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菲律宾戒毒所犹如监狱 虐待、胁迫现象严重

时间:2025-2-8 13:46 0 30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菲龙网专讯】菲律宾政府在杜特尔特总统任内(2016-2022)发起的“禁毒战争”导致数千人丧生,而如今,尽管现任总统小马科斯承诺推行“无血”禁毒行动,倡导以治疗为主,但人权组织批评称,菲律宾的戒毒体系仍充满强制性与惩罚性措施,虐待、胁迫现象猖獗。

.jpg

戒毒经历:从恐惧到新生
2016年,正值菲律宾禁毒行动高峰期,莉莎·伊格卡辛萨(Liza Igcasinza)的丈夫被蒙面枪手杀害。面对警方的盘查,她承认自己曾吸食毒品,并被迫接受为期一年的戒毒治疗。

“我当时非常害怕,警方给我们拍了像罪犯一样的档案照。”现年50岁的伊格卡辛萨回忆道。为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她选择接受社区戒毒计划,每天前往位于马尼拉北部卡洛奥坎市的教区教堂,接受身体、心理和精神干预治疗。

她成功戒除毒瘾,并加入非营利组织,为其他吸毒者提供教育和心理支持。“我告诉他们,社会上仍有人相信我们可以改变。戒毒很难,但经过康复,我们可以一点点重新赢得家人和社区的信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人权组织指出,许多吸毒者被迫进入军事化的戒毒设施,在那里经历突然戒断、频繁药物检测等痛苦过程。

人权组织批评:戒毒体系仍存问题
据菲律宾知识产权委员会(Ipophl)数据,2023年全国共有82家戒毒康复中心,其中24家由卫生部运营。然而,国际特赦组织在2023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这些机构普遍存在强制性治疗、虐待行为以及对人权的严重侵犯。

报告指出,戒毒人员在没有自愿同意的情况下被关押,并遭受不科学的惩罚,例如长时间隔离。他们出院后还需向当局报到18个月,接受随机药检,拒绝检测则被视为复吸的证据。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及世界卫生组织均强调,戒毒应基于自愿原则,并关注吸毒者背后的社会和经济困境。然而,国际人权观察组织指出,菲律宾的戒毒法律仍倾向于强制关押和惩罚性措施,与国际标准不符。

国际特赦组织研究员雷切尔·卓豪-霍华德(Rachel Chhoa-Howard)表示:“小马科斯政府承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待毒品问题,但实际情况仍然充满惩罚性措施。”

戒毒中心犹如监狱 贫困成毒品问题根源
菲律宾吸毒者可通过接受戒毒治疗来避免入狱。自2016年禁毒行动启动以来,全国戒毒中心的预算大幅增加。同年,政府在新怡诗夏省(Nueva Ecija)最大的军事基地内建立了一座可容纳1万人的“大型戒毒康复中心”。

然而,人权组织指出,许多戒毒中心靠近警察局或军营,环境更像是监狱,而非康复机构。2018年,政府更宣布因认罪协议入院的吸毒者数量“显著增加”,当年约四分之一的戒毒者是因认罪而被迫接受治疗。

菲律宾人权委员会律师克里斯托弗·克劳迪奥(Kristoffer Claudio)表示,政府在戒毒问题上缺乏医疗专业人士的参与。“目前,吸毒者和真正的药物成瘾患者并没有被区分,所有人都被一视同仁地送入强制戒毒中心,这种方法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无法有效帮助患者。”

戒毒政策专家指出,贫困是菲律宾毒品问题的重要推手。根据菲律宾危险药物委员会(Dangerous Drugs Board)数据显示,2023年戒毒中心的男性入院者占比超过91%,部分原因是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巨大压力。

以往研究也表明,许多贫困青年因从事低薪、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依赖毒品维持工作状态。

专家建议:应推广社区戒毒模式
菲律宾戒毒政策改革倡导者艾内兹·费里亚(Inez Feria)指出,许多吸毒者被迫前往戒毒中心,但他们甚至无力负担每日餐费和交通费用。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曾表示,亚洲地区普遍存在的强制戒毒和拘留模式被认为是不道德、无效的,不仅无法改善健康和公共安全,还可能导致更高的犯罪率和复吸率。

菲律宾民间组织呼吁政府推广社区戒毒模式,如伊格卡辛萨参与的教堂康复计划。该模式不仅更具人道性,还能真正帮助吸毒者重建生活。

非营利组织StreetLawPh执行董事玛丽·凯瑟琳·阿尔瓦雷斯(Mary Catherine Alvarez)表示,“如果公众能看到这些社区项目带来的正面改变,戒毒才会真正成为一个自愿选择,而不是一种惩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