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人类首次抵达雅浦海沟8919米底部,观测到人类活动影响

时间:2021-12-6 17:23 0 35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雅浦海沟底部,我们发现并捕获了海参、海星、海葵、海绵等宏生物,高密度的宏生物也暗示沉积物与水体中丰富的微生物。尽管人类从未到达,但我们还是观测到了人类活动(垃圾)的影响。”肖湘说。在新一轮的科考航次中,他抵达了人类从未到过的雅浦海沟8919米深渊底部。
12月5日,由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湘带队的交大“四人深海科考团队”,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了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深渊科考任务,顺利返航抵达三亚。除肖湘外,交大“四人深海科考团队”还有三位年轻的成员,分别是上海交大海洋学院研究员张宇,以及两位“85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王寅炤和助理研究员赵维殳。 DSC0000.jpg
出发时刻的上海交大“四人深海科考团队”(从左到右依次为:张宇,赵维殳,王寅炤,肖湘)本文图片均为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了解到,本航次中,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团队随“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了8次下潜作业任务(2次万米级、3次9000米级),包括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以及人类首次抵达雅浦海沟8919米深的未知区域;采集并处理了200多个位点珍贵的深渊样本,包括水体、沉积物、岩石和宏生物,测量了一系列环境参数,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和宝贵的数据。 DSC0001.jpg

马里亚纳海沟海底的海星
DSC0002.jpg



雅蒲海沟最深区域的奇特水母
  本次科考中,肖湘与两位潜航员抵达了雅浦海沟8919米深的未知区域——这是人类第一次到达该区域。“我们发现,无论是宏生物个体大小、还是宏生物密度,万米海沟都低于9000米及以浅区域,但整体上这里绝不是生命的禁区,人类活动对海洋最深点的影响也时时可见。我们主要的工作还是围绕深渊微生物展开,后续将结合实验室模拟培养等研究回答生物多样性、生命起源与边界、气候变化影响、污染物降解等重大科学问题。”肖湘说。 DSC0003.jpg

肖湘教授万米下潜归来出舱瞬间
  团队四人也分别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底部东西坑及南北坡。经过TS21-1与TS21-2两个航段,上海交大的科研人员先后8人次进行了深渊级大深度科考工作,其中有两人到达过海洋最深点,这在国际上各高校中尚无先例。 DSC0004.jpg

手持下潜证书合照-赵维殳-王寅炤-肖湘
  下潜工作强度“拉满”。13小时以上的深潜及随后24小时以上的样本处理,对于“四人深海科考团队”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户外多么阳光明媚,王寅炤的工作都是在4℃的低温冷库中完成的;张宇从8月11日出海,到12月5日靠岸,海上工作时长近4个月;赵维殳在航次中做了几百个样本高压培养,四个高压泵都是坏了再修。长期重复机械操作等使得张宇、赵维殳两位女科学家的手指、手腕、腰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损伤,但她们一直坚持样本的高标准处理保存。
实地工作以外,团队每天还要开约1.5-2小时的科学报告会,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科学家、潜航员、船员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形成了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大家共同观看了几十小时的深海原位视频及照片并加以分析,学习海上现场工作经验与设备的使用,承担相应的职责。
科学例会中肖湘教授在做报告
  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深海微生物研究的团队,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资助,提出并围绕深海“高压生命共适应”学说开展协同攻关。作为本次航次共同首席单位,团队与参加航次的其他科学家达成共识,系统性地持续开展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围绕深渊科考,协力攻坚深渊地球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环境适应、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倡议以“自愿遵守,自觉践行”为原则,建立深渊科考标准化平台体系,以实现深渊科考样本和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共享,支撑围绕深渊的国际大科学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