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中国人在月球“种菜”将成现实?院士:可提供至少70%食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164
主题
149181
回复
17534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4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
0/71
河南明日(22日)发放5000万元零售餐饮类新春消费券
0/76
西安一银行未经授权批量开通养老金账户续:陕西金融监管局已按程序调查
0/73
营商环境周报(第149期)|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
0/78
2024年广东社融增量2.4万亿元 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在粤落地见效
0/73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全国多地省联社改革稳步推进
0/84
广州农商行再申请拍卖银行!陷吕奕诈骗案,追债金额超80亿
0/71
广东:连续三月个人房贷正增长、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0/77
如何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架桥铺路”?CIPS业务规模突破600万亿背后,有哪些大变化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中国人在月球“种菜”将成现实?院士:可提供至少70%食物,基本满足长期生存需求
时间:2022-9-21 12:44
0
28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院士解答如何实现在月球种菜#
近日,《院士开讲》第十六期在抖音等平台上线。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王浚以《航天点亮梦想》为题,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的最新进展。
王浚院士今年已87岁,是人机与环境工程领域唯一一位院士,同时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推动了环境技术、新型无氟混合工制制冷技术、空气制冷技术以及低温技术的突破,对中国环境模拟工程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简称“环控生保技术”,被认为是航天员的生命“守护伞”。这项技术在中国载人航天的不断突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在《院士开讲》的演讲中,王浚院士特别提到,新一代生命保障系统有望在未来的月球科研站中发挥关键作用,基本满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水、氧气和食物,帮助航天员实现长期驻留。
月球种菜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截止到9月20日,神舟十四乘组已在中国“天宫”空间站驻留3个半月,累计超过100天。而在今年4月,神舟十三乘组经过183天太空“出差”后回到地球,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相比于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任务的21小时,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离不开生命保障系统的不断升级。
生命保障系统目前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携带补给式生命保障系统,将航天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运送上天,这种技术可以满足短期太空驻留。据王浚院士介绍,航天员每天需要的能量为2800大卡,对应的物资需求是16.4公斤。
如果驻留半年,则需要3吨的物资。航天员携带一公斤的食物,对应的发射重量是其300倍,运送半年的生存物资则需要900吨的发射重量,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二代生命保障系统应运而生。物理化学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在保证实验平台正常运行的同时,减少氧气资源和水资源的补给。
中国航天员就是借助第二代生命保障技术,实现了三人太空驻留半年的飞跃。而如果想要实现更长久的驻留,甚至是常年生存,就需要第三代生保系统,即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通过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形成受控生态系统,和地球生态类似。
目前,包括俄罗斯和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地面试验,探索建造这样的生态系统。王浚院士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环保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该实验装置由刘红教授领衔研制,两组成员在闭合舱内实际生活时间长达370天,创下纪录。
随着中国“天宫”空间站的逐渐建成,我国正在将地面实验转到太空,种植实验也在有序展开。从长势良好的水稻到航天员中秋节吃到的生菜,这些进展受到广泛关注。而据王浚院士介绍,太空种菜最难的是失重环境,这是地面环境模拟技术难以实现的。一旦摸索出哪些植物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环境,将使得未来更长期的太空驻留成为现实。
此前,84岁的运载火箭与航空工程专家龙乐豪院士参加《院士开讲》栏目时,提到中国的探月规划。按照该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完成2次发射任务,运送3名航天员,实现登陆月球。载人登月之后,月球科研站建设也已经开始规划。对于耗资巨大的载人登月来说,实现长期驻留无疑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这离不开新一代环控生保技术。
王浚院士介绍,一旦第三代生保技术成熟,将使得月球种菜和长期驻留成为现实,基本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再生式生保系统,有很多的植物和微生物,在地面一个封闭舱里头,跟人共同生活,可以保证人100%的氧气,还有基本上保证人100%的水分。另外,它可以保证70%到80%、甚至90%的食物供给。”
航天历程需要年轻人参与
在演讲后半段,王浚院士分享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历程与成就。过去60年间,中国相继突破地球同步技术、卫星中继技术、卫星导航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火星探测技术,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从零到一的辉煌成就。
“中国航天的发展,壮大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拓展了民族的生存空间,最大程度维护了国家安全。回顾中国航天发展史,它是一部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历史,更是一部扬眉吐气、壮我国威,助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王浚院士说。
在访谈环节,87岁的王浚院士谈到他对于当下“00后”一代的希望。“我非常希望我们一些零零后的优秀人才,从事将来的航空航天事业。希望我们这些新的学子们,首先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能够很好地连接起来,创造更多的奇迹,为我们国家将来航天事业走在世界的前列,甚至领先于世界,来发挥你的光和热。”
王浚院士还谈到了他对知识普及的认识,其中特别提到了短视频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我觉得短视频非常有必要,因为青少年了解航天航空知识,对他将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很有帮助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对选拔人才非常重要。整个国家的青少年,知识提高了,那么我们国家的素质就提高了。”王浚院士表示。
从“天宫课堂”的实时直播,到当下众多院士学者投身科普事业,短视频和直播等新的知识传播形式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据了解,《院士开讲》栏目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出品,邀请国内知名院士分享各领域科技知识和最新进展。目前,该栏目第二季前六期已经在抖音上线,累计播放量已超4000万。
编辑 巩霞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