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社论:充盈养老金资金池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渠道投入

时间:2023-2-27 11:57 0 40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前,原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现任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发表演讲时指出,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养老金资金池很容易出现缺口。在他提出的建议中强调,不回避难题、不要认为养老问题还有拖延的机会,以后再做选择会更艰难。
当前,我国的养老金融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也称为“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金融。现在,在整个养老体系中,还极其依赖第一支柱。
接下来,养老金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两点难以回避。一是,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基数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会持续扩大。尤其随着“63婴儿潮”人口步入退休,这会给未来数年的养老金发放增加压力。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提高到95%。这会给养老金资金池带来增量,也会给将来养老金发放增强压力。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老金的增长更加充满了期待。近年来,养老金总体上是逐年增加的。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的水平是1686块钱,到2021年达到了2987元。
双重压力给养老金资金池“蓄水”提出了更高要求。周小川也提出,我国的养老金预筹资金,总数有好几万亿,但国际上多数国家预筹养老金的总量占GDP的50%~100%,有的国家占比超过100%;中国这个比例较低,约在10%以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首先要继续完善养老体系的顶层设计。
周小川在上述演讲中指出,我国现有的养老金基础并不太好,未来挑战大,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客观研究,要更好地应对老龄化、体制转轨和未来养老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养老体系建设中是有一些欠账的。现在,因为身份差别,在养老金领取方面,行政事业人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还存在很大差距。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一些国家在这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虽然也存在缺陷,但对我国在相关方面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有借鉴意义。
其次是要为养老金资金池“蓄水”提供更多政策细化支持。
现在看来,“三支柱”中,后两个“支柱”的作用比较有限。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0亿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参与人数约有2875万人,不足基本养老保险的3%,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开户人数大致在2000万人左右。后两个“支柱”之所以比较弱,关键还是一些配套政策需要完善。
其三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早在2017年年末,国务院就下发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在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同时,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使全体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代际公平,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
拿央企来说,国资委日前的信息表明,其资产总规模从2012年的31.4万亿元增长到去年底的81万亿元,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到39.6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
在支持社会保障方面,国有企业责无旁贷。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划转”力度是否足够,如何在社保领域“变现”,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方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