里氛围更和谐了。”

足球还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在2024年新疆群众“三大球”联赛总决赛上,喀什地区队获足球女子组冠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女足获亚军。这是新疆首次举办成年女子11人制足球全疆比赛。喀什女足的苏比努尔·乌斯曼说,希望她们的夺冠,能吸引更多女生踢球,也希望以后新疆能有更多女足比赛。

体育,是帮助当地妇女走出家门、提升地位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副处长陈晓霞介绍,“三大球”联赛从2024年7月开始,在14个地州市的近百个县区市陆续开展,吸引了数万名体育爱好者参与,“未来,我们还会大力推动女性参与,让女性参赛人数大幅提升”。

篮球也一样。

乌鲁木齐市DT篮球训练营的教练团队和小学员们来自多个民族,无论在训练或生活中,负责人明德都特别强调团结协作。“球队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分工不同,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胜利。”她说,“这是体育的规则,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们会永远记住这一点。”

在121小学,每天下午,校足球队的孩子们走上训练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列队面向国旗唱国歌。训练完,孩子们也一定会搭着肩围成一圈,齐喊“加油”作为一天的结束语。

李磊要求教练把这些正式比赛的仪式放到日常训练里。“仪式感是体育的重要部分。日复一日,潜移默化,既能提升团队凝聚力,孩子们爱校、爱疆、爱国的意识也会慢慢积累起来。”

他觉得,一起流过汗、一起加过油、一起踢过球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足球为各民族孩子们提供了“玩在一起”的绝佳平台,也能塑造学生们团结一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121小学每个班都有足球队,每年都举行班级联赛。

“学在一起不如住在一起,住在一起不如玩在一起!”李磊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