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从“绿色亚冬”看“新”与“旧”(凭栏天下)

时间:2025-2-18 08:44 0 4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游玩,冰天雪地在黑龙江哈尔滨变成“金山银山”。耿洪杰摄(人民图片)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天下观在中国一直传承至今。面对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中国以实际行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版即日起开设“凭栏天下”言论栏目,期盼与各位读者一道,凭栏远眺,既看见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来时路,也憧憬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未来。
——编者

如果从时间的尺度上衡量,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探索和努力,终将成为明天的“旧”。但只要方向对了,路子对了,今天的“旧”也将成为明天“新”的一部分。
“新”与“旧”,始终藏着一组探讨不止的辩证法。
如果把目光聚焦第九届亚冬会,就有不少“新”与“旧”的话题可说。
首先来说“旧”。“利旧”是本届亚冬会的一大特点,冰雪项目的场地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场馆和设施,而且有的场馆已经不是第一次举办亚冬会的比赛了。
然后来说“新”。组委会以“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为原则,在保温、照明、制冷等方面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计,让“旧”场馆焕然一“新”。而且,本届亚冬会取代以往的燃油浇冰车,投入使用环保、节能又高效的新型电动浇冰车,应用了新的数字传感技术,精准控制场馆能耗,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分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利“旧”物和开“新”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本届亚冬会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办赛理念在变,变得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注重可持续。
变的,又何止是本届亚冬会。在黑土地上刮起绿色潮流风的亚冬会,正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缩影。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从文件走进现实,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美丽中国每天都在上“新”。美丽城市、美丽乡村、无废社区,共同装点着我们的美丽家园。
你看,我们的发展理念转变了。身边的绿色工厂、零碳园区多了起来,谁不在节能降碳上下功夫,谁就会被绿色转型的时代大潮所淘汰。就连曾经很让周围人讨厌的污水处理厂,不仅没有了异味,而且变成了周边群众休闲的公园。
你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间发生了改变。大家的浪费变少了,环保从“我”做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了。你有没有发现——少开一天车,多骑一天车的人多了;卖掉燃油车,开上新能源车的人多了;购物的时候,买二手用品的人更多了……
“旧”也好,“新”也罢,建设美丽中国解决的都是咱老百姓身边的事儿——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身边的绿地更多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了……
为了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越来越多人行动了起来。截至目前,中国注册的环保志愿者数量超过了300万人,这一滴滴“小水滴”融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大海洋,共同为更美好的中国添砖加瓦。
如果从时间的尺度上衡量,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探索和努力,终将成为明天的“旧”。但只要方向对了,路子对了,今天的“旧”也将成为明天“新”的一部分。
第九届亚冬会虽已结束,绿色的理念却仍将常“新”。这一曲“新”与“旧”的交响中,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离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刘发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8日 第 08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