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可怕的内耗

时间:2024-10-12 11:18 0 15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开始正式话题之前给大家推荐一部美剧《扪心问诊》,这是我的心理学老师给我们推荐的。
想要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去学习咨询技术的应用和从几个不同方向的咨询案例中去思考咨询的本质。
而非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这部剧集学到很多,比如婚姻情感的处理、婚外情的处理、青春期子女问题的来源和应对等等。
事实上,每个成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可能要追溯到他遥远的十五六岁青春期发生的事件的影响。有些事件确实惊心动魄,有些事件又是看上去微不足道。
当然还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童年期和幼儿期。只是这种时期的影响因子主要是父母,相对更好控制。而青春期开始孩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遇到的人和事更多,父母却经常对他们所知有限。
类似《扪心问诊》这种制作精良的剧目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尤其是面对青春期这个惊涛骇浪的时段,父母们更有必要在克服自身所遇问题的同时,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今天想聊聊内耗这个话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让我不得不回想起以往很多不愉快的经历。
从初中开始我就住校了,经常一个月甚至更久才回家一次。
那时春秋两季父母忙于劳作,无暇顾及我们。我记得初一刚开始住校,国庆节放假,因为没赶上大巴车,我们十几个同学打算从几十公里外的学校走回家。
我们从上午十点出发一直走到晚上八九点。
我家最远,到最后一公里多只剩我一个人。中间要经过我爷爷的坟地,当天明月高悬,但是黑黝黝的远山和树林在我大脑里幻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可怕的魔鬼。
我想赶紧跑回家,但是走了一天,我的鞋头已经开裂,脚趾也被顶的生疼,根本跑不动。
我在恐惧的惊涛骇浪中终于走进家门的时候,我妈正在灶间忙着一些细碎的事情,秋收时节她总是很忙。
那个当下,我非常渴望妈妈热情地迎接我,问问我这一个月来的情况,路上有没有害怕之类的。
可是,我妈连看都没看我一下。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父母不觉得是事儿的事情对孩子可能会影响深远。
我后来做了母亲,又因为这些微小事件带来的影响而把握不好对孩子关注的尺度。关注太多同样会引发问题。
当然,对我的成长而言,忽视还是小问题,最可怕的是内耗。
大约从我高一开始,父母感情出了一些问题,我妈陷入到一种抓狂的境地,她的委屈无处宣泄,于是每个周末回家,我就成了唯一的听众。
我经常要半天半天地听她的诉说、谩骂和痛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
那时候我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因为电话一接通就是我妈铺天盖地的怒吼和谩骂,以致于我每次接电话都会头皮发紧,就像带上了紧箍咒。打完一次电话心情要低落很久。
而我在学校遇到的困难、挫折和痛苦无人在意。就像《扪心问诊》里面保罗所说,让小孩儿充当父母的角色去照顾成年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那时候每次放假之前回家的心情特别迫切,但是回家没几天就要面对各种争吵,家里每天都硝烟弥漫,毫无温暖可言。
所以几乎每个假期我都提前回学校,住在空荡荡的宿舍都感觉比在家里安宁。再看到同学们的父母亲亲热热地送他们来学校,我的失落感也很重。
父母的相处模式可以说对我影响深远。家里的不温暖让我特别害怕孤独,但又不敢与人靠近。
在婚姻大事上也比较草率,还没来得及思考自己想过怎样的人生,就被催着成家,于我而言结婚就像去抓一颗救命稻草一样。
父母在婚姻里解决问题的模式对我和我妹影响深远,我们婚姻里的某个部分就是原生家庭的复刻。
看到这,大家能否感受到某些原生家庭的问题如果能够在自己这里切断,是在造福子孙后代?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太难了。20多年过去了,我很努力地去改善自己,但能改善的部分也就五分之一。
我家最大的矛盾点是孩子教育,遇到问题经常无法统一意见,我是迫切解决问题,对方有自己觉察不到的逃避和不想担责。
当然,这也不算是个例,几乎每个家庭在孩子教育上都会出现分歧,其中很大一部分家庭缺少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
国产电视剧家庭剧很多很多,但很少有能够直面核心问题的作品,都停留在非常浅表的层面上,所以没啥看头。美剧拍摄的水平和直面问题的勇敢程度让人佩服。
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分歧可能从孩子进入初中开始,叠加各种青春期问题之后更为显著,发生吵架内耗的频率也会更高。
我家隔壁也是有一个中二男娃的家庭。从我们初一搬来开始,隔壁邻居家的每一次吵架我都好像身临其境,估计我家的吵架他们亦如是。
我记的初一那段时间,隔壁几乎天天争吵,有几次吵得惊天动地,我都害怕出事,那时候我还经常在家长群里说起这件事。
每次吵架,通常先是妈妈忍无可忍的催促,孩子磨蹭做不完作业偷偷打游戏等等,总能引发家长的焦虑和愤怒。
然后是孩子面对妈妈的催促的回击,拖着变声期奇怪的嗓音嘶吼,伴随着町哩哐当摔凳子之类的声音。
当然,这个频次是逐渐减少的,以致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听不见隔壁的争吵了。
也就是说,新初一家长们的焦虑特别容易引发家庭内耗,这种内耗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每次内耗其实都是对家长对孩子精力和时间的消耗。
然后,最近一次是国庆节当天的晚上,隔壁十一点多还在争吵,应该又是一次积累问题的大爆发。
我并没听见声音,是娃第二天说自己没睡好,隔壁吵架的声音太大了,吵到很晚。
然后第二天我也因为催促他写作业引发了争吵,内耗之下,浪费两天时间。
我想说,表面看似是亲子关系的问题,很多背后是夫妻关系存在问题。隔壁的争吵,父亲只出现过一次,其他时间全都是隐身的。
我家的爸爸,要么自己都意识不到地逃避问题,要么就是立场有问题,还没做好一个青春期男孩父亲该有的准备。
很多中国家庭,丧偶式育儿引发的后果太严重了。夫妻双方能否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互相信任和配合,他们过往处理问题的模式在此过程中需要经受考验。
去年和今年给新初一家长进行的分享中,我都提到尽早把家庭氛围调整成适合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氛围的重要性。我相信很多家庭都经历过了这个阶段的洗礼。
也有的家庭,孩子特别给力,在学校和学习上没啥太需要父母操心的问题,这样当然最好,但是多数家庭在孩子中学这个阶段都会有一个需要调整的过程。
一般来说,妈妈们容易过度焦虑引发控制,孩子急于摆脱魔掌,爸爸们多半会袖手旁观,意识不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应该担负的重要责任。
除非他们自己参与很多,他们才能明白孩子状态良好家庭风平浪静不是浑然天成的状态,而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
这个过程调整的快慢也是一个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
我回溯我焦虑的根本来源,并不是孩子今天玩了几个小时游戏,或者他有没有在认真写作业,而是他这种状态背后体现的他对待学习和生活的认知程度。
比如,哪怕孩子的所有作业都完成了,但我知道,他是在应付老师和家长,以一种“给他们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学习,我就会非常焦虑。
初一新入学,孩子紧张我也紧张,当时有一段时间他还是蛮认真学习的。
但是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二结束他都以一种逆反的、懒散的、敷衍的状态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每天问我他还有什么作业没做,或者做了一点点就要跑出来说一下,或者跑进厕所打游戏之类的,持续不断地刺激我,我因无奈而抓狂。
最近好很多,虽然他还是玩游戏,但是我不喊他了,他需要自己控制游戏时间,我不再那么焦虑的原因是我发现他不那么浮躁、能够沉下心来学习了。
只要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全神贯注的,不是应付的,他有了自己每天应该完成哪些事情的概念了,那么学习时间的长短其实并没那么重要。
而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这个觉醒的过程完成之后,其他东西就都不是家长需要控制的了。
总结起来就是,孩子进入初中这个新环境之后,孩子和家庭都要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
从家庭层面来讲,尽量避免内耗,把环境调整成温馨的稳定的安全的,孩子的觉醒有早晚,我们不必太过心急,减少焦虑可以降低内耗,这对孩子才是最有利的。
以上。
本周家长汇活动:
跨区早培入营的经历分享
活动内容:
一、2024早培考试
二、准备过程
三、培养心得
四、对小升初的理解和准备
五、自由提问
主持人:
高老师  初中生家长,“爱叨叨的高老师”主笔,时代教育风尚的践行者和观察者。
主讲人:
Jack妈  西城家长,工作忙碌,带娃备战八少素,却意外早培入营
参与对象: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家长
活动时间:
10月12 日 也就是本周六 晚上 19:30-21:30
活动形式:
腾讯会议APP
活动费用:
幼儿园小学会员可参与本次活动,会员费均为 299元/年。
拒绝任何形式的道德绑架,请杠精离远点
活动报名:
交费、进群联系微信号cuoshiwuai,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12日也就是本周六晚上18:00。
以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SC00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