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世界遗产中的生态观照)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9419
主题
59871
回复
7918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5
“低空+”不断上“新” 构建多元应用场景释放“低空经济”潜力
0/40
职业新观察|冰雪经济催生“冰雪职业”新图谱,行业期待更多专业人才
0/41
全球最快高铁正在开展多项试验验证
0/42
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人勤春来早——“用工忙”折射中国经济“开门稳”
0/38
为治理赋能 为实干撑腰
0/36
加力扩围政策满月 以旧换新成效显现(经济新方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
0/43
“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加速实现(锐财经)
0/44
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中的中国航标(环球热点)
0/45
人民日报评论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勇担重任、善作善成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世界遗产中的生态观照)
时间:2025-2-19 10:05
0
7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图①:北京中轴线俯瞰。
马文晓摄(人民视觉)
图②: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示意图。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图③:小学生在玉河开展水生态主题实践活动。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核心阅读
全长7.8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缎带,铺展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区域。它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从空间布局到建筑营造,再到轴线上的绿化植被,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如今,古老的北京中轴线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春和景明,北京景山,蜡梅花开。站在万春亭观景台环顾四周,壮美中轴线尽收眼底。
纵贯南北,连通古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缎带,铺展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区域,自南端的永定门向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
自元代肇始,历经数百年至今仍然焕发勃勃生机,北京中轴线既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从古代“象天法地”的营城理念,到如今“留白增绿”的生态实践,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景山是如何建造的”“故宫百年不涝的秘密是什么”“北海团城内集雨节水的高科技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跟着专家探访北京中轴线上及周边的建筑、水系、街道、绿地等所蕴含的生态智慧。
依托自然地形,借助水系形成天然通风廊道
新学期伊始,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王崇臣格外忙碌。他马不停蹄到多个小学去给学生讲“开学第一课”——北京中轴线上的生态智慧。王崇臣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北京中轴线的生态,科普是工作的重点。
“如果站在中轴线北端的鼓楼上,向南眺望中轴线,会发现北京地势起伏自然、建筑高低错落有序。”王崇臣说,中轴线及其周边在空间布局上讲究顺势而为,道法自然。
轴线与地势的完美结合,让风“来去自由”。王崇臣介绍,中轴线依托北京自然地形,建筑群沿轴线依次排开,借助水系形成天然的通风廊道,可以调节城市气候。
人类逐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建。背山抱水,是古代城市营造的普遍理念,北京城也不例外。“北京城是依水建城,以水定轴,轴水相依。”王崇臣说,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发展与变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北京城中并无丰沛的天然水资源,但匠心独运的古代城市建设者利用各种水利工程,巧妙地将“天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相融合,在老城内设计和创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河湖水系,构建出了北京完善的城市水利格局,彰显了治水、理水、用水方面朴素的环保理念与高超的工匠技艺。
如今,中轴线周边分布着大量河湖水系,形成“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多功能水系格局。水系串联下,水绕城、城护水,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小气候,还给人们提供滨水游玩的空间。
古人的智慧传承,启发了今人的思考。在新时代北京城市建设中,从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态及文化内涵,到打造“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生态环境,建设者为展现历史河湖的勃勃生机倾注了大量心血。南、北护城河是河湖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岸绿意盎然、古色古香,吸引人们前来观鸟、赏鱼、漫步;在前门三里河片区,经过景观提升改造,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一处处与北京老城密切相关的水文化遗产历久弥新,重焕光彩。
建筑充满巧思,故宫百年不涝,团城集雨节水
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故宫……行走在中轴线上,一个个遗产点让人流连忘返,打动人的不仅在于精美的建筑、优美的风景,还在于蕴含其中的生态巧思。
北京的冬季,寒风凛冽,而在故宫里,却感觉风好像小了不少。“故宫北面是景山,可以挡住一部分北来的寒风。”王崇臣说,故宫的建筑坐北朝南,北窗小、南门大,利用太阳高度角实现冬季采光、夏季遮阳。
景山是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是古人在挖湖和人工河时堆出来的“小山”。“这是中轴线上生态环保的设计手法——挖湖堆山。”王崇臣说,这不仅有效利用了“建筑垃圾”,还成功营造了山水环绕的生态格局。古为今用,数百年后,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端建设时也借鉴了这一手法。
故宫百年不涝的秘密是什么?在王崇臣看来,这得益于自上而下的排水系统: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的协作配合以及故宫内外水系的连通。
就建筑排水而言,故宫宫殿建筑群的屋顶设计上有着不少“门道”——上陡下缓坡面屋顶可以让水流加速下排,保护屋檐下的立柱、门窗不受雨水侵袭。水流到台基经过螭首龙头口流出,暴雨时还会出现“千龙吐水”景观。因为故宫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地表水流汇集通过明沟流入纵横交错的地下暗沟,水流汇入内金水河,再到筒子河,最终实现内外水系连通。
北海团城内,城墙上并未设置泄水口,地面上也没有排水沟,团城的雨水到哪里去了呢?秘密就藏在特制的铺地青砖和砖下的土层、涵洞与暗河里。每逢降雨,吸水性极强的铺地青砖会快速吸收雨水,并通过土层下渗、储存。记者看到,这些青砖大部分还是历经沧桑的“老物件”,呈倒梯形铺设,大头朝上、小头朝下,砖之间会留出三角形空隙。
“倒梯形铺设有利于雨水渗透到下面的土层里,继而进入涵洞与暗河。”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如此精巧地调蓄雨水,不仅不会对城上的建筑造成危害,还有利于团城上的植物生长,既不容易在天旱时枯萎,也不容易在雨季时烂根。
“团城堪称古代集雨节水工程的典范,其做法与今天‘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六要素匹配度很高,对目前的雨洪利用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王崇臣说。
保护古树名木,织补绿色空间,丰富生物多样性
在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区域内,不仅坐落着雄伟壮丽的古建筑,还分布着众多古树名木。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密切合作,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陆续对北京中轴线遗产缓冲区内8753棵古树名木的科名、属名、树龄、树高、生长势等详细资料进行采集。“借助国内首个应用三维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的遗产监测平台,我们可以随时查看任意一棵古树的情况。”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金锡彬说。
最近,王崇臣团队对北京中轴线的生物迁徙做了一项建模研究,得到的结论是重要生态廊道整体上贯穿北京核心区南北,呈现出与北京中轴线走向相同的趋势,表明了北京中轴线在城市中的生态引领作用,体现了中轴线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这得益于北京推动中轴线水系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植绿补绿的绿色空间织补,让中轴线周边绿化逐渐连块成片。
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在中轴线周边的建筑、树林、绿地内栖息生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赋予中轴线新的生命力。
北京雨燕环绕正阳门城楼追逐竞飞的场景,已持续600余年,是北京中轴线重要的活态文化符号。每年4月至7、8月,北京雨燕从非洲南部飞抵北京筑巢繁殖,正阳门城楼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对栖息在正阳门城楼上的雨燕种群展开多年科学观测与生态调查,截至2024年7月,已取得近10.6万小时的监测数据。同时,科研人员探索设置人工巢托,提升雨燕繁殖率。经过精心保护,正阳门及周边地区雨燕数量逐年增加。
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汲取古人智慧,更需要发挥今人的力量。北京持续推动中轴线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公众参与成为中轴线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大亮点。“针对中小学生,我们连续推出‘北京中轴线蕴含的生态智慧’‘北京中轴线的古建筑生态智慧’‘北京中轴线雨燕与生物多样性’等课程,引导青少年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安欣欣说。
在北京未来的城市规划里,南中轴将延长至永定河水系,北中轴则直达燕山山脉。中轴线不断生长,自然与人文交汇于此,共同书写着古都瑰丽的文明。(记者 潘俊强 施 芳)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9日14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