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文化街区点亮城市“人文经济之光”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8155
主题
58607
回复
7786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2
中国品牌智能手机走俏中东市场(国际视点)
0/28
今年春节出游目的地“顶流”是哪?大数据告诉你
0/21
新春新气象 欢乐幸福年(新春走基层)
0/19
海外网评:破百亿!2025年春节档票房热力十足
0/23
消费新图景 发展新动能
0/58
中国经济圆桌会|亚冬会要来了!哈尔滨冰雪旅游“热”力无限
0/51
外国人中国游已完成“新手村任务” China Travel有新亮点
0/39
新春走基层|西藏“琪”遇vlog:去“云中球场”感受热爱
0/43
影片老少皆宜、联名商品受欢迎 春节档的魅力一起盘一盘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文化街区点亮城市“人文经济之光”
时间:2025-2-5 15:57
0
4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年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因入驻企业税收超1亿元,被称为“亿元街区”。这个原本以浓郁的老上海气息为独特标识的生活街区,随着游客数量增加,带动周边特色小吃、手工艺品销售和民宿、酒店的蓬勃发展,成为城市更新的标杆和城市经济的新引擎。这一转变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的相得益彰,彰显了人文与经济的共荣共生,为文化街区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化街区点亮城市“人文经济之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拥有区别于一般街区的独特价值和强大吸引力。
文化街区通过挖掘和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如北京的南锣鼓巷,胡同纵横交错,四合院错落其中。游客穿梭其间,通过听老北京人讲述四合院的故事,感受地道的京味儿文化,超越了浅层次的拍照打卡,从单纯的“看客”转变为深度参与者,并因此愿意进一步消费,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胡同文化生活等。这种深度参与延长了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实现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和消费内容的多样化,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消费意愿和消费金额,也有效提高了街区的消费收入,充分彰显人文经济注重人的消费体验、以文化丰富消费内涵的特质。
文化街区通过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空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深度激发消费潜能。如陕西西安借助“国潮风”,将汉服文化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结合,推出汉服体验、古风市集等活动。游客身着汉服,漫步于大唐不夜城的仿唐建筑中,仿佛穿越回大唐盛世,这种独特的文化体验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激发出更多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体现了人文经济中文化与消费紧密相连的鲜明特征、文化元素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
文化街区营造了更优质的发展环境,拓展了产业边界,有利于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提升”。隐于闹市的文化街区,大都占有优越的空间区位,街区内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创新环境,对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新的文化产业、“文化+科技”等新业态提供了肥沃土壤。如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将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文创产业有机结合,吸引了大量创客和创业实体入驻,推动了陶瓷产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化、多元化、集聚化的发展。此外,街区内的不同产业之间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如陶瓷艺术展览馆与周边的咖啡馆、书店合作,推出联名活动,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文化消费体验;手工艺品店与设计工作室合作,共同开发创意产品,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产业间的有机互动与协同协作,不仅丰富了街区业态,也为游客带来了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有力推动了整个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文经济追求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于文化街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对此不能有正确认识,把市场与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目的,就有可能出现“文化街区没有文化”的异化。一是会导致文化街区同质化现象。一些新建文化街区“千街一面”,缺乏本土特色文化,游客新鲜感转瞬即逝,难以持续拉动消费,也违背了人文经济尊重文化个性、挖掘独特价值的初衷。二是会引发过度商业化问题。一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街区,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破坏原有的生态和文化景观,大肆扩建商业设施,使文化韵味荡然无存,与人文经济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宗旨背道而驰。
持续赋能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文化街区亟须精准施策。一是在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美学底蕴的基础上,强化科技融合,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消费体验,为文化街区发展不断注入科技活力。二是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人文经济的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规划、评估与监管机制。在保护历史建筑、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的同时,合理布局商业业态,确保文化街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让每一处街区都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有力翅膀。
作者:王晓静 刘士林(分别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研究员;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杭州城研中心基地特约研究员)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