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东西问|肖君拥:中拉科技合作如何赋能人权发展?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2819
主题
53270
回复
7196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23
民间交流是未来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美民众共同探讨两国民间交往之道
0/22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天综合:三亚河龙舟竞渡 攀椰树速度比拼
0/21
中巴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0/22
赓续传统友好 深化务实合作(大使随笔)
0/19
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
0/20
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政策解读)
0/23
守护阿勒泰多样之美(青春派)
0/18
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 “多点发力”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0/20
从制造到智造 我国首条数字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建成投产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东西问|肖君拥:中拉科技合作如何赋能人权发展?
时间:2024-9-12 11:31
0
13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题:
中拉科技合作如何赋能人权发展?
——专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肖君拥
中新社记者 崔白露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当地时间9月1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会议期间,与会中方代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肖君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他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中国与拉美国家通过科技合作推进人权事业发展,不仅符合双方人民利益,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资料图:巴西里约热内卢耶稣山在晨曦的照耀下尽显拉美风情。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国与拉美地区科技合作现状。
肖君拥:过去十余年,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14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巴西利亚举行,中国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倡议,为中拉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10年来,双方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农业、企业、人才、智库等多个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近年来,中拉科技合作呈迅速发展态势,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一是数字技术与通信领域合作。拉美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中国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在“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之下,中国电信企业积极参与拉美5G网络建设,不仅推动了拉美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也为远程教育、电子商务、在线医疗等提供技术支撑,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农业科技与食品安全合作。拉美是全球农产品主要出口地,中国则有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庞大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建立了紧密的农业合作关系,拉美除了将优质农产品出口至中国市场外,双方在精准农业、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管理等领域也开展合作,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水平,还促进了全球农业产业链优化。
三是卫星技术与空间合作。通过卫星技术合作,拉美国家能有效应对森林砍伐、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卫星数据还广泛应用于农业用地监控、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为拉美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中国与拉美国家还在天文学、深空探测领域开展合作,如中国国家航天局在阿根廷南部内乌肯省建设深空测控站,用于支持中国探月、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
四是生物医药合作。中国与拉美国家在药物临床试验、疾病防治和生物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联合研究,合作开发新药物和医疗技术,提高了双方的科研水平,为全球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树立榜样。
五是合作平台建设与科研交流。为更好推动中拉科技合作深入发展,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于2023年正式启动,双方科研人员可通过这一平台申请研究基金,开展联合科研项目。此外,定期举办的中拉科技合作论坛,也进一步加强了双方互信与合作。
今天,中拉科技合作不仅限于政府之间,也开始向更多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网络。
推进科技合作,赋能人权建设,是大势所趋。作为中拉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合作不仅推动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也为改善人权状况、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全球树立了典范。
资料图:集装箱码头。张茵 摄
中新社记者:中拉双方在科技合作领域有何优势?
肖君拥:中国在科技研发、技术应用、市场推广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拉美地区则在自然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航天技术等特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双方优势互补。同时,拉美国家对科技进步的需求日益增强,为双方科技企业合作创造机会,也为中国科技产品和服务提供广阔市场。
具体来说,首先,双方在经济和资源结构上具有互补性。拉美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消费国,对资源有较大需求。如智利、秘鲁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中国对铜的需求大,通过技术合作,拉美当地企业能优化矿产资源提取和加工流程,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同时为中国提供更优质产品。
其次,双方在科技能力方面具有互补性。中国在人工智能、卫星技术和大数据等领域居于全球先进行列,拉美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双方通过科技合作,能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再次,双方的政策支持。中国视拉美国家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鼓励企业与拉美国家开展科技合作,并通过签署双边协议和合作文件提供政策保障。拉美国家也积极响应,为中国企业创造有利的合作环境。
最后,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中国与拉美国家通过联合研究、技术培训、留学生项目等方式,为双方合作培养了大量熟悉对方国情的科技人才。
资料图: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中新社记者:当前,中拉科技合作面临哪些挑战?
肖君拥:拉美地区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偏远和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匮乏,成为科技合作中的一大障碍。
拉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是另一挑战。频繁的政府更替和政权变化,导致一些长期科技合作项目面临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拉美国家内部的经济波动也使一些合作项目面临资金短缺,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或高通货膨胀时期,政府难以为科技合作项目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
此外,中拉科技合作还面临着一些国际竞争和地缘政治压力,中拉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对科技合作造成一定阻碍。
要克服这些困难,中拉双方需要在政策层面加强沟通,推动文化和技术交流,并通过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机制,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随着中拉科技合作的深入,这些挑战有望得到缓解,为双方的长远合作铺平道路。
资料图:2024年4月24日,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中新社记者:未来,中国与拉美如何深化合作,促进双方科技进步与人权发展?
肖君拥:在科技创新方面,中拉之间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前景可期。
第一,深化科研合作。双方应进一步加快研究人员流动,包括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邀请拉美国家学者来华从事科研活动。除政府间合作之外,双方的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也应不断拓展。
第二,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竞赛”加速。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拉美地区人工智能整体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拉美地区青壮年人口比例约为65%,对人工智能接受度高,同时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非常高,能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巨大耗能。2023年9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数字技术合作论坛召开,为中拉深化数字技术合作和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开启新篇章。
第三,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合作。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关注提升,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旋律。拉美国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资源,而中国在清洁能源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拥有经验。未来,双方可在绿色能源开发、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农业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推动双方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低空经济合作。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用于农业、物流、旅游和应急响应等多种场景。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无人机技术、物流运输和空中交通等方面具有合作潜力,中国的先进技术与拉美国家的需求形成互补,将为双方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新动力。
第五,科技人才培养。相比于经济合作,中拉教育合作规模相对狭小,熟练技术工人短缺成为中国企业在拉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要以科技合作推进中国—拉美人权共同体建设,必须有一批了解对方且有过硬本领的科技人才。因此,应当加强高等教育合作,促进青年交流,共同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希望中国有更多职业院校“走出去”,结合当地需求开展教育培训合作,如参照“鲁班工坊”模式实现人才规模化培养。中国国内也应加强拉美研究人才的培养,壮大“知拉”力量。(完)
受访者简介:肖君拥,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权教育培训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和宪法学研究会理事。著有《人民主权论》《国际人权法讲义》《人权的道德维度》等。主讲《国际人权法》获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曾数次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会和边会发言,多次赴美国、欧洲等地参加国际人权对话交流。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