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六姊妹》告诉你——淮南为什么被称为“移民城市”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0108
主题
150125
回复
17631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5
一年收益率超39%,银行转谨慎密集下降积存金固定利率
0/54
招募!市场轮动,如何优化设计和营销产品、合理提供投资建议?21金融研修班开班在即
0/53
薛洪言:“长钱”加码购金,普通投资者可以“上车”吗?
0/52
周君芝:险资入场有助于扩大人民币金交易权重
0/46
香港总商会:提议放宽“南向通”合资格投资者的门槛
0/47
南财快评:涨破2900美元,此轮金价狂飙的逻辑有何不同?
0/56
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完成优化整合
0/51
国开行2024年发放基础设施贷款1.53万亿元
0/54
2000亿元资金陆续进入黄金市场!险资获批投资黄金,国际金价冲破2930美元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六姊妹》告诉你——淮南为什么被称为“移民城市”
时间:2025-2-12 09:28
0
2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六姊妹》告诉你
——淮南为什么被称为“移民城市”
电视剧《六姊妹》的第一集,就交代了何常胜之所以在淮南工作,是因为他是来支援淮南建设的。自新中国成立后,大批青年响应号召支援国家建设,何常胜携妻刘美心离开家乡,从扬州江都移居安徽淮南,终是在淮河边上扎下了根。1962年,何家终于盼来团聚的机会,老太太何文氏带着大孙女何家丽乘船来到淮南田家庵。
何常胜一家移居安徽淮南这件事,正是当时淮南数十万人的共同经历,这一经历也造就了淮南这座“移民城市”的称号。
电视剧《六姊妹》画面
上世纪60、70年代,淮南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城市,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员参与建设。这一时期的支援行动既源于国家战略需求,也与淮南自身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1964年,国家启动“三线建设”,旨在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尽管淮南并非三线建设的核心区域,但其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和电力基地,仍然承担了能源供应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淮南的煤矿、电力等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专家、工人和知识分子参与建设。煤、电、钢铁等重工业发展的同时,为了解决家属、子女的就业,国家也在淮南建设了大量的轻工业企业,例如,淮南纺织厂、安徽造纸厂、多个制药厂、橡胶厂、无线电厂等企业等。在国家统筹下,这些企业接收了来自东部城市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推动了淮南本地工业技术的升级。
淮南的煤炭资源丰富,一直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上世纪60年代,淮南煤矿的机械化水平提升,新建矿井如潘集矿区陆续开发,急需大量劳动力。为此,来自安徽其他地区以及江苏、山东等省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被调派至淮南,参与矿井建设和生产。同时,淮南的电力工业也迅速发展,平圩电厂等大型项目在70年代启动,吸引了电力系统内的专家和工人支援建设,为华东地区电力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姊妹》中,何常胜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携家带口从扬州江都移居安徽淮南,何常胜一家的迁移轨迹具有代表性。相关档案记载,1958—1962年间,扬州专区(含江都)通过劳动部门向淮南输送的正式工人约2.1万人,主要分布在矿务局、发电厂等国营单位。1964年淮南矿务局接收的江都籍工人中,约67%为“家庭整体迁移”。同时,1960年前后3年间,江都所在的里下河地区受灾严重,部分农民通过投亲靠友方式自发迁往工业城市谋生。1970年淮南人口普查显示,原籍江都的常住人口约4.7万人,占全市江苏籍移民的19.6%。
由于外地人员的持续涌入,淮南的城市格局逐步形成“百里能源城”的特点。矿区周边的居住区如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等因矿而建、因矿而兴,形成了多个分散的城区。这些区域的人口构成逐渐多元化,外地口音和文化习俗融入本地,推动了淮南的社会融合。
支援淮南建设的外地人员不仅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还留下了艰苦奋斗的集体记忆。淮南作家协会在近年出版的《回望1952 淮南从此崛起》中,就记录了早期建设者“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60、70年代进一步延伸,成为淮南工业精神的核心。
那个时代,像何常胜一家那样从外地搬迁到淮南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已经无从考证,官方给出的大致人数是“数十万人”。这也可以从淮南人口数量中看出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翻阅史料得知,1949年淮南解放时,当年年底淮南矿区人口为202019人。从淮南矿区到建市,再加上区划调整,到1953年底淮南人口为246941人。后来由于各种企业的建立,大量人口迁入,到1964年底淮南人口为456223人,随后十多年人口还在大量迁入,到了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淮南人口就突破了百万大关,这其中的增量,区划调整和移民来的人口就占了绝大部分,淮南也因此被称为“移民城市”。
“淮南人豪爽”,这一美誉在淮南建市以来就享誉全国。这种开放、包容、豪爽的市民性格和城市气质的形成既有楚风汉韵的底色,更有移民流动带来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楚文化中的“不屈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精神,通过《淮南子》等典籍的传承,成为城市精神的原始基因。大量人口迁入参与淮南的能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移民的流动性与竞争意识促使市民形成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打破地域封闭性。移民城市中“英雄不问出处”的理念(如深圳经验)在淮南同样适用。不同背景的移民在共同奋斗中淡化出身差异,更注重个人能力,形成了包容的社会氛围。
电视剧中六姊妹展现出令人赞叹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里接踵而至的困难,她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凭借团结凝聚力量。她们传承优良家风,以勤劳、善良、坚韧为指引,携手并肩,不断奋斗。在彼此的支持鼓励下,她们不仅战胜重重阻碍,更共同创造出美好生活,成为温暖且励志的典范 。这是淮南人精神风貌的艺术体现。
历史的底色和移民带来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使得淮南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淮南人豪爽热情,待人热情真诚。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日常生活中,他们都乐于与他人交流,对朋友和陌生人都能展现出极大的热情。淮南人坚韧勤劳,以煤炭产业为代表的艰苦工作环境,塑造了淮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淮南人不怕困难,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通过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淮南人重情重义,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使得淮南社会充满了温暖和凝聚力,人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淮南人乐观豁达,尽管淮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过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淮南人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们也不会一蹶不振,而是能够迅速调整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来美好的未来。淮南人勇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淮南人展现出了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淮南人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投身于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创业和创新。许多淮南的年轻人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电商、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淮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淮南人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也为淮南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南的历史造就了开放、包容、豪爽的市民性格和城市气质,从而使如今的淮南人身上有一种亲山乐水、崇文尚武、融南汇北、推陈出新的精神风貌,这种性格遇大事不犹豫、遇难事不露怯、遇新事不畏缩。
这种文化记忆转化为现代商业文化优势,形成"低文化摩擦成本"的投资环境,使得淮南实施招商引资突破行动能够顺利实施、招才引智得以成效显著,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引进与服务体系,进而推动淮南的转型发展,使得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产业日新月异。
上世纪60、70年代,外地人员对淮南建设的支援,既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体现,也是淮南从传统矿区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的关键推动力。他们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更在于为淮南奠定了多元化的产业基础和城市精神,这段历史至今仍被视作淮南城市发展的重要篇章。
近年来,淮南多项经济指标创下新高,进入全省前列,是因为淮南一直在毫不懈怠地奔跑,以永不服输、不甘落后的进取,竭尽全力、不遗余力、拼尽全力地往前赶,保持住了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城、二十四节气之城等荣誉一个个落户淮南。
信息来源:淮南日报记者 李钧 配图 陈彬 苏国义 刘银昌 张明星 苏正礼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淮南文化和旅游发布、田家庵发布、淮南市档案局
淮南发布(ID:huainanfabu)整理发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淮南发布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