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后亚谨诺时代,菲国不会有新的对华政策
本帖最后由 马武海 于 2015-8-4 05:27 编辑为何在后亚谨诺时代,菲国不会有新的对华政策作者:理查.海达连(Richard Javad Heydarian)(译自《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
过去两年来,亚太地区不同政府、企业及学术界,不断问我一个话题:亚谨诺总统任满下台后,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是否会出现新的局面。再过几个月,菲律滨将进入选举季,随着不同候选人都想角逐最高职位,这种投机性问题将备受关注。尽管中国积极追求南中国海的领土声索所带来的战略意义,有些人建议,把与北京的糟糕双边关系,完全归咎亚谨诺政府。就连在菲律滨国内,大部分人口(其中一个民意调查指57%),支持现任领导人,有些哗众取宠的专栏作家,过分地痛斥亚谨诺,指他应对中国大规模填海造岛行动及在西太平洋的激进态度,负起所有责任。若北京领导层正在等待马尼拉出现新政府,来寻求更实质对话的可能性,我完全不会感到惊讶。的确,所有人都可以意识到,中国正在等待出现一个它能与之沟通的人,他们已经认为,这个人不会是亚谨诺。但是,更仔细观察菲律滨国内政治,可以看出下届政府与中国周旋的空间并不大,除非这个更强大的对手作出一些真正的妥协(这是牵强的前景)。被认为对中国强硬,在国内政治中是好事,特别是对那些民粹主义的菲律滨领导人。采取相反的立场,必定要冒着大规模政治反弹的风险。
反马基雅维利
亚谨诺政府的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在被许多人认为不道德的国家事务中,持续强调道德观念。身为菲律滨现代史中,两名最受尊敬的政治人物的儿子,他在从政时,从未放弃将自己打造成拯救这个堕落国家的一股道德力量,并矢言铲除国内的贪污腐败及改革政府机构。从一开始,亚谨诺就发起对他的前任,娥惹.马加巴牙.亚罗育(Gloria Macapagal Arroyo)和她在政府内委任的人马,展开一场道德上的征讨运动。他的“走正路”更像对一个有道德国家的展望,而不是旨在加强21世纪新兴市场的政府架构的战略。在很多方面,亚谨诺对政治的理解,仿佛回到了马基雅维利时代之前,将领导与道德紧紧捆绑在一起。对亚谨诺来说,结果并不能反映出方式的好坏;或者,至少,他寻求以这种方式来描绘自己的领导风格。令人惊讶的是,亚谨诺将他的道德政治延伸到外交事务上,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他将菲律滨与中国的领土对峙,描述成大卫与歌利亚之间的战争,即正义战胜力量。从道德棱镜中看政治,在这场对中国充满不确定性的法律战之中,亚谨诺政府下了重本。这种手段激发了菲律滨的正义感,但不一定能有利于解决南海的争议。亚谨诺政府甚至在是否加入中国领导的亚投行,以及欢迎任何大规模中国投资时,百般搪塞敷衍。今日,菲律滨是地区内,没将中国当成主要贸易伙伴的少数国家之一。
大惊小怪
今年初,东南亚问题专家马尔科姆·库克(Malcolm Cook)甚至声称,“菲律滨2016年总统大选,看来将导致菲律滨对华政策的重大改变,”毕竟,菲中关系在亚罗育政府时期,曾出现短暂的蜜月期,而2016年总统大选的其中一名名列前茅的候选人——现在已经迅速失去选民的支持——不断表示,他选择以更务实的方法来应对中国。尽管愈来愈多菲律滨人对亚谨诺的中国政策感到怀疑,但若认为他下台会对菲律滨的外交政策带来巨大改变,这是一种误导。首先,在过去,特别是亚罗育政府时期,民众很少关心南海的领土争议,因此存在着只在外界有限监督下,就能达成艰难协议的空间。今日,相反地,与中国的海上争议,持续吸引民众的注意,各个媒体从业人士、学术界,甚至公民社会团体,不懈努力地动员他们的资源,来详细分析菲律滨政府如何与中国对抗。而且,中国的激进态度,特别是它在2012年中强行占领斯卡伯勒浅滩(中国称黄岩岛),以及它最近几个月在南沙群岛的大规模填海造岛行动,重新燃起对共产主义、中国,甚至有华人背景的人士的古老偏见。大部分菲律滨人视中国为一种威胁,高达93%的人担心南中国海会爆发战争。亚谨诺政府对中国的强硬语气,对局势毫无帮助。今日,若谈起与中国交流,甚至会被很多菲律滨人认为是投降主义者。亚罗育政府与中国签署高度隐秘及受争议的共同开发协议,以及随之而来的,充满贪污腐败的商业协议,给很多菲律滨人留下非常负面的印象。他们有些时候甚至会认为,外交手段是对委婉地向中国投降。难怪,马尼拉在华盛顿和东京的盟友们,并不因此感到着急。说穿了,我不认为下任菲律滨政府会大规模改变对华政策。
作者是拉刹大学(DeLa Salle University)政治系助理教授、菲律滨众议院前政策顾问(2009-2015)。他是《亚洲新战场:中国、中国及西太平洋的斗争》(伦敦,2015)一书的作者。
分析似乎有一定道理,然而政客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