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酷式漫改”,短精剧的破局者

时间:2025-2-8 12:39 0 2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豆瓣开分8.2,《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以下简称《碧游村》)创下漫改剧开播最高分记录,并且在播出11天后,还继续上涨至8.3。打破系列剧后续不济的魔咒之余,《异人之下》系列在国产漫改赛道中的标杆地位也再次被夯实。
DSC0000.jpg

8分以上剧集评分再次跃升,已是难事,更何况《碧游村》在播出期后,还在保持上涨势头,展现出了精品内容不可小觑的长尾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碧游村》完成这一成绩恰好在春节档期间。红火的电影市场并没有抢夺走观众的注意力,反倒吸引了大量路人入场。在豆瓣评论中,不乏普通观众现身留言,肯定剧情和特效的完成度。这意味着,《碧游村》突破了本身圈层的垂类用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口碑带动热度。
DSC0001.jpg

从8.3分的《少年歌行》到8.3分的《碧游村》,优酷一次次用现实案例扭转着市场固有认知,重塑了行业与观众对漫改剧的印象。漫改剧这条原本小众的赛道,优酷走通了。
DSC0002.jpg

而此次的《碧游村》更是凭借着内容质感的涟漪,一圈圈荡开了漫改赛道的边界,也拓宽了短精剧的未来。13集的《碧游村》虽然只有前作一半的体量,但是故事的完整性与复杂度都不亚于前作,全篇都是精华,处处都在凝练。
从去年的市场趋势中,大家普遍发现,在长篇剧集大盘松动的市场背景下,“向短向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那么对于平台来说,不仅需要克服过去在制作上的惯性思维,还要保证库存吞吐量能供给市场。
如今看来,《异人之下》系列的成功,以及多部漫改剧的突围,不仅是优酷长期以来坚持精品化路线的结果,更预示着短精剧的未来大幕已然开启。
啃下漫改剧这块“硬骨头”
一直以来,漫改剧都是行业公认的“硬骨头”——难啃,却真香。
国漫IP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上中下游的IP生产链中,还掩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泛二次元人群作为国漫产业的中坚力量,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且有着强劲的消费力。根据前瞻经济学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突破5亿,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度参与的特点。
DSC0003.jpg

然而,受众太过清晰却也成为了漫改剧难以翻越的一座大山:如何在保证还原度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影视规律的创作?如何拉动非垂类观众进场实现破圈?这些都是漫改剧需要攻克的重重难关。
2023年播出的《异人之下》凭借着好内容、好演员、好视效,好不容易将难关闯了过去,后续开发的《碧游村》却又不得不面对新的难关:前作成功拉高了观众的期待,需要以更好的制作与剧作水平来满足,并且拉动不熟悉前作的新观众入场。
DSC0004.jpg

面对加了难度的压力困境,主创团队继续见招拆招。诚如导演许宏宇所说,做漫改剧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真诚,“我们第二季在创作中吸取了观众对第一季的诸多反馈,希望能和观众一起共创完成。”
《碧游村》有着明显的“共创”属性。在争议危险区选角方面,“撕漫式”选角继续让观众信服。新角色陈朵、马仙洪、肖自在、老孟、王震球的选角,继续摒弃唯流量论,更看重人物的神似与魂似,这让剧集赢在了起跑线上。
DSC0005.jpg

原著粉心心念念的名场面,一个也没落下。“冯宝宝陈朵水上激战”、“王也踏青图”、“异人Disco”等场景不做一点魔改,既保留了原作的内核精髓,又消解了次元壁的冲突。甚至,主创团队创造了自己的名场面。“二壮一指破天门”配上酣畅淋漓的BGM《麒麟》,契合了原作热血燃情的气质。
DSC0006.gif

主创团队能够处处契合原著粉的要求,根源就在于吃透了原作。正因如此,《碧游村》篇章关于“自由天赋还是人赋”这个复杂价值内核,也借着三条叙事线拆解地格外清晰——诸葛青与心魔抗争、陈朵的死亡抉择、碧游村与特派队员关于异人身份的不同思考,这些都建构起了更为扎实的“异人”世界观。
所谓的IP生命力恰在于此,不能只是亦步亦趋地忠实原著,更要认真思考如何讲清楚世界观设定,用内核撬动非原著粉的注意,使他们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DSC0007.gif

《碧游村》使出的这些“招数”对于漫改剧虽然有效,过程却也艰难。精雕细琢的背后需要主创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磨合,更需要平台方给予十足的耐心,以及坚定的决心。
从《少年歌行》的“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再到《异人之下》的“异人系列”,优酷立足国漫IP,从IP中汲取精华,融合传统文化,将IP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挖掘到最大,满足审美多元的Z世代观众不同预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破圈。
《碧游村》作为优酷国风奇幻内容主题单元“少年幻”的第三部作品,继续秉持着从传统文化出发这一核心母题,塑造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新时代作品。该剧总制片人、阿里大文娱优象工作室总经理周照中说道,“希望从我们这一代创作者开始,让更多年轻观众喜欢上我们自己的漫画人物和超级英雄。”
DSC0008.jpg

观众对于平台认可,不再依靠量化时代的海量填充,而是具有清晰品牌意识的赛道经营,更多具有差异性的精品内容才是维持观众对平台信任的重要保障。
尤其当下传统赛道拥挤,新型赛道仍有广袤的开发空间,在漫改这一标志性增量赛道,优酷率先寻找到了适用的方法论,形成了可观的行业影响力。
内容活水何处来?
不断冲破市场想象的《哪吒2》就验证了内容创作领域的铁律——尊重内容,观众会做出选择。哪怕是片中一段10秒的特效镜头,制作团队也花费了足足一年的时间细细打磨,正是这些太多个精益求精的“10秒”才有了动画电影不断突破记录的成功。
同样的,对于漫改剧而言,复杂的视觉特效也是一座需要跨越的大山。解决这些技术性难题,才能根本性提升观众对漫改剧的基本印象。对此,优酷早早进行技术布局,让技术成为内容跃进的基石,为创作者的想象力服务。
最突出的莫过于《异人之下》中,数字人厘里开创性地出演“二壮”一角。阿里大文娱首席技术官郑勇介绍,由阿里大文娱自研AI技术打造的超写实数字人厘里,在《异人之下》中降低了在建模、原画等环节投入的成本和时间,减少了对动捕技术的依赖,使得制作成本降低了80%,效率提升40%。
DSC0009.jpg

当制作层面有了科技手段的助力,内容的呈现也就突破了更多的束缚。《碧游村》中,“如花战斗”、“廖忠中毒”等场面的呈现,都精美至极,B端层面的变化让C端用户有了明确的感知。
DSC00010.gif

《碧游村》特效总时长330分钟,总片长占比超58%,大量的资产模型制作,有超过500名特效师,花费272天制作完成,特效难度创国内剧集新高。许宏宇曾在采访中提到,“我们做《异人之下》做了四年的时间,产量是很低的,因为市场上缺乏参照系。用这样的产量来养一整个团队是困难的,但我们觉得是很值得的,我们希望能为市场带来新的类型故事的经验。”
DSC00011.gif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垒成泰华岑。在当下的内容趋势发展中,“向短向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目标。短精剧的出现就是具有行业意义的革新产物,它挑战的是根深蒂固的长剧集市场规则。
追求“短集数、高质量、强风格”,以《碧游村》为代表的短精剧,正在成为行业创作大趋势。可以看出,技术与人才的结合,不仅保证了内容的质量,还突破了既往的创作思路,使得先锋精致的内容更新了观众对于“好东西”的理解,也恰是这种理解在倒逼行业不断发展进步。
短精剧的春天
回顾近年的国剧市场不难发现,无论是文化影响还是商业表现,譬如《漫长的季节》《墨雨云间》《新生》《边水往事》《我的阿勒泰》等优质内容整体呈现出了“向短向精”的趋势,这意味着,观众口味发生了转变,行业应该为此有明确的转向。
DSC00012.jpg

其实,短精剧的市场效果,早已得到验证,国际流媒体巨头网飞早期就依靠短精剧起家,之后陆续用短精剧创造爆款奇迹,这些无疑验证着其可观的前景未来。对于国内而言,明晰的前验虽然给予了信心,但更需要找到本土化前景。
近些年优酷快速转身,在各个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无论是《新生》《边水》代表的悬疑剧,还是《异人之下》代表的漫改剧,都论证了平台短精剧策略初见成效。
DSC00013.jpg

首先,短精内容形成的长尾口碑更持久也更有价值。比如,只有10集的《新生》完播后仍能保持有效播放,收官后的半个月,依旧可以在各大**数据榜单的日播剧排名里稳居Top5。《碧游村》以刷新漫改剧记录的成绩开分,在完播期后,口碑评分再次上涨。
其次,短剧集尝试多元商业模式,帮助平台实现有效的商业转化,一方面长尾内容撬动品牌持续性追投。《新生》完结后品牌方追投意愿、追投广告总数是播放期的两倍;另一方面,全程会员模式培养了用户心智,让观众用脚投票,为好内容买单。
DSC00014.jpg

影评人谭飞提到,这样的商业模式押的不仅是一部剧能否爆,而是对内容发展空间的新思考和大胆试水,“整个行业都得重新掂量内容的价码——观众花钱买的不是打发时间的消遣,而是能让人上头、有共鸣甚至引发思考的体验。”
对于短精剧策略上,优酷始终遵循创作的底层逻辑,不为类型赛道设限,尊重技术、人才,追求高质量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使全力,也够松弛。
在“宁可冒险,不可无聊”的市场风向下,只有打破痛点,才能找到爆点。优酷对于短精剧的投入,或许已经抢先一步打开了剧集市场的未来大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