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菲律宾新闻
›
银行日赚一范,打工人提前还贷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081
主题
147098
回复
17319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菲律宾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90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5
从容应对市场起伏,平安理财“新安鑫灵活策略”打造“固收+”标杆丨机警理财日报
0/45
太保服务·纪录片|夕阳正暖 老有长护
0/49
全国人身险营销员跌回281万人
0/48
新旧准则并行期,险企财报“颠簸”前行
0/48
资金回流黄金ETF,关注止跌反弹机会
0/55
数量从6家扩容至27家,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还需供需两端发力
0/51
“固收为王”遇困,银行理财破局
0/46
对第二轮经济刺激的思考:关键在落地
0/53
马斯克值多少钱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银行日赚一范,打工人提前还贷
时间:2023-3-6 13:38
0
49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面对还贷潮,一个银行的自白
早上一进办公室,后期就跑来说:“天啦刷到范冰冰红毯,美神下凡!”我心不在焉的问了一句:“范冰冰是谁啊?”然后毫无悬念地被鄙视了!恍然想起,去年写文章的时候曾经以一冰=8.84亿做了计量单位,重阳之后就把这事儿忘在了九霄云外。为了挽尊,赶紧对妹子发动了一轮PUA:“你看,格局小了吧?一个范冰冰很值钱吗?1月份央妈一开闸,市面上就多出来8348个范冰冰,银行用尽了洪荒之力,才安排出去5656冰(贷款)。你为了一杯星冰乐,放弃了整个三峡水库啊。后期的胜负欲瞬间被点燃,抛出灵魂问题:“既然你说到了银行,那你来说说,为啥他不愿意我们提前还贷?答不上来,算你输;答上来,算你没赢!没赢的请星冰乐”我说OK呀,横竖都是大冤种,那我们就从银行的视角来看看吾等刁民提前还贷,造成了多大损失!
一、银行的独白
本行自诞生到世上揽尽钱财,业务核心归纳就四个字:揽储、放贷。
走进本行大厅,虽然我理财产品摆的琳琅满目,但收入来源永远只有一个:利息净收入。
以我带头大哥工行举例,2020年营业收入8000亿,一天一个范冰冰。这里面利息收入6,467.65亿,占了81%。
影响利息净收入的因素有两个:息差和贷款规模。
息差我们银行说了不算,揽储有人行的管理通知,贷款有央行的基准利率,都被监管盯死,所以我们只专注于贷款规模。2020年工行平均息差4.29%,6400多亿的利息净收入,就是建立在18.62万亿贷款规模上。
说完规模,第二个因素是风险。
在一般人的眼里,储蓄越多越好,走在街上总有银行想拉你去开户。在企业眼里,贷款越多越好,因为坐在办公室里总有银行打电话来想找你放贷。其实这些都是误会,对于我们银行来说,揽储是有成本的,放贷是有风险的。出了坏账,要被终身追责呀!所以我们为啥不愿意给民企贷款?抛开经营状况不谈,你断了现金流最多就是倾家荡产,而本行收不回贷款可是要晚节不保的。所以我们只给有足够资产兜底的客户放贷,想来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那什么样的客户,既安全又上规模呢?答案是房地产!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是优质客户。贷款规模大,抵押估值足,这种赚钱多、量大、没风险的业务,谁不喜欢?所以银行都爱房地产。在过去的20年,房价一路走高,高息差和高规模,给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市场热情空前高涨,哪里有项目开盘,哪里就有银行的业务。从开发商拿地,到建筑商入场,再到购房者买房、装修,每一个环节我们都有利可图。唯一妨碍我们银行赚钱的,就是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历史悠久,内容复杂,在银行的内训中可以说上一整天。但是核心归纳起来,可以粗略理解为:我们每向外放100块钱的贷款,必须准备10块5毛钱的资本作为保证金。所以我们不是无条件的喜欢吸纳存款,只有在资本金充足,市场活跃,借贷需求旺盛的时候,存款才受银行的欢迎。不然储户的钱进来贷不出去,我们是白白损失利息的。时间走到2008年,美国的“危”带给了我们“机”。当时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房价就像脱缰的野马。了解了美国投行们次级贷款的秘密后,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按照华尔街的思路,把购房人的贷款合同打包成理财产品,销售给理财客户快速回笼资金,然后用回笼的资金重新对外贷款。所以为啥有时候大爷大妈们明明想来办个大额定存,我们却非要给推荐个基金理财?想出这个办法的真是天才,本行爱死他了。规避了坏账的风险,绕开了巴塞尔协议,还扩大了贷款规模,我们的利润一路飙升。LPR浮动利率出来的时候,好多人问我是固定利率好还是浮动利率好的时候,本行都只能支支吾吾。你的欠条都已经让本行打包给卖了,选哪个利率又有什么区别呢?再后来这个套路让马云给玩坏了。说到这儿本行不得不吐槽一下马云,他实在是太贪了,百倍杠杆就算了,还想着上市,还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去炮轰监管。结果怎么样?搭进去自己不说,还断了同行的财路,所以后来大家都不待见他。
2、
自由降落的利率
说完利润,再来说还贷潮。还贷潮和储蓄潮,本质上是市场行为。
国内的媒体,每年总喜欢给企业搞个利润排名来博眼球。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汽车、数码、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先后上榜,一个个风光得很。作为银行,我们只是笑而不语。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潮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疫情一来,全都打回原形。这不,2022年数据出来了,TOP 10的企业里面,6家半是我们银行。网上风头最猛的企鹅,连前3都没排上。过去,银行一直是偷偷的赚钱,出名的不要。然而万万没想到,去年一把还贷潮,生生把我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2022年净利润排行榜
韭菜们提前还贷,无非两个原因。穷人选择提前还贷,这是他们唯一的止损方式。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降到 4%以下,5%以上上车的就跟大冤种似的。而富人算算风险收益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还不如把贷款提前还了。讲道理的时候,大家可能不像我能说会道,但是算经济账的时候,谁也不比我笨。与还贷潮一同出现的是储蓄潮,2022年新增存款17万亿,创历年新高。今年1月新增存款6.2万亿,同月个人贷款2572亿……
但是本行理解这是市场行为,不代表能接受。
本来,按照正常的逻辑,这家银行的营业模式是收取储户存款,然后放贷,赚取存贷之间的息差。但是,随着存款源源不断;优质贷款却断崖式下跌。市场不仅提前还贷,还在存钱。一边是不断走低的贷款利率,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定期高息存款,让利差已经缩小到极致。不断萎靡的新房市场,和不断走低的预期,让居民整体消费也不断缩小,从房贷到车贷,我们最爱的优质贷款,迅速萎缩。这一切都是利空,有多空呢?据某大行的测算,如果所有按揭照4.3%的利率执行,一年减少上千亿利润。存贷息差在不停的缩小,储蓄的成本在节节攀升,贷款规模在不断收缩,放水的货币,又进不了基层。作为卡在中间的银行,本行心里苦!更要命的是,从宏观层面上讲,这些问题对银行来说,是无解的。
那我们会认命吗?当然不会!举个例子,2019年办了一笔按揭,二手房,贷款105万,基准利率4.9%,上浮25%,选的LPR,实际执行6.25%。每个月小8K,差不多占2口子收入的一半。2022年根据LPR给他们降到5.88%。但是同期的按揭利率已经跌到3.8。如果你是买房人第一反应是跑来找我们要求继续降利率吧?但是这笔合同是19年签的,我收你5.88的利息,支付给理财客户4.13的利息,中间我能赚1.75的息差。如果按照市场行情给你降到3.8,那息差就成了-0.33,换你是银行会干这样的事吗?更何况2020年以前的贷款,已经被打包成理财产品了!
目前房贷利率已经低至3.7,很多人选择提前还贷置换利率。据我判断,后续利率还是要跌的,这个后面再说。目前银行能做的,只能是一边减少房贷相关的理财产品,一边用提前还贷的资金,去回购理财产品。所以你就看到提前还贷要预约,要排队,甚至要交违约金。银行需要时间,把贷款理财产品消化掉。在利率暴跌的环境下,客户吃亏,对银行也是无解。
三、逼死银行的宏观经济
最后,再来说说我为什么觉得利率还会继续跌,这就上升到宏观经济层面了。过去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是什么?企业家信心和公务员动力!企业家信心就不说了,一月份的社融数据已经出来了,贷出去5万亿,95.5%是国企、城投和地方政府借的短贷,个人贷款只有2572亿。除了国企根本没有见企业贷款。也许是他们不想贷,也许是他们资产抵尽,贷无可贷,我不知道,也不想深究,大家都是拿工资的,自己心里有数就行,犯不上玩命。
至于公务员动力,北京我认识的部分公务员有半年没发工资,2月去河南调研问了下,部分地级市一年半没发工资。请问他们怎么坚持下来的?相视一笑,答曰:“情怀”!大家懂的都懂!很多地方没有产业,经济全靠公务员发了工资后消费,再带动一部分就业,这就是所谓的公务员动力。现在公务员工资都停了,还用什么去刺激消费?所以如今一看到喊提振消费刺激经济的专家,就有关爱智障的冲动。
开头我说,央行1月就放出了8000多个范冰冰,是玩笑也不完全是玩笑。8348个范冰冰就是7.38万亿新增货币,这是2022年全年货币增量的1/4!我们银行用尽洪荒之力,也就贷出5万亿,剩下的折算回冰冰,还剩下2692个无处安放。现在钱都堆在银行贷不出去,居民中长期贷款,不到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利率是贷款的价格,大家都不想贷款,利率能不降吗?目前欧美为了应对通胀,正在强行加息!所以当加息周期结束后,大概率会迎来汇率波动和大量企业破产,进而导致我们的外贸和出口萎缩,最终影响到就业和收入。这时候为了缓解债务压力,刺激经济,国内必然要继续维持低利率环境。所以不要听那些网咖们嚷嚷什么利率已经到了历史最低,宣传这种论调的人,10个里面1个傻、1个坏,还有8个是卖房的。我觉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利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最后,脱离银行的视角,以普通人的立场,说一点个人感想。调研中厦门的一位姑娘告诉我,她19年买了期房,想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地。为了买房,她贷了57万,利率5.19,每个月要还4000块,差不多是工资的一半。然后她戒了外卖,卸了淘宝,化妆品从一线降到三线,零食从进口换成临期。虽然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涨到一万,但是抛去吃饭、租房,和还贷的钱,只剩下不到2000。以前周末她喜欢登山、摄影、旅游、逛街,但是现在周末,她为了几百块的收入选择在公司自愿加班。初次购房,签贷款合同的时候,她并不清楚每月的本金额度。就这样还了一年,她发现本金只少了1万6。她以为是扣错了,给打电话。然后才知道借了57万,本息110万,每个月还的4000块当中,有2500是利息。这样的日子,她还要再坚持8年。一瞬间,她感到整个未来都是灰色的。她是人,不是机器,她忍受不了这样灰色的生活,这一刻她决定提前还贷。她更加努力的攒钱,房子从公寓换成群租,出行从打车改为步行。在极致的节衣缩食下,终于在交房前夕分3次还清了贷款。卸掉了贷款的重担,生活又重新恢复了色彩。根据合同,她买的楼盘应该在2022年5月精装交付,后来通知延期到12月交房,再后来,项目烂尾了,除了延期,还可能无法精装交付了,到现在交房依然遥遥无期。去年下半年,受疫情影响,又搬了几次家,租的房子都不满意。想买个小公寓或者一居室,首付又不够。而之前那个地块的房子由于烂尾,现在没人买了,套牢在自己手里。在所有购房人里,她是不幸的,但比她不幸的人还有更多。还有很多人辛苦半生,掏空6个钱包,最后买房烂尾,只能委身一片狼藉的工地中。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他们的不幸是银行的错吗?银行为供了市面上最便宜的贷款;是开发商的错吗?开发商的利润也只有10%左右;那是土地财政的错吗?可是很多地方不卖地,财政收入根本不够用。怪企业不给年轻人高一点工资吗?社融数据告诉我们,企业可能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必须压缩成本。年轻人看似工资很高,敢花的钱却很少。
伏尔泰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每一个人,做的都合情合理,导致的结果,却如此不堪。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