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辨别“注水黄金”,不能只靠消费者火眼金睛

时间:2024-11-15 11:31 0 6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相关的市场监管“成色”,理应与黄金本身的价值及其承载的信用期待相匹配。
全文1666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 / 吴振(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DSC0000.jpg

▲彭佳的手镯剪开后流出液体,液体排空后,手 镯重量缩水。新京报资料图。
都听说过肉注水,没承想,黄金也能注水。没错,不加引号的注水。
最近,来自上海的彭佳拿着一个月前购买的足金999手镯,去一家回收店准备卖掉。结果在工作人员剪开手镯的一瞬间,大家都蒙了:手镯内中空部分流出了疑似是水的透明液体,排空液体后,手镯“缩水”2.51克。按当时的黄金回收价格计算,彭佳损失约1500元。
据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黄金真伪,连经常回收黄金的商家也会“打眼”受骗。这些被骗的案例五花八门,除了注水,市场上还有掺铜、银、锡等金属的低纯度黄金,甚至还有用各种合金冒充的、不含一点黄金的纯假黄金。这些低纯度黄金或假黄金,被不法商家配以足金鉴定证书和品牌包装,坑蒙消费者。
由于鉴定门槛高,普通消费者难以鉴别,再加之价格高,黄金饰品造假现象其实一直存在,相关市场的“水很深”是一种较普遍的观感。近一两年,随着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相关乱象更是伺机而动,有进一步抬头之势。
如在今年4月,央视新闻就报道,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多家黄金珠宝知名品牌经营企业进行了约谈。其中一些企业被投诉的内容,就多集中在隐瞒克重、掺杂掺假等。
此次新京报的调查报道,实际是揭示了黄金饰品销售市场中的一个更普遍的情形:五花八门的掺假和虚假宣传现象,以及消费者的维权难。
当前黄金饰品市场,各类销售主体多,品牌多,黄金饰品的品类也多,且各种销售模式覆盖了线上线下,要实现对全行业的“净化”,的确存在难度。但就实际情况看,有些监管漏洞,还是应该也可以加以针对性补漏。
如据2016年5月实施的国标文件,贵金属首饰产品标识至少应包括厂家代号、材料、纯度,例如某公司(厂家代号为ABC)生产的足金手镯钢印印记可标注为“ABC足金999”。但是,一些不良商家违反国标文件,故意不标厂家号,以这样的手段规避售卖掺假黄金的法律责任,甚至,对维权的消费者“反咬一口”。
对此,加大对黄金饰品销售市场的常态化监督执法力度,对一些违反国标、故意不标注厂家代号等信息的产品,及时下架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商家的责任,应该说是可以实现的。
一般来说,黄金销售门店都比较显眼和集中,相关的排查若能够形成常态化趋势,至少能对一些商家明面上的违规违法操作形成有效震慑。同时,这也能够缓解消费者维权难的困境,最终便有利于遏制商家掺杂掺假、售假的侥幸心理。
此外,大量资质存疑的黄金检测机构,随意出具虚假检测证明,也是“假黄金当足金”的重要帮凶。之前有媒体曝光,一些黄金商家的合作鉴定机构,“一张证书一块钱,一证一码,什么证书都可以出”。而一些看起来相当正规的检测证明,“扫描出来的网站、内容都是假的,(链接)后台可能在国外”。
这般随意炮制、唾手可得的山寨检测证书,为商家的“假黄金”背书,不仅误导消费者,实际上也大大降低了商家“售假”的成本。若能够顺藤摸瓜,加大对鉴定检测市场的规范,将一些不具备正规资质和能力的鉴定机构及时“出清”,便有望提升下游黄金饰品生产、销售环节的造假成本,从而遏制整个行业集体“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作为贵金属,黄金除了普通商品属性,本身也具备一定的信用价值。特别是在黄金价格走高的今天,任凭大量成色不足甚至“假黄金”在市场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不仅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也难免对社会信任体系造成冲击。
对此,相关的市场监管“成色”,理应与黄金本身的价值及其承载的信用期待相匹配,及时出手遏制掺杂掺假、虚假宣传的市场弊病。与此同时,也要加大黄金消费“科普”,减少消费者遭遇“假黄金”的风险。
值班编辑 古丽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