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乐队的夏天3》第七期观感:马东玩了把大的,但貌似没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164
主题
149181
回复
17534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81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
0/84
河南明日(22日)发放5000万元零售餐饮类新春消费券
0/82
西安一银行未经授权批量开通养老金账户续:陕西金融监管局已按程序调查
0/82
营商环境周报(第149期)|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
0/84
2024年广东社融增量2.4万亿元 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在粤落地见效
0/85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全国多地省联社改革稳步推进
0/95
广州农商行再申请拍卖银行!陷吕奕诈骗案,追债金额超80亿
0/82
广东:连续三月个人房贷正增长、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0/85
如何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架桥铺路”?CIPS业务规模突破600万亿背后,有哪些大变化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乐队的夏天3》第七期观感:马东玩了把大的,但貌似没什么用
时间:2023-9-27 12:53
0
46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乐夏3第七期,女神合作赛。
从阵容上看,这次马东难得玩了回大的。但是貌似没什么用。
节目播出第四天,知乎上关于第七期的帖子也才三十多万点击量。被寄予厚望的《大梦》的讨论帖也才不到四十万,可以说投入与产出比极不相称。
一个个说吧。
二手玫瑰+黄龄 《小红小绿》
黄龄在《浪姐》上的表现有目共睹,浴室歌姬的大名也早已远扬。从类型上来说,怪咖+怪咖理应有1+1>2的效果。
不过从实际结果来看,怪咖和怪咖却未必有加成的作用,却反而有可能相互……抵消??
梁龙这么多年浸淫于当代艺术、影像艺术等等,使他积累了非常多的关于视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这些技巧融合于二手玫瑰的表演中,能极大提升表演的效果。
不过,这也可能给部分观众一种“功夫在诗外”的感觉,对于不在现场的观众更有可能如此。
红与绿的搭配,在我的高清显示器上浓艳地快要溢出来。这种浓烈的刺激当然隐喻着什么。
作为从东北文化走出来的部分艺术家,梁龙对于这片土地当然有更多的常人不能get到的理解。
当初王朔提起东北入关的那波文化时,说“嗨,就是群农民!”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一系列具有鲜明特征的符号,比如大红大绿等等。
这固然非常原生态,但也代表了一种强悍而霸道的生命力。果然,东北文化在过往几十年中无坚不摧,尽管全国人民大多有自己的方言,但也完全不妨碍他们偶尔脱口而出几句东北味浓厚的话,比如“唉呀妈呀”“干哈呀!~”等等。
这种“习惯成自然”既有趣,也有点让人无奈,并且无意中透露出了一种文化进化的悖论:越先进的文明所诞生的文化越精致、复杂,但往往也越纤弱、娇柔,面对外来冲击显得不够顽强。
在湖南卫视拍摄的《中国》纪录片中,几处均讲到了来自北方的具有强悍军事能力的文明,在遇到南方的精致优雅的先进文明时,心悦诚服的向往和膜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学习和模仿,如北魏孝文帝,隋文帝等等。
我想梁龙一定是深刻捕捉到了这种文化困境和悖论,用“小红小绿”这种特殊的意像试图另辟蹊径。不过黄龄本身是一个足够有记忆点和多样性的歌者,在两者都有足够记忆点的情况下,有些观众可能就会陷入迷糊:我到底该更关注哪一个?哪一个为主?虽然“小红小绿”本身并没有主次之分,但观众往往希望有一个“焦点”。当然梁龙的意图可能就是去焦点化,这就不用多说了。
八仙饭店+金海心《青少年哪吒》
作为九十年代末到两千年初崭露头角的歌手,金海心是有足够理由被人记住的。她和张亚东也一起出现在了前年的综艺《谁是宝藏歌手》上。
不过,虽然金海心的音色和形象似乎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逊色多少,但她的形象多少有些“固化”了。八仙作为金海心的粉,请女神来合作当然没有问题,而女神的表现似乎也是非常“润物细无声”。
现如今的青少年听众可能很少能get到金海心老师在那个年代的意义。作为晚于“94新生代”的歌手,在那个滚石、上华统治华语乐坛的年代,金海心的意义在于在清一色的华语芭乐女声中走出一条新路,让人听见一种不一样的声音。比如爵士味道的《毫无保留》,至今听来仍不过时。以及节奏感强烈的《把耳朵叫醒》,后来的《悲伤的秋千》等等。同时代的女歌手,还有一个孙慧莹,可能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瓦依那+任素汐 《大梦》
我这人有个习惯,喜欢自己去发现某种惊喜。如果预先通报了,或者耳提面命,那么效果就会逊色不少。
所以在点击女神赛视频时看到“任素汐瓦依那《大梦》全场泪崩”这样的标题,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从网络反馈上,这首歌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任素汐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共情力很强,唱功也不错。这是一个从各方面都非常平衡很出色的演出。
不过,因为我本身被标题提高了预期,它就始终有点“在我心间挠痒痒但还没挠到痒处”感觉。我知道米未肯定把宝压在这首歌上,希望它能起到类似于毛不易《
消愁
》那样的效果。那就多来分说分说。
整体上,这首歌给我的感觉很像罗大佑的《爱的箴言》。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这些在流行音乐中并不是罕见的主题。我之前说过瓦依那是“景观乐队”,这次他们是把“人的一生”作为景观放到了音乐里。
不过,在艺术表演里,很多东西都可以模仿,或者说伪装,但唯独“年龄感”是非常难伪装的(说到这里有点梦回上一期的感觉)。
举个例子,在大大小小的选秀比赛里,有非常多的选手唱过《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我印象中
没有一个
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歌中唱到了四十岁,而选秀比赛中的选手基本不可能超过三十岁。如果我是评委,一个二十多岁的歌手对我唱“四十岁如何如何”,我一定瞬间出戏。
而《大梦》最终唱到“八十八”也让我出戏了,很不幸我无法控制这种感觉。这倒不是说我觉得瓦依那不可能得到八十八岁时的感觉,说实在的很多人活到了八十八却还像十八那样幼稚也不少见。
但在三四十岁的时候不能展望“八十八”吗?好像也不是,这似乎又窜题到了上一期。我努力用尽量简单的话表达清楚我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电影暑期档非常火热,一部部爆款将大盘撑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
其中知乎有一个问答问道为什么这些电影能够得到这么高的票房?我有一个回答试图总结了几部电影的规律,大致归纳一下就是它们都在试图
不违反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出了一点这样那样的突破。
这个回答引发了很多赞同,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屑,有的人说:照你这么说有几部不是符合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呢?
确实,按照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商业电影”来说,确实大部分都是符合中产阶级价值观的,甚至有些拿中产开涮的,比如徐峥的“囧”系列,也依然是符合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也就说中产其实不介意被调侃,只要你注意方式方法。
那么有没有明明是商业电影,却在事实上挑战,或者说“冒犯”中产阶级价值观呢?还确实有,虽然很少。其中最著名的两部,恰恰是当场女神任素汐演的:
《驴得水》
和
《半个喜剧》
。而这两部电影的导演也是同样两位:周申、白露。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一句话叫“看破不说破”,中产阶级的那种息事宁人的生活哲学、左右逢源的生活态度,以及用扭曲自我情智来换取生活进阶的“生存策略”,恰好处于“看破不说破”的中心。而这两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以戏谑喜剧的方式,非常深的冒犯了中产阶级的这些核心价值观和生活技巧。
我们可以在一部分地方对中产阶级的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解构、嘲讽,这是一种善意的调侃,中产往往也愿意加入这种自嘲,这就是徐峥“囧”系列,甚至是暑期大火的《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和《孤注一掷》的核心议题。
但你如果在一部影片,从全方位每个人物无死角的进行批判和嘲讽,那就容易陷入一种虚无主义或犬儒主义的陷阱:你把所有的一切都嘲讽了,那你到底要树立起什么呢?或者说,你说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荒谬,那还有没有一点正常呢?如果没有,那你的目的是什么?
《驴得水》和《半个喜剧》恰恰造成了这种“一切皆是荒谬”的效果,导演似乎在批判所有人,但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批判是无力的,因为有对立面才有批判的力度。而影片中是没有的。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最近B站有一个视频《
男女开放式关系山林隐居,孩子靠自己接生,月消费400元
》,是一个三十多岁试图逃离大城市刻板生活的女性,和一个比她小的找不到女朋友的男性,在一个山林里隐居带娃生活的视频。
视频中男女双方自述了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以及隐居生活的细节和难点。最突出的体现在女方与男方精神境界和生活观念的差距,以及关于带娃的种种艰辛。
视频作者和很多观众似乎都有个鲜明的认知,即这一对可能难以长久。Up主最终小心翼翼的问了女方一个问题:你们这样生活,如果娃生病了怎么办?女主思考了一下,有点勉为其难地说了一句:用中医吧。
有些评论认为,整个视频精心营造的那种离群索居、刻意疏离现代都市工业文明的独立态度,因为最后的一句话而“轰然倒塌”。
因为网友很容易在这个视频里找到某个“绝对价值”,比如“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那么所谓的“用中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说明这两个人根本没有想清楚就离开了都市,就稀里糊涂生了孩子,结果把孩子陷入了如此的境地仍然不自知。
不过也有人认为,孩子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并不比两个大人更高贵,两个人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孩子才产生的,孩子只是放大了这个问题。
因此这两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就面临“不能自洽”的问题,整个视频其实都是在表达这一点。
回过来我们说这场的表演,瓦依那的那个“躬耕田园”、“朴实无华”的人设,其实也与上面的那个视频相似,虽然上面的视频更极端一些。
而我所感受的问题在于,我无法在这两者中找到“相对价值”,也没有找到“绝对价值”。比如从一男一女隐居山林的视频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是这对男女,尤其是女性的核心价值。
但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来说,传宗接代、繁衍生命就成了核心价值。而这位独立女性虽然坚持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但也并不排斥生育和抚养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一点在她身上并没有不自洽。所谓的“用中医”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不要忘了,仅仅在几十年前,我们的上一辈、上上一辈以及往上无数辈,都是靠中医生存下来的,怎么“用中医”就大不韪了呢?
真正的问题在于,“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和“族群的发展与繁衍”这两者在当下变成了某种对立价值,这是
社会结构性
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某些个人的成功并无法演变为全人类的成功,而某些人的失败或者回避,同样也只是他个人的选择。
所以,即便瓦依那的离群索居的田园生活是自洽的,完备的,也即我相信它不是摆拍,但
依然要通过马东的“乐夏”这种完全彻底的现代传媒、资本运作的产物,才能被包装为“作品”呈现到众人面前
,这是这个节目宣扬瓦依那的最大悖论所在:
瓦依那的每一次出圈和红火,都精准的踩在他们试图宣扬的价值观的雷点上
。
这也正如我当年对《你好,李焕英》的剖析一样:《李焕英》所宣扬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价值观,正建立在贾玲个人已经取得了世俗成就这个结果上,才会广为人知,它产生的逻辑就否定了它的价值观。
所以,《大梦》所隐藏的核心隐喻,也许就在它的歌名上,我们获得了在一首歌中体味一生的错觉,却依然要面对现实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我甚至不介意接受像《驴得水》和《半个喜剧》那样的冒犯,而瓦依那式的抚慰却让我如坐针毡,因为那正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柏林护士+刘柏辛 《Bangkok Girl》
刚刚上面说到了《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最近影视圈 “黑东南亚”的风气似乎盛行一时。不过,随着东南亚政局的变化,这种风气也会逐渐消失。
刘柏辛差不多是大综艺时代之后,第一位完全靠音综的表现而跻身一线的歌手,无论是《梦想的声音》还是《歌手当打之年》、《中国新说唱》、《超感星电音》等等。
所以,刘柏辛比起其他的唱片歌手,比如金海心、孟庭苇等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舞台表现力没有任何问题。
尤其是对于“性感”的表达,在95前的女歌手似乎仍然是一个问题,或者说障碍。但95后女歌手普遍没有这个问题,不是她们比前辈更性感,而是她们更习惯面对一个传媒无处不在的时代。
另外,刘柏辛和伍一夫的老乡身份似乎也有了一点加成。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川湘”作为音乐人才的高产之地,一定与地方文化和地理条件有某些关系,这是被若干年的选秀和综艺浪潮反复验证了的。
Nova Heart+孟庭苇 《I Need You》
当看到孟庭苇的名字的时候,我知道马东确实是玩了把大的。
在那个群星璀璨的九十年代,虽然好歌无数巨星如云,但孟庭苇这个名字仍然是重量级中的重量级存在,随便列举她当年的金曲如:《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没有情人的情人节》《谁的眼泪在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全都是当年屠榜的存在。
而孟庭苇的形象一直是柔弱的,哀怨的,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而冯海宁似乎是狂放的,张扬的,非常独立的女性主义形象。这两个人仿佛冰与火,盾与矛,合作起来会是什么样呢?
没想到,冯海宁完全收敛起了前几场的张扬肆意的舞台风格,唱了一首非常内敛、充满情感和爱意的抒情歌曲。
我之前看到一些女观众在网络表达不满,似乎冯海宁这次的乐夏之旅表现了太多的母性、传统女性的特质,显得非常反她之前的人设,很不女性主义,很不zzzq。
我并不认为“母性”是与独立女性对立的,但我也不想在这里开启这种话题争议。还是说舞台表现。
前面已经说到了,在表演中(无论是声乐还是影视),“年龄感”是一个很难伪装的东西。另一个很难伪装的就是有没有孩子。
在传统文化中,将一个人有没有生养孩子作为真正成熟的标志,这是一个至今仍然非常有效的标准。虽说有孩子的人也未必成熟,但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比如没有小孩的演员如果要演一个别人的父母,就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便是这个道理。
而这样是否会妨碍做“大女人”呢?其实不仅不妨碍,反而是加成的。对于冯海宁来说,我并不担心她的母性温情会“削弱”,或者融化掉她尖锐、tough的一部分,但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人生丰富的一部分,是财富,不是变了初心(好像困在上一期出不去了)。
安达+龚琳娜 《幸福的牧马人》
我至今仍认为,龚琳娜最好的综艺表现是十年前的《全能星战》,包括天籁之音的《小河淌水》也出自那个节目。
对于龚琳娜来说,她的“法宝”太多,能力太强,与安达的人设完全一致。因此,这个合作,高山流水+万马奔腾,会是什么感觉?
就……什么都有的感觉。有到我已经忘了该说什么。
超级市场+龙宽 《胃在烧》
当大屏上出现“龙宽”的名字时,坐在乐队友友位置上的臧鸿飞发出了一声大叫。
这确实是实打实的“爷青回”。
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能够弥补年轻时最大的遗憾,但代价是让你少活十年,你会怎么选择?
好啦,这只是我故意给大家出的一个难题,现实生活是没有这种交易的。世上没有后悔药。
我在当年评论创造101的时候说过,中国大陆很难诞生优秀的组合,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因为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又有非常强的阶层跃升意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在组合里成了“能力担当”,就会有非常强的意识想要单飞出去。像西方的后街、Westlife那样几十年的组合,在中国很少见。
九十年代比较红火的组合如楚奇楚童、思浓思雨等,本身就是亲兄弟或亲兄妹。另一个当年最火的“青春美少女”组合更是经历过几次人员更迭。
再说一个,何味奇,可能今天的观众都没有听说过,但何晟铭可能很多人就很熟悉了,最新的角色要数《山河月明》里的皇太子朱标。
他在1995年12月作为主唱,加入中国力量组合。199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随后选择单飞。至今,我们对于90年代的偶像组合可能大多只闻其声,不见其名,甚至连声音都没听过。
因此,在2000年那个时段,龙宽九段作为新人组合能横空出世,横扫各大排行榜,并拿下最佳年度专辑这样的重量级奖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妨看看当年提名的都是哪些大神:
最佳专辑(内地)
丁薇 作品:《亲爱的丁薇》
胡彦斌 作品:《MUSIC混合体》
龙宽九段 作品:《我听这种音乐的时候最爱你》
孙楠 作品:《燃烧》
许巍 作品:《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最佳专辑(港台)
F.I.R 作品:《F.I.R》
梁静茹 作品:《燕尾蝶》
林俊杰 作品:《江南》
孙燕姿 作品:《Stefanie》
周杰伦 作品:《七里香》
B站的颁奖视频播放到入围部分的时候,弹幕一水儿的“神仙打架!!”好了,我们的目的也不是缅怀那个时代有多么美好。最关键的是龙宽九段上台领奖时田鹏最后的那一句话。具体的我也不引述了,大家去B站看视频吧。
争议来源于当晚的摇滚颁奖部分。网上有一篇文章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故事发生在2005年的3月20日。那一天,
曾被知名乐评人王小峰称为「摇滚耻辱日」
。
这是第五届光线音乐风云榜举办的日子,这是一个专门设有「摇滚」颁奖板块的榜单,但那天颁出去的奖就像在打脸。问题是,打谁的脸呢?
最佳摇滚新人给了南拳妈妈
、
最佳摇滚单曲给了胡彦斌
、
最佳摇滚乐队和最佳摇滚专辑颁给了五月天
。而颁奖嘉宾,
是郑钧、丁武和Beyond的叶世荣
。
实际上,提名名单里不乏到今天仍影响着摇滚乐的音乐人,以许巍为首,还有黑豹、周云蓬、花儿、木玛、Joyside、PK14、王悦、超级市场……都在当天空手而归。
颁奖感言环节,阿信喊出了“摇滚万岁”
一直到今天,五月天仍然是所谓
「伪摇」
话题的靶心。可是南拳妈妈和胡彦斌……就扯大了。
光线音乐风云榜从创办之初就专门为「摇滚」开设了颁奖模块。2003年,许巍拿到三个奖,获奖的还有二手玫瑰和子曰;2004年,获奖者分别是木马、达达、便利商店、郑钧、姜昕。可到了2005年,这个新颖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Beyond鼓手叶世荣担任了最佳摇滚单曲和摇滚新人的颁奖者,最佳摇滚单曲的提名如下:
黑豹 《错觉》
胡彦斌 《情不自禁》
胡彦斌 《宣言》
木马 《果冻帝国》
青蛙乐队 《新的奇迹》
结果是直到今天都和摇滚没什么关系,还提了两个名的胡彦斌。刚才还在感叹大陆竟然有摇滚奖项的叶世荣,也忘了公布一下让胡彦斌获奖的是哪一首。胡彦斌自己都说:没想到偶然玩了一次摇滚,就拿到这个奖。
丁武和郑钧负责颁摇滚单元剩下的三个奖,最佳摇滚专辑、歌手、乐队。当时的丁武已经远没有郑钧的影响力,但作为元老级人物,还是要排在郑钧前面。
当作为颁奖嘉宾出现在台上的丁武,说出「摇滚已经走过二十年」,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摇滚乐」时,也许没有预料,打开的颁奖结果,是一连串让自己措手不及的尴尬。
最后得奖的,是汪峰和五月天。
2004年,五月天还在为进军内地准备着,找各种机会串场北京的Live House。第一场在无名高地,还是和Joyside一起。他们用好奇的眼神扫视着北京各式风格的乐队,担忧着自己的竞争力。而在一年后的几十分钟里,仍在半地下游走的Joyside没有拿到摇滚新人,商业上的正规军五月天拿下了最佳乐队和专辑。
拿到最佳摇滚歌手奖的汪峰,是已经转型的汪峰,唱着飞的更高开始励志生涯的汪峰。台下有粉丝为他喊叫,
但在乐评人眼里,他已经是摇滚的叛徒了
。他说:「我一直在下面等,不知道我和许巍谁会拿这个奖」。镜头转到许巍,满脸尴尬的笑。
我无意在一篇评论里揭开一些音乐圈的尘封往事,更无意搅起一些无谓的私人恩怨,说实话《罗刹海市》引起的纷扰已经够多了。
不过这些如同历史的岩层一样,在地壳深处仍然影响着今天的生活,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对这些一无所知,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发挥作用。
时至今日,“是不是伪摇”早已不是五月天面临的争议核心了,五月天的存在感早已强到不需要用“摇滚”证明自己。
不过二十年前并非这样。大家尤其是年轻观众需要知道的背景是,自上世纪末“94新生代”的昙花一现后,大陆的乐坛无论摇滚和流行的力量都非常凋零,歌手就靠着孙楠满文军满江那英韩红田震等几个人撑门面,而原本红火的中国摇滚早就雨打风吹去。
所以,剩下的几个为数不多的老炮儿还在努力支撑着摇滚/独立音乐为数不多的门面,而对于“摇滚”属性的坚持就是他们最后的自尊,或所谓一口气。
而这口气憋到这儿,可以说被这届风云榜彻底放空了。田鹏当时的质疑可以说是这种心态的一种表现,当然,承担代价的是他和龙宽的音乐合作之路到此为止。这个内地曾经最有希望、既代表流行文化趣味、又有先锋气质的组合无疾而终。
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不同,当今中国的四十年,是发展奇速的四十年,也是科技和经济文化飞速迭代的四十年,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段时期都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因为各种机缘而疏远、错过了哪怕四五年的发展,那就相当于过去的一代甚至一辈子了。所以当年薛之谦在好不容易翻红后像劳模甚至强迫症一样到处跑通告赶场子,就是因为“我尝过过气的日子,我再也不想回到那个时候了!”
而对于龙宽这样离开了十八年的歌手,我们永远无法想象,岁月在她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不过,田鹏的反馈倒是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信息。
当龙宽来到田鹏的住地后,田鹏的反应一直是磕学家们津津乐道的点。
当然,节目组故意整活儿,把他们俩十八年后再次相见(其实中间也见过)整成了《前任3》中前任和现任见面的修罗局,不过貌似情势倒了过来。这不,《前任4》都快上映了。
田鹏在面对龙宽时的张口无言、小心试探,甚至眼眶泛红的表现,让很多观众感觉“他们之间当年一定有什么。”
不过,我是相信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即便有些情愫也是发乎情止乎礼。而田鹏那个魂不守舍的状态,我理解是对人生如梦、命运多舛的感慨。
我从他的情绪里还读出了一种委屈。这种委屈很像千言万语堵在心头,无人诉说,看到曾经的知音来临,却也欲说忘言的状态。
也许部分原因在于他和朱朱的交流,朱朱是90后,跟田鹏年龄差距不小,对于她来说,毕竟他前面很多年的人生她无法参与,终究是有些认知差距存在的。
更多是岁月流变、世事沧桑的隔膜。也许十八年来他经常会想到,如果在当年的场合没有讲那一句话,自己会有什么改变,龙宽又会是什么样子?
但历史无法假设,过去不会重来,我们也只能在乐夏的舞台上略微窥探一下这个组合当年曾经的风采。
这就是“岁月”带给我们无坚不摧的力量。所以,当最后龙宽与田鹏相对而立,各自弹奏着乐器走向乐曲的终了时,我看到田鹏露出了久违的欣慰且松弛的表情。也许这就是一个音乐人穷其一生想要寻求的终极状态,在那一刻,他在舞台上找到了永恒。
声音玩具+魏如萱《你是无可替代》
魏如萱在今年的《声生不息宝岛季》中成了一个“被困住的灵魂”,坏蛋王师傅的乐评视频中也说过魏如萱。
对于华语女歌手来说,生长在2000s,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强大的芭乐统治。虽然那时候有周杰伦王力宏陶喆带头向芭乐王朝发起冲击,但主要集中在男歌手领域,女歌手这边依然是“芭”声依旧,加上台湾一贯的情感主义传统,谁要专辑里没有几首能打的芭乐,那简直不好意思出来混。
但也有些躁动的灵魂试图不按常理出牌。王菲九十年代的《浮躁》不用说了,在2000s那个年代,有不少台湾女歌手试图找到一个类似当时东亚正红火的宇多田光,或者椎名林檎的灵魂。魏如萱无疑是在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者,像其他人,比如张惠妹在生涯后期才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欧珈源也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和音乐之旅。从上一次非常懵懂的、既打碎了他们的自我人设,也去除了乐迷的认知光环的那个声音玩具,到现在经历蜕变、重启面目一新的声玩,欧珈源完美演绎了一个原本困在自己的认知系统的、崩得非常紧的完美主义者在外力动摇之下,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
麻园诗人+万妮达 《榻榻米》
苦果现在面临着跟安达类似的问题。安达是因为元素太多太丰富层次堆满,让人有了“过音乐”的感受。
而麻园则是靠苦果的音色和现场表现撑着,而苦果的“窒息式”唱法实际是一种“去音乐化”手段,这对不断搞大编制堆砌音乐元素越来越“我是歌手”化的乐夏来说,不啻为另辟蹊径。也因此一向矜持的张亚东老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变得释放自我了。
但是这也可能面临“审美疲劳”的问题,观众搞不好忽然脑子里“咯噔”一下,就过载了。
所以,“度”很重要,范式转变也很重要,第一季的新裤子和第二季的重塑都是此方面的表率。“一招鲜、吃遍天”对于这种真人秀性质的综艺节目来说还是很困难的。
至于万妮达,从她上中国好声音为止,也算得上身经百战。但也正是因为她太“百搭”,她的个人特质是什么往往有时候也有点模糊。不过她还年轻,也不是大问题。
总结
整体上这期是不错的,各个队伍基本找到了自己的亮点,而节目组寄予厚望的“王炸”《大梦》现在看来也算是出圈了,算是一个阶段性的亮点。
不过目前为止我还是对这个节目有些担忧,一个是肉眼可见的路人盘的不断流失。另一个目前看来不明显,但却更致命,就是缺少一条清晰的主线,感觉失去了一个节目的“魂”。这说明节目组的想法漂移不定,这比缺少炸场或传播破圈的作品,是更伤害节目影响力和价值的。希望接下来能有转折,让我们看到“综艺之神”再次降临乐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