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成真!40年前被贝尔预言的阿兰·阿斯佩果真获诺贝尔物理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164
主题
149181
回复
17534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0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
0/69
河南明日(22日)发放5000万元零售餐饮类新春消费券
0/71
西安一银行未经授权批量开通养老金账户续:陕西金融监管局已按程序调查
0/65
营商环境周报(第149期)|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
0/71
2024年广东社融增量2.4万亿元 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在粤落地见效
0/65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全国多地省联社改革稳步推进
0/75
广州农商行再申请拍卖银行!陷吕奕诈骗案,追债金额超80亿
0/65
广东:连续三月个人房贷正增长、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0/69
如何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架桥铺路”?CIPS业务规模突破600万亿背后,有哪些大变化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成真!40年前被贝尔预言的阿兰·阿斯佩果真获诺贝尔物理奖,研究爱因斯坦没想明白的事
时间:2022-10-5 09:19
0
43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北京时间10月4日17:45,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瑟(John F. Clauser) 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尤其是在验证贝尔不等式方面先驱性的工作。
此前,三位教授已经在2010年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在量子纠缠领域的成就,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技术建立了基础。
诺奖委员会在其官方介绍中称,量子力学现在已拥有很广阔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量子网络和安全的量子加密通信。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Anders Irbäck说:“越来越明显的是,一种新的量子技术正在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获奖者对纠缠态的研究非常重要,甚至超越了解释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
获奖者将获得一份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2022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的奖金是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0万元人民币。
此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已颁发过115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在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1942年等六年里,没有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1901年到2021年,约翰·巴丁是唯一一位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在2022年之前,共有218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力学简史:爱因斯坦的遗憾
“纠缠”(entanglement)这个词,似乎暗示着 “陷入某种困境”或“麻烦”。“量子纠缠”现象就给科学界造成“大麻烦”。
本来“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必然推论,爱因斯坦却认为这是闯入物理学中的“幽灵”,直接挑战他的“局域性”原则,又撼动他的相对论理论。
因此,直到爱因斯坦去世前,仍然对“量子纠缠”耿耿于怀,因为他没有接受它。
爱因斯坦竭尽全力捍卫的“局域性”是指:任何两个不在一个地方的事物要想用信号彼此联系,最快的信息传递也不能超过光速。
也就是说,两地不能“隔空地、即时地”联系。
例如,两人谈话时,说话声音通过声波传送,而声波的传送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比如,观看电视时,画面信息通过光波传播,即使光传送得最快,也是须花费时间的。任何事物都要遵守这个“局域性”约束。
一般人会认为爱因斯坦是对的,“局域性”原则毋庸置疑。正是坚信“局域性”,爱因斯坦把“光以有限速度传播”放入他的相对论原理当中,如果撼动“局域性”,就等于撼动“相对论大厦”的根基。
1935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鲍里斯·波多尔斯基(Boris Podolsky)和纳森·罗森(Nathan Rosen)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题目是“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能被认为是完备的吗?”。这就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上著名的EPR质疑,又称为EPR佯谬,质疑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量子纠缠态”。
但几年后的量子遥传实验彻底击败了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第一代和第二代之争从此落幕,这一领域的发展任务落到第三代人的肩上。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物理学进入发展的“白银时代”,惠勒的“延迟选择实验”及贝尔的“不等式定理”,相当于两把“金钥匙”,它们打开了量子力学实验研究的大门。从此,以 “叠加态”和“纠缠态”为中心,掀起量子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新高潮。
包括今年诺奖获得者阿斯佩、克劳瑟、塞林格在内的量子力学第三代大师陆续登场。
40年前被贝尔预言
有望得诺奖的阿兰·阿斯佩
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1947年6月出生于法国西南部阿基坦地区的阿根镇。他毕业于法国的一所地区性大学奥赛大学(Université d’Orsay)。自1969年开始,作为国家服务的一部分,他在非洲的喀麦隆教了三年书。1983年,他获得奥赛大学博士学位。
在奥赛大学读研期间,年仅27岁的阿斯佩仔细研究EPR假想实验的每一步。他认为,如果能做成一个实验,设法阻止两个纠缠粒子之间有“即时信号”联系,但是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纠缠粒子仍在联系时,就证明爱因斯坦的“局域性”不再成立。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亲自跑到日内瓦找到了贝尔。贝尔问他:“你现在有没有固定的工作职位?”当贝尔得知,这个年轻小伙子连学位也没有拿到时,不由替他担心起来。这个实验不仅难度极高,要求的灵敏度也极大,实验的设计思想更不能有任何瑕疵。
他对阿斯佩说:“你一定是一个相当有勇气的年轻人!”
阿斯佩设计的实验的确非常漂亮,然而实现起来难度确实极高,又独具风险。为了有足够长的实验通道,他和同伙选择在巴黎大学的地下室进行。从实验设计、清理实验场所到准备器材,所花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得多。
他们选择激光器、计算机、偏振器和光信号灵敏开关后,一次次地反复调试,直到1982年初才开始进行正式的实验,最后终于在1982年6月22日这一天获得了成功。
1983年,在阿斯佩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贝尔亲自到场,考察阿斯佩的实验,对他的这一成果赞叹不止,称之为“具备诺贝尔物理学奖水平的最优秀论文”。
阿斯佩研究组的这一成功具有很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毋庸置疑地证实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实验本身也具有开创性,使巴黎大学在以后十几年中始终成为量子力学实验领域的中心。
多年以后,当阿斯佩回忆起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所完成的这一系列实验时,不无自豪地说:“在那一时期,‘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意味着什么’还不被人所熟知,但是我们的工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使我们感到自豪的事。”
目前,阿斯佩是巴黎著名的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主任。阿斯佩还在 Institutd'Optique 担任 Augustin Fresnel 主席,同时也是巴黎 ÉcolePolytechnique 的教授。他曾获得了2010年沃尔夫物理奖、2012年的爱因斯坦奖章等荣誉奖励。
从小就在实验室玩耍的约翰 · 克劳瑟
约翰 · 克劳瑟(Clauser)194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他的父亲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航空系主任,还担任过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副校长,然后回到加州理工学院并担任工程系主任。
当克劳瑟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徜徉于父亲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眼看着奇特的实验装置,想着哪一天长大了也可以拥有这些“玩具”。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有任何小克劳瑟不懂的事情,他都能很细致的讲解清楚。克劳瑟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摆弄电子器件,制作电子游戏,还得过一些科学奖项。
1964年,他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并最终在1969 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期间,克劳瑟读到了著名的EPR佯谬的论文以及博姆(Bohm)关于 “隐藏变量” 的论文。1967年,他进一步读到了贝尔的论文。他意识到,可以用实验来检验贝尔的定理。
1972 年,他与 Stuart Freedman 合作,对 CHSH-Bell 定理预测进行了第一次实验测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观察到量子纠缠,也是第一次对违反贝尔不等式的实验观察。
1974 年,他与迈克尔·霍恩(Michael Horne)合作,首次显示贝尔定理的推广为所有局部现实的自然理论(又名客观局部理论)提供了严格的约束。这项工作引入了 Clauser-Horne(CH)不等式,作为由局部现实主义设定的第一个完全通用的实验要求。它还引入了 “CH 无增强假设”,从而将 CH 不等式简化为 CHSH 不等式,因此相关的实验测试也约束了局部真实性。
同样在 1974 年,他首次观察到光的亚泊松统计(通过违反经典电磁场的柯西-施瓦茨不等式),从而首次证明了光子的明确粒子状特征。1976 年,他进行了世界上第二次对 CHSH-Bell定理预测的实验检验。
中国“量子之父”的导师——塞林格
塞林格(Anton Zeilinger)是维也纳大学物理学名誉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高级科学家。他也曾任奥地利物理学会主席,现任奥地利科学院院长。他还是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的导师。
塞林格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197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维也纳技术大学和因斯布鲁克大学任教,1999年加入维也纳大学并担任物理系 “椅子” 教授。
正如英国的物理研究所首届艾萨克·牛顿奖章所述,塞林格 “对量子物理学基础概念和实验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些业已成为快速发展的量子信息领域的基石”。
塞林格曾说,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在实验上深入探索量子世界,思考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如此奇妙。
1997年,他和同事首次完成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性实验验证,成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量子隐形传态是从一个粒子向另一个粒子远距离传递未知量子态的方式,这一过程不需要传递粒子本身。潘建伟教授也是这一个实验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和团队成员一起,塞林格开发了纠缠光子的源,观察了三光子和四光子纠缠以及高维量子态的纠缠。这些方法曾经并且正在被应用于量子通信任务的实现,例如超密集编码、基于纠缠的量子密码学、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交换、纠缠态的隐形传态。
附件
此前五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名单
2021年
因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行情600579,诊股)·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与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 Giorgio Parisi),分享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0年
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Andrea Ghez)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他们分享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年
因在我们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贡献,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和来自瑞士的科学家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被授予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
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发明,发明光镊的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与发明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PA)的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科学家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被授予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7年
因对LIGO探测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和引力波探测的决定性贡献,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被授予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
因在拓扑相变和物质拓扑相方面的理论发现,均出生在英国、任职于美国三所不同大学的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被授予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