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破“内卷”竞争,小红书电商“巴恩风”何以“吹”起好生意?

时间:2025-2-11 09:18 0 4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电商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价格战“内卷”如同一场无休止的风暴,让众多商家陷入困境。
杭州女装网店主黎明的经历便是一个缩影。他经营的店铺紧跟潮流、品质过硬,但“搜索一款裙子,相似款成百上千”,要流量,就只能一次次无奈降价,“不降价没活路。”
在这看似一片混战的局势中,也有不少商家突出重围。国潮设计师品牌“1747”主理人黄映就迎来了惊喜时刻,他们新品工装夹克在小红书电商上线不到 1 小时,单场成交额超 300 万元。
1747的“逆势”好生意,与小红书当时正火热的“巴恩风”新趋势分不开关系。不久前,《人民日报》报道了小红书电商上的“巴恩风”走红的始末,及新趋势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文章中提到,平台联合中小企业创新场景、连通供需,开辟出一条 “非内卷” 的电商新赛道。
而这一切是如何诞生的?
“巴恩风”走红启示,个性化“需求”背后的好生意
“巴恩风”在小红书上的爆火,并非偶然。
冬季,小红书用户反馈出普遍需求:穿衣如何不显臃肿,色彩沉闷的黑白灰之外还能怎么选,通勤穿搭怎么更利落。
小红书电商团队推出的“巴恩风”,以利落、干练、便于舒展自由的轻工装穿搭为代表,色调以鼠尾草绿、卡其色、灰棕等为主。从需求中提炼,结合上游秀场趋势,联合商家、买手群体将供需连接,“巴恩风”便在行业中刮起来。
“1747” 就搭上了这趟快车。品牌主理人黄映回忆起以往的经营经历称,对于中小商家来说,猜对消费者会为什么产品买单,产品就会大卖,反之,损失惨重。
但她与许多商家一起,更早就加入了“巴恩风”的推动中,新品围绕其展开内容种草,联合买手、博主进行穿搭演绎,效果在上新当天就显现出来。
根据小红书数据,16天时间,小红书“巴恩风”笔记超过30万条,话题浏览量超过4亿次。巴恩风趋势相关单品搜索量超过1000万,参与活动商家成交爆发增长3倍。
每到上新季,主理人们都难逃猜测消费者的苦恼;消费者的难题则是,想买但无从下手。当需求从“买到”,变成在海量商品如何挑选,在一味卷低价之外,类似“巴恩风”的新趋势、新场景拉动消费成了电商行业的一种新答案。
95后主理人毛毛是大头围,总是难以买到合适的帽子。她在小红书上看到不少人都有类似需求,2022年底,开了一家专门为头围大、方圆脸的消费者提供帽子的店铺“盖个帽儿”。
毛毛通过试戴、对比,测评对头围较大用户更友好的帽子,切实解决了需求,也随之带来关注与销售。
家居品牌“支吾”主理人在小红书经营时发现,只介绍产品很难吸引用户。“得给大家提供真正有用的东西才行。”讲解产品时,他们也会分享软装搭配方案,根据不同的装修风格,告诉消费者怎么选沙发;不同大小的客厅,该搭配多大尺寸的茶几。
匹配了需求,生意就随之水涨船高。2024年,“支吾”家居在小红书的经营业绩同比增长了三倍。
破除内卷,新趋势与新场景促发消费活力
如今,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消费者购物决策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单纯追求产品的功能性和价格实惠,逐渐转变为更加注重品质、个性化、体验感以及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情绪价值。
当前电商行业的难点并非供给不足,而是消费者面对海量选择时无所适从。从“巴恩风”爆红,甚至外溢到全平台,再到通过满足个性化需求卖出好生意,都意味着,消费活力隐藏在真实需求背后,仍然等待平台与商家的挖掘。
《人民日报》文中提到,积累了大量种草数据的小红书电商,基于数据分析与趋势洞察,提取出“巴恩风”这一穿搭概念,将零散的消费偏好转换成更明确的风格。小红书电商通过“巴恩风”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消费场景,并转化成了实打实的购买力。
在非大促的销售淡季,通过“巴恩风”趋势带动,1747、DIDDI MODA、ULD等品牌在活动期间在买手直播间产出百万成交单品,150个以上“巴恩风”代表品牌迎来爆发增长。
不少商家都在小红书电商尝试差异性的经营,持续打造新趋势,构建不同的生活场景,引导用户在场景中明确需求,进而产生购买行为。这带来的是一种新的电商想象力。
今年1月,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联合广大会员单位向社会各界发出《抵制“内卷式”竞争倡议书》,呼吁抵制“内卷式”竞争,倡导行业自律。
小红书电商以“巴恩风”为首的实践,为平台与消费企业提供了差异化思路,让企业摆脱传统的 “价格战” 思维定式,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创造更加丰富与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上来。长期以往,便能推动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刘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