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在烟火人间触摸情感温度,来听《舌尖(4)》里的岁月长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808
主题
149825
回复
17600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27
宁夏银行行长周健鹏履新银川市委副书记
0/34
控股华泰保险、解散安达保险,进退之间国际保险巨头在华“落子成局”
0/34
金融消费乱象不止!先享后付、高额隐性收费、违规荐股、恶意催收被点名
0/28
金价狂飙带火银行“含金”理财,可以入手吗?
0/36
全年超25万亿保额,上海财险业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0/38
安达保险获批解散 此前华泰财险已受让其整体业务
0/33
六部门征意见:供应链核心企业不得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0/29
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六部门公开征求意见
0/36
肩负使命担当,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在烟火人间触摸情感温度,来听《舌尖(4)》里的岁月长歌
时间:2025-2-7 09:34
0
1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绝活》《烟火》《焕发》《天作》《风物》《洞天》《华流》……7集内容如同光影交错的诗篇,将视线聚焦在美食与当下百姓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时空场景。2月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为美食题材纪录片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聚焦中华美食的多元万象,展现岁月磨砺中的匠心筑梦,更铺陈平凡生活中朴素而博大的生命态度,让这片土地上千百年岁月积淀的诗意和哲学走进每个人的视野。
寻常的食材,如何化作极富张力的美食?
本季《舌尖上的中国》再次将目光投向悠久的中华美食传统。2月3日上线的首集,将镜头对准“锅碗瓢盆”背后隐藏着的各种独门绝活,以影像具象化呈现手工烹制的高超技艺,以及从获取食材到调味烹饪的每一个细节,让非遗美食更加生动鲜活。
烧饼师傅探身入炉
“听”到香气,“看”到温度,才更能感受食材变成美味过程中的“锅气”。在江苏泰州姜堰,创制于清代的大炉烧饼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泰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时,烤饼师傅要钻进滚烫的炉膛,挑起碳一样热的秸秆进行烘焙。如今,姜堰的“东桥大炉烧饼店”还保留着传统的火烤技法,店里的郭金才师徒的日常就是快速探身进入近200℃的炉内,一次贴两张饼,8分钟贴满140个烧饼,一炉探身70次……鲜香酥脆的大炉烧饼,每天都是“馋醒”百姓的存在。
“奇门兵器”和数十年苦练的绝活,造就一方食俗。在浙东沿海滩涂上,宁波鄞州“荡红钳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英健用特制的八角蟹钩在空中荡出去,落在3米外的“红钳蟹”前面,手腕一抖钩子收回,便有了餐桌上众人争抢的美味。广西钦州,渔民们分拆一只海蜇最多15秒,如此速度才能最大限度地留存口感,带来全国各地食客味蕾可探索的至臻之境。不同地区的国人,对美食的执着与巧思始终如一。知味、辨味、用味、造味,造就了各有千秋、不一而足的中国美食,折射出生活的智慧,蕴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舞动十指,驾驭工具,在触感与律动间,人与食物、自然、自我不断展开对话。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以深入的人文视角、细致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一群“择一事,终一生”的普通中国人,他们用坚持和梦想做最好的美食,默默继续着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让烟熏火燎的“锅门口”成为承载匠心的精神空间。
随着工艺的变革,许多地方已经采用机器来替代人工切菜。然而,淮扬菜名厨陶晓东从业20多年,坚持手工切菜。“脆性食材,讲究直来直往,适合斜劈、直切;鸭胗这种兼有软性脆性的食材,要用十字花刀来解决它,便于入味……”纪录片中,陶晓东通过一道春节必吃菜“全家福”,一口气展示了10余种淮扬菜刀法,让寻常食材有了不寻常的美学呈现。
看重食物的历史和传承价值,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选择坚守,这样见物见己见众生的“心手合一”,何尝不是一种浪漫。它也让人们懂得去尊重每一位传承人,敬畏每一项技艺,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走得更远更广。
一饮一啄,满含治愈;食材千变万化,生活的滋味历久弥新。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以接地气的视角、暖人心的表达,让浓浓烟火书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史,让一张张生动的笑脸氤氲出幸福的本色。
没有精美的餐具,没有华丽的手艺,没有奇珍异宝的食材,“餐桌”可能会在路边、高空、丛林等略显潦草的场景随时支起;有后厨“交响曲”,有美食入口后溢出的满足,更有分享美食带来的惊喜、温馨、感动——《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首集片尾的素材是从全国各地网友的镜头中收集而来,这些浸染人间烟火的画面,讲述美食背后的众生故事。第二集《烟火》更是将摄影机对准以菜市场为圆心的生活图景,这里是一方风土的入口,永远熙熙攘攘、热气腾腾——弄堂小巷、露天棚市,每个人都是寻常生活的诗人;采撷食材、烹煮佳肴,日子在砧板与灶台间细水长流。
镜头中,每一个普通人的积极、真诚和热情,都展现着人与人之间通过美食串联起来的弥足珍贵的感情。在台湾台南,黄国良一家三代养殖虱目鱼,虱目鱼刺多,他便独创手法去刺,不厌其烦地坚持“鱼吃全鱼”的背后,是因为有着“家要阖家”的最本真的情感。在四川自贡,王利好、王俊父女两代传承人,在厨房猛火间传承千年盐帮菜,老父亲担心女儿结婚的事却没有催婚,只说“等她慢慢来”,平实的话语,触动人间最温暖的亲情。
唇齿滋味,与时代记忆相随相伴,美食背后的情感力量,道出百姓生活“日用即道”的真谛,也不断撩动人们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人间烟火,生活百态,古老大地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未逝去。它只是融入了土地和岁月,融入了人民的生活,化为每一个“你”,每一个“我”。浸润滋养,温暖包容,时光长河里,深邃的“根”又在生发新的“枝丫”……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