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理财副总裁徐红:低利率环境下,提升客户体验、将合意资产匹配到合适产品中最为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薛茹云 陈子卉 上海报道8月17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4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民生理财副总裁徐红在出席圆桌论坛时表示,银行理财的多资产投资不仅是增加配置不同品类的资产,更是增加各类资产的配置组合、交易及策略组合。在低利率环境下,提升客户体验、将合意资产匹配到合适产品中去最为重要。未来想尝试通过投资者教育,把投资者从短期限产品向长期限产品引导,帮助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做耐心理财。
对于如何抓住当前资管市场的机遇并迎接挑战,徐红从银行理财的负债端、资产端和产品端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从负债端来看,她指出,理财客户基本为存量储蓄客户的转化,这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对资金保值、增值的要求高于对投资收益的要求,低波、稳健、短期产品更符合其投资偏好。因此,银行理财未来要对投资者进行充分画像,不仅仅是划分R1至R5的风险分类,还要根据投资者过往的投资经历、目前配置的诉求、丰富度以及对于整个资管市场的认识对其进行多标签分类,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配的产品。同时,对理财客户的持续投教工作也任重而道远。
从资产端来看,她表示,目前理财主要投资于三大类资产:银行存款、债券和权益资产。存款方面,上半年自律协会对存款补息有了政策调整,高息存款未来不可持续;债市自2023年以来单边牛市,各类信用利差也已压缩到极致,目前票息低于理财客户的收益预期,下沉和久期策略风险加大,且未来的资本利得收益存在不确定性;资本市场两年以来调整较大,理财公司大类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占比不断降低,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也被动压缩规模。这些都共同构成了理财公司的投资挑战。
但是,在资产荒的背景下,理财公司都没有躺平,大家都在积极寻找多资产多策略:一是拓展资产品类,全球范围内寻求合意资产;二是不仅要拓展资产品类,更要向非银同业学习,探索各类资产的配置组合、交易及策略组合;三是利用银行对于非标、项目等另类资产来源和风险判断的天然优势,合理提升这类资产在配置中的占比,从而提升产品收益。
就产品端而言,基于理财负债端客户的特征,她指出,理财公司大部分产品都投向短期且低波的资产,现金、类现金、持有期、日开产品在银行理财的总量里占比较高。民生理财贯彻“长期稳健、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未来尝试通过投资者教育,寻求长期稳定收益的资产培养投资者信心,把投资者从短期限产品向长期限产品引导,帮助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做耐心理财。
此外,徐红坦言,2022年债券市场给银行理财上了很生动的流动性风险一课。此后,各理财公司及母行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目前大家产品业绩的稳定性、抵御回撤的能力、抗风险能力较2022年均已大幅提升。
对此,她分享了民生理财的两点实践经验:一是若产品运行收益低于业绩基准下限,则根据不同业绩表现设定三级预警,不同预警对应不同久期和资产配置调整的比例,以此来稳定和提升产品业绩。二是确定不同系列产品的资产配置模型,研究不同品类资产变化的趋势和交易机会,根据变化对产品系列的基本配置进行动态调整。
当前“资产荒”大背景下,就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满足投资者需求,徐红表示,将合意资产匹配到合适产品中最为重要。“现金或者类现金产品主要配置稳健低波资产,含权产品在资产配置中则会增加一些弹性资产或提高交易类资产比例,通过这些举措加深整个产品谱系在理财购买客户心中的定位,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不同产品谱系的资产配置比例,尽可能贴近当下理财产品投资客户的需求。”
就后续权益市场,徐红认为,短期权益市场还没有观察到可以大量加仓的明显信号,但是存在结构性机会,个别估值较低的优质资产是介入的好时机。民生理财一直以来都注重通过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成立两年以来通过发行私募产品对接了众多上市公司和公司股东的资金需求,也给高净值客户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今后会持续挖掘资本市场机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