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镜观·非遗:一把油纸伞 撑起四百年诗意时光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426db5a0-360a-4a66-a448-1714a1f1cdb6.png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ea3dd66c-1c9b-4af5-b87d-5cd3d24af81d.png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1ccf026a-72f1-49e0-bc2a-8a104ccc1480.JPEG
分水油纸伞
是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的民间工艺品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2f38a647-fdcd-442c-90a4-b3a68ec26aad.JPEG
2月11日,游人在分水岭镇以油纸伞为主题的伞里街区游玩。
“横平竖直皆风骨,深浅均匀共进退”
是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的制伞要义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7987c3db-0773-465f-9752-3eaf54b20edf.JPEG
2025年2月11日,制伞师在制作油纸伞。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7e2ce429-4509-476e-9cf1-c106265e4123.JPEG
2025年2月11日,制伞师在制作油纸伞。
一把油纸伞要经过
锯托、穿绞、糊纸、烤伞、上油等
九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9ddb9d4a-ad73-455b-ae91-2d37e44c9c9f.JPEG
2025年2月11日,制伞师在制作油纸伞。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3d4c7c33-f832-4f74-8cf7-25d9cf17cda5.JPEG
2025年2月11日,制伞师在为油纸伞上桐油。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b9eef927-0072-4486-b07d-d0c7e1ff75a1.JPEG
2025年2月11日,制伞师在为油纸伞上桐油。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d7329be3-6d2c-4f74-af31-6b69bc006682.JPEG
2025年2月11日,制伞师将油纸伞放到院子里晾晒(无人机照片)。
68岁的毕六福从小跟随长辈学习制伞技艺
是分水油纸伞毕家第六代传人
也是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5333854b-47b5-4db9-b0a3-c8c0a24258d1.JPEG
2025年2月11日,毕六福在用石板印刷术制作油纸伞图案。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edcccb67-a03c-45e2-897b-53c4b46c5f4e.JPEG
2025年2月11日,毕六福在整理油纸伞。
近年来,毕六福和儿子毕原绅携手对油纸伞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进
开发了加纱工艺油纸伞、无桐油味油纸伞等
卡通元素、熊猫元素和川剧元素等图案被印上伞面
为历史悠久的油纸伞注入了新活力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0e5d2ce9-eea0-48cb-b800-5289b6e17f8a.JPEG
2月11日,毕六福(左)与儿子毕原绅在讨论伞面图案。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2/14/00e38ecb-17d8-4f46-8d35-732d18945e65.JPEG
2025年2月11日,毕六福展示印有卡通图案和熊猫图案的油纸伞。
分水油纸伞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分水油纸伞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记者:刘坤
制作:任正来 王诺 赵婷婷 李安 任鹏飞 卢哲
非遗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