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专家学者话新年】传承与创新并举,让“非遗版”春节更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8432
主题
58885
回复
7815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63
在“尔滨”|看亚冬之城580天华丽转身
0/48
俄罗斯记者参加亚冬会开幕式 赞叹规模盛大 “震撼 精致 漂亮!”
0/38
“春节消费地图”藏着怎样的消费活力?
0/38
热评丨以科技与人文共绘“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0/38
【学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0/39
漫评 | 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动力
0/75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本届亚冬会充满期待
0/75
金台观晋 | 创造吉尼斯记录、火爆十年,这个小村有啥秘诀?
0/70
携手向未来!亚冬会开幕式精彩纷呈 各国运动员共赴冰雪之约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专家学者话新年】传承与创新并举,让“非遗版”春节更好走向世界
时间:2025-2-8 22:27
0
3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在全球掀起共贺新春的热潮。乙巳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各地开展的新春主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出中国文化自信的强音。
传统与现代的呼应:赓续中华文脉与创新表达方式的统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首个“非遗版”春节在赓续中华文化根脉的基础上更注重吸收新的时代元素与创新表达方式,在传承赓续与创新发展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迎春纳福、阖家团圆的庆祝活动。如今,春节在保留原有文化内涵与实践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元素。比如,在新时代绿色环保理念的倡导下,电子鞭炮被广泛推广,更多可降解材质的春联和窗花等涌入市场;“反向春运”“旅游过年”趋势的不断扩大也体现着家庭团聚的新共识。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焕新”人们的节日体验,视频拜年、数字红包、AI算法生成定制春联和年画、AI科技庙会等实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使春节在各类创新性表达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传承与发展的结合:“非遗”资源挖掘与资源活化利用的统一
有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日,“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非遗手工”搜索量上涨790%。传统非遗体验深受年轻游客喜爱,近4成非遗搜索者为“00后”。“非遗”成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的关键词,从北方到南方,从赶年集、贴春联、除夕守岁、包饺子等传统年俗到融入现代科技,各种“非遗”体验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一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春节”申遗成功有利于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加强传承与保护。春节融合了诸多“非遗”元素,如剪纸、木版年画、面塑、糖画为代表的传统技艺,板凳龙、舞龙舞狮为代表的传统舞蹈,庙会、灯会、旺火为代表的民俗等。这些历史悠久的活态遗产内蕴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宝贵财富。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非遗+”进一步推动“非遗”资源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人们在沉浸式领悟各类“非遗”特色的过程中不断夯实文化自信之基,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审美与情感的交融:中式审美自觉与情感记忆联结的统一
人的审美根源于社会实践,与情感认知紧密相连。春节是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这一实践基础上诞生的中式美学勾连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审美自觉与情感记忆的联结中强化文化认同与筑牢文化自信。
新春期间,中国美术馆推出蛇年题材美术作品展、五岳题材楹联书法展、动物题材雕塑展等多元主题展览;成都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出原创大展“锦城丝管:和合共鸣的音乐成都”,推出250余件珍藏文物,唤醒人们感悟文化之美。央视蛇年春晚,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展现了中式建筑的空间美学,舞蹈《喜上枝头》运用“留白”的艺术表现形式营造意与境、情与景的意境之美。此外,从春节期间的消费趋势来看,展现中式传统美学的“中国风”迅速出圈,国风类产品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审美进一步强化中国人民的情感认同。
自信与开放的态度:文化自信自强与文明交流互鉴的统一
春节文化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恒久魅力,春节成功“申遗”展现了世界范围内对春节文化的尊重与喜爱,有助于更多外国友人感受节日文化内蕴的“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理念。随着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放宽和移动支付服务的便利化,外国友人能够亲身感受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巴基斯坦、越南、韩国、日本、新加坡等近20个国家与地区把春节列为法定节日。在尼泊尔,人们祭祖、挂五彩旗、吃酥油茶;在马来西亚,人们“捞生”、吃娘惹糕点,饱含南洋风情。春节作为中华文化名片的重要象征,更是连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纽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促进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春节承载灿烂的中华文明,通过世代接续的礼俗实践与赓续千年的文化底蕴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呼应、传承与发展的结合、审美与情感的交融、自信与开放的态度。
作者:张洪松(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飔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MYJSJS202201)阶段性成果。】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