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高畅)球拍、钓鱼竿、自行车……日常生活中一些超轻的物品都少不了碳纤维。碳纤维到底是什么样子?近日,记者走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化纤集团,一“碳”究竟。
走进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生产车间,机器声隆隆作响。堆在厂房中白色的卷轴和“飞”在厂房上空的白色丝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吉林化纤集团副总经理庄晓东说:“这些纤维就是碳纤维原丝,这样的一束碳纤维原丝总共有35000根纤维。”
在吉林化纤集团汽车轻量化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复合材料的生产。(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跟随这些“飞舞”的白色丝线深入到车间,在400余米的碳化生产线上,这些白色的碳纤维原丝经过氧化、碳化等工艺,最终变身闪亮的黑色碳纤维。“现在我们有21条碳化生产线,产能是4.9万吨。”庄晓东说。记者拿起一束黑色碳纤维,感到轻软若无物,轻轻一捻,丝束便分散开来。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它的强度是钢铁的7倍以上,但重量不到钢铁的1/4。”
现场有记者提问,“一束丝里面的根数代表什么?”“根数代表规格,每种规格都有它的用处。”庄晓东说。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碳纤维已经随处可见,如箱包、轻量雨伞、户外餐桌椅、钓鱼竿等等,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吉林化纤集团汽车轻量化车间内展示着该公司制造的碳纤维跑车零部件。(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在吉林化纤集团汽车轻量化车间门口摆放着一架无人机,吉林化纤集团国兴复材公司销售处处长刘宁说:“这架无人机是在8月8日集团公司建成投产60周年当天首飞的。它的部分零部件是由碳纤维制作而成,不同的零部件采用的规格不同,能够承重300公斤。”
说起吉林化纤建成投产60周年,庄晓东打开了话匣子,他给记者介绍了吉林化纤集团60年来的发展史。从生产粘胶短纤维、人造丝、腈纶纤维等领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经过数次转型升级,到生产碳纤维原丝、碳丝、复材及制品领域,实现了碳纤维“从无到有”的跨越。
传统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在原有基础上集成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吉林化纤集团借助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家组成的碳纤维创新团队,在原有碳纤维原丝生产的基础上,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先后攻克多道难关,实现了碳纤维原丝市场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也让进口碳纤维原丝价格随之降低40%,吉林化纤集团走上了碳纤维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小小一束碳纤维发展成为大产业。这背后是改革与创新的力量,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向新型工业化,借助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
近三年,借助“双百行动”及国企改革发展的机遇,吉林化纤引入战略投资者新建和改制混合所有制企业9户,配齐建强董事会及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加速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部署,要求完善推动新一代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还提到,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对于吉林化纤集团来说,改革与创新仍在进行中。
在改革方面,吉林化纤集团按板块化、专业化管理模式,推行事业部制;推出“2345”精益管理理念,通过“双基工程”“三全管理”“四提工程”“五动人才培养”等措施,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5%。
在创新方面,吉林化纤集团聚焦基础性、应用型、开发型。据了解,今年该公司将继续加大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力度,与高校共建碳纤维研发实验室,项目20个,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当年营业收入的3%以上。
吉林市有关负责人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吉林市以打造“世界级碳纤维产业基地”为方向,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由“卖原材料”向“卖制品”转变,提升碳纤维复材制品产值占比。计划到今年年底,碳纤维复材及制品占全产业链产值比重超过20%,到2026年超过40%,到2030年超过60%。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吉林化纤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特别是碳丝销量同比增长85%;碳纤维复材及制品同比增长59%。
为加速碳纤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吉林化纤正在加快推进碳纤维“零碳”制品产业园建设,T700级碳纤维产品稳定运行并逐渐替代进口高端应用领域,加快推动碳纤维复材及制品在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风电光伏等领域的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