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4-6-11 11:15

养老保险业如何迎新增长极?消费者:提升体验感、产品精准度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金融系列产品中的一员,较为消费者熟知。在银发经济发展新时代下,养老保险业如何迎新增长极?备受业内关注。
2024年,南都·湾财社启动以“开启银龄新生活·广东金融有担当”为主题的大湾区养老金融素养系列策划。围绕本次主题,南都·湾财社开展了养老金融消费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最多受访者了解过、购买过的养老金融产品为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发展,产品体系相较其他养老金融产品更成熟。
然而,在问卷调查中,有超两成受访者对包括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养老金融产品购买体验不满意。当前,如何提供符合老百姓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打造新的消费增长极,都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问题。
养老金融发展路上的“典型” 商业养老保险关注度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受访者了解且购买过的养老金融产品为商业养老保险。这或与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多年有关,相较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更加成熟完备。
在南都·湾财社发起的养老金融消费调查中,最多受访者了解过的养老金融产品为商业养老保险(52%),其次为银行养老理财(33%)、银行特定养老储蓄(29%)和公募养老基金(15%)。最多受访者购买过的养老金融产品为商业养老保险(23%),其次为银行养老理财(9%)和公募养老基金(6%)。另有68%受访者从未购买过养老金融产品。



受访者购买过的养老金融产品,数据来源:问卷调查。制图:南都·湾财社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上述受访者了解程度最深的商业养老保险,加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即构成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是市场化的养老方式,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可以实现养老资金的稳健增值和终身领取,有效化解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黄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商业养老保险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持续释放利好政策。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部署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工作;2020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在政策支持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陆续启动,2018年4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2021年6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
2023年9月,广东推动出台全国第一个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融的省级文件。2024年4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范乐宇在广东保险业2024年一季度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广东有37家公司提供145款商业护理险产品,提供1111亿元护理风险保障。另外,“险资”支持养老产业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24年3月末,共有8家保险机构在广东投资21个养老社区项目,建筑面积249.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43.52亿元。
体验感影响养老金融产品购买热情 有人担心被“忽悠”投了保
不过,消费者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仍有待提升。在南都·湾财社发起的养老金融消费调查中,有23%的受访者表示对购买的养老金融产品或购买过程中的合规性和透明度表示不满意。具体来看,没有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表示“比较满意”的受访者为13%;表示体验“一般”的受访者为23%。剩余的受访者则均不满意,其中9%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14%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意”。
受访者因何购买体验不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理由为:销售人员未充分介绍产品合约,购买后发现隐藏条款,导致附加费用、理赔困难或与预期不符(28%);销售人员在产品介绍时存在保证或暗示收益率,夸大收益预期的问题(23%);因风险信息披露不足而带来损失(23%);销售人员以养老名义推荐高波动"伪"养老金融产品(20%);销售人员推荐的产品与个人养老规划不匹配(16%);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前未充分了解他们的风险偏好,未进行风险偏好问卷测试(11%)。



受访者不满意养老金融购买体验的理由,数据来源:问卷调查。制图:南都·湾财社
2020年9月,原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一则案例,保险消费者沙某多年前经朋友介绍,购买某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后即可入住该保险公司的高端养老社区,于是选择购买。当沙某即将到达入住的约定年龄时,致电保险公司咨询相关事宜,发现原计划养老社区工程已经搁浅,无法入住,遂向该保险公司投诉。
保险公司经核查得知,此款养老保险需要投保人应缴保额达到两百万,方能获得入住资格,沙某没有达到此条件。但保险公司考虑到沙某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是入住养老社区,最终与沙某协商退保。原北京银保监局提醒,由于销售人员讲解内容、宣传资料反映的可能只是产品的特色优点,消费者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才能全面准确了解情况。如购买了承诺入住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还要关注保险合同是否进行明文规定以及是否包含入住养老社区的正式书面文件。
此外,从调查结果来看,超两成受访者对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过程表示不满。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街头走访进行市民养老金融素养调查时,来自广州的90后陈明(化名)告诉记者,他在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时经历了一段不太愉快的咨询过程。“我感觉到销售人员并不专业,他们自己对养老金融产品都不太了解。”咨询结束后,陈明选择自己搜集资料,“做足功课”后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养老金融产品。
专家:商业养老保险要适当做加减法
尽管部分受访者对养老金融产品及其购买过程存在不满意之处,但超三成受访者表示有意愿购买养老金融产品,其中有7%受访者表示有强烈兴趣。有研究报告指出,商业养老保险正在成为居民养老的重要补充。
据央广网报道,2022年10月发布的《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指出,除寿险外的商业养老保险覆盖率,从2011年的2.59%增加到2018年的10.1%。未来,商业养老保险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当前,监管层面正在有序深化、扩大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要求个人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公司有序开展个人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业务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养老保险公司的监管新规也落地,2023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对保险公司而言,如何推进商业养老保险的持续发展?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董捷在《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产业发展:价值、路径与再思考》一文中指出,专业性是商业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董捷建议,面对目前养老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保险公司应进行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注重养老服务和保险产品的衔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等。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应做到简单、易懂、可操作,并向老百姓提供比较好的保障和收益回报,这都需要金融机构持续发力,其中最重要一点是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白涛表示,以健康险产品研发为例,目前健康险面临的一个难题在于数据获取难。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白涛带来提案“大力支持数字金融发展”,医疗机构、相关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可以搭建共享数据池,共同研发数据平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彭乐怡 马青 实习生 杜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老保险业如何迎新增长极?消费者:提升体验感、产品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