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新闻部3 发表于 2024-7-24 06:52

丁铎:中菲南海“新协议”,仍需听其言观其行

环球时报:7月21日,中菲就管控海上分歧达成一项协议,主要与菲律宾向其在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坐滩”并长期非法滞留的军舰上的驻守人员提供基本生活补给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和做法相关。这既是双方利用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管控现地摩擦、避免危机升级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也反映出中国一年多来在外交、海上、舆论和法理等方面针对菲律宾在南海挑衅闹事所采取的综合性反制措施正持续生效,促使菲律宾不得不重回直接谈判磋商的轨道上来。

从中方发布的新闻稿看,中国在仁爱礁海上事态管控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菲律宾对“坐滩”军舰驻守人员的补给物只能是基本生活必需品,排除任何可用于加固船体和修建永久性设施的建筑材料;中菲应就生活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保持事先沟通,菲律宾通过有关渠道向中国通报;对于菲律宾运补船上装载的货物类型,中国海警会根据实际情况和维权需要以多种方式进行识别和查验。

同样可以确定的是,在书面协议达成前后,菲律宾免不了会将有关情况向美国通报。对于中菲通过机制化磋商管控海上摩擦,长期在南海问题上“拱火”“递刀”,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并不一定乐见,但面子上也不太好意思对这种努力公开“唱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日前有关表态印证了这种矛盾心理。

这项新协议之所以能够达成,与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的有效运作密不可分。 7年前,中菲同意建立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在作为其他机制的补充、不损及其他机制基础上,就涉及南海的各方关切进行定期磋商,以避免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影响南海和平稳定。在今年7月2日进行的第九次会议上,两国认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地区国家的共同目标,同意继续通过有关机制保持对话协商,管控矛盾分歧。本次新协议作为中菲在第九次会议上所形成共识的具现,证明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试图通过所谓“麦克风外交”、“灰色地带缠斗”和“曝光战略”等手段继续胡搅蛮缠、对华施压是行不通的,唯有当事国之间进行直接谈判磋商才是正道。

新协议也并未改变仁爱礁海上事态的是非曲直。仁爱礁事态起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菲律宾违背承诺,不仅不拖走在仁爱礁“坐滩”并长期非法滞留的军舰,还执意向“坐滩”军舰运送建筑材料,企图大规模维修加固以实现对仁爱礁的永久占领。新协议不承认菲律宾有关活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也不意味着菲律宾可以以“行使管辖权”的名义将其行为“合法化”。作为以危机管控为目标的“临时性安排”,新协议的作用在于避免双方因误解误判而发生意外;而一旦发生意外,则要通过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

多年来,中国在处理仁爱礁事态上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和耐心,在管控海上分歧、预防意外发生上展现了极大的善意和诚意。菲律宾上届政府执政期间,中菲双方曾就仁爱礁局势管控商谈达成“君子协定”。而在菲律宾本届政府上台后,中国向菲律宾政府高层多次通报和交涉“君子协定”有关事宜,并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菲方寻找管控分歧的办法。 2023年9月,中方邀请菲律宾总统对华特别事务特使来华磋商,双方就局势管控达成“新谅解”,该谅解获得菲领导层同意。 2024年年初,中国又通过外交渠道同菲西部军区反复商谈达成仁爱礁运补“新模式”,菲军方多次确认该“新模式”得到包括菲防长、国安顾问等在内的整个指挥链条同意。

当然,鉴于菲律宾曾不惜以贬损自身国家声誉为代价,否认前政府时期的“君子协定”,对现任政府曾确认的“新谅解”“新模式”也在遵守一次后旋即反悔,这次达成的书面协议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菲律宾认真、完整、有效落实,中国会听其言、观其行。在海上,菲律宾不能再采取导致事态扩大化的任何举动,要约束本国海上力量不专业的危险行动,在双边直接沟通渠道和机制下避免冲突升级。若菲律宾滥用中国在仁爱礁问题上基于人道主义精神而展现的灵活和耐心,把新协议当成是权宜之策、缓兵之计,事后出尔反尔、再挑事端,定会为其一错再错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丁铎:中菲南海“新协议”,仍需听其言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