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DeepSeek横空出世 外媒:2025年AI竞争从模型走向应用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928
主题
149945
回复
17613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45
创新金融产品与合作模式,提升普惠金融质量
0/40
在线服务78万人、赔付金额近4000万元,平安养老险专业守护平安年
0/42
一季度销量数据不重要,盈利能力和创新技术才是“金饭碗”
0/40
坚持聚焦主业持续创新,川仪股份“对标赶超”推进国产替代
0/43
Ilya的神秘公司SSI估值200亿美元,5个月翻四倍,却没有任何产品
0/34
谁说“绿色消费”一定是贵呢?
0/37
“厂二代”接班4年:说话开始有点分量了
0/45
券商资管业务展现增长韧性,最新私募资管产品规模达5.47万亿元
0/41
2025年首月私募调研热情高涨,半导体行业成“人气王”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DeepSeek横空出世 外媒:2025年AI竞争从模型走向应用
时间:2025-2-8 12:35
0
2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月8日消息,日前美国《连线》撰文指出,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真正竞争不再是基础架构模型,而是建立在这些模型之上的应用程序。
在目睹OpenAI、谷歌、Meta和Anthropic竞相推出更强大更智能的“前沿”基础模型后,笔者得出了一个关于未来的论断:在新的一年里,这些科技巨头仍将在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上吞噬数百亿美元资本、海量千兆瓦级电力以及英伟达所能供应的全部芯片。各种新闻稿狂轰滥炸,宣称人工智能具备更强的推理能力,可以处理更多任务,甚至会保证他们的模型不会再胡编乱造。
但公众对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世界的说辞已经厌倦,他们鲜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实际改变。谷歌搜索结果所显示的人工智能摘要,或者Facebook询问用户是否想对帖子提出后续问题,这些并不能让人感受到“新时代”的到来。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会在2025年有所改观。今年最有看点的人工智能竞赛,将是那些致力于让模型变得对大众更有用的创新者之间的较量。
今年1月份的第一周,DeepSeek(深度求索) R1横空出世。这款中国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在某些方面可与OpenAI等公司的旗舰级产品匹敌,而且据称训练成本远小于后者。如今,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们坚持认为,构建更庞大的模型对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至关重要,但DeepSeek的出现无疑降低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入场门槛。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大语言模型将变成一种高价值的“商品化”技术。如果情况真的如此,那今年人工智能竞赛将围绕如何让人工智能服务更广泛受众展开的论断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
当然,真实情况并非那么简单。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计划在更大模型上投入千亿美元体量的资金,尽管目前投资的经济回报尚不明朗,但确实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技术飞跃。笔者更确信的是,2025年人工智能竞争的重点就是开发能让怀疑论者也能承认人工智能重要性的应用程序,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带来的变革一样。
风险投资家史蒂夫·张(Steve Jang)长期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了Perplexity AI, Particle和Humane等企业,他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DeepSeek正在加速“极高价值大语言模型研发的商品化”进程。史蒂夫·张回顾了近期的一些历史背景:2022年,像ChatGPT等首批基于Transformer架构、面向消费者的模型推出后,开发者们迅速利用大语言模型批凑出一批“快餐式”应用。到了2023年,“人工智能套壳”(AI wrappers)成为主流。但去年,行业内开始兴起一种反向趋势,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开始深度挖掘人工智能的潜力,打造真正出色的产品。“当时的争论是,’你只是套壳人工智能,还是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史蒂夫·张解释道。“‘你是否能在核心使用人工智能的同时,又创造出真正独特的东西?’”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单纯的“人工智能套壳”已经不再受追捧。就像iPhone发展初期,市场从笨重的Web应用转向功能强大的原生应用一样,人工智能领域的赢家将是那些深入挖掘这项新技术的公司。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产品不过是冰山一角,人工智能领域尚未出现像Uber那样的“杀手级应用”。但正如挖掘iPhone潜力需要时间一样,机会正等待那些敢于抓住它的人。“如果现在暂停一切,只是利用当下的人工智能,我们至少可以花5到10年的时间开发新产品,”开发人工智能产品的谷歌实验室(Google Labs)负责人乔希·伍德沃德(Josh Woodward)说。2023年底,伍德沃德的团队推出了Notebook LM,这款人工智能助力远不止套壳大语言模型,最近收获了一批狂热用户。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编程无疑是受益最大的行业;如今许多公司都声称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了三成甚至更多的内部工程工作。从医学研究到科研经费申请,人工智能都在不断发挥作用。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利用这些人工智能仍需要爬过一条陡峭的学习曲线。
这种情况即将发生巨大变化。智能体能执行各种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帮助人们轻松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而且无需掌握“独有诀窍”。不过,开发者仍需要面对一个棘手现实:赋予软件机器人自主权还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远远不够完美的情况下。
为企业开发客户服务助理的Sierra公司联合创始人克莱·巴沃尔(Clay Bavor)表示,最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的诞生,成为机器人向真正“智能体”演进的关键拐点。巴沃尔说,“我们跨过了一个关键门槛,”现在,巴沃尔透露Sierra公司开发的智能体不仅能受理产品投诉,还能自动下单并安排换货发送,有时甚至能想出远超训练范围的创新解决方案。
当回顾2025年时,人们可能不会记住某款特别火爆的人工智能应用,而是会记住这一年出现的大量新工具,它们共同推动了变革。史蒂夫·张形象比喻道,“这就像在问,’电力时代会诞生哪些新产品?’”他补充说。“会有某一款杀手级应用吗?事实上,它将催生一个完整的经济生态。”
因此,今年必定会迎来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潮。同时,也不要急于把谷歌、OpenAI和Anthropics看作单纯的模型供应商。这些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更先进的系统,会让我们现在的系统“蠢得像石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门槛。(辰辰)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