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4-2-21 11:10

资本市场失意、押注消费贷款频繁被罚,宁波银行步入多事之秋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城市商业银行中,很多银行都是表面光鲜,其实暗藏隐忧。甚至有些银行,可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例如,在零售业务方面首屈一指的招商银行,就经常因为各种负面舆情而遭受非议。而“名声在外”的宁波银行,同样是毁誉参半。一边是时不时被权威机构评为“民企最满意银行”,一边是各种消费者投诉不断。
尤其是被业界视为“罚单元年”的2022年后,宁波银行的股价更是一路滑落,股价甚至游走在20元左右。在业绩表现差强人意、股价持续低迷的同时,雅戈尔却不停增持宁波银行,也为投资者津津乐道。
只是,即使雅戈尔如此力挺宁波银行,也没有阻止其股价继续下跌,因此,也有媒体人调侃,雅戈尔是在“帮倒忙”。
此前,宁波银行表示,雅戈尔于2023年11月27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先后增持公司A股573.08万股、567.96万股、637.92万股、416.58万股,增持金额预计超过5亿元。对于增持目的,雅戈尔表示是基于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和未来前景的预测。
不过,宁波银行真如雅戈尔所预测的那样前景光明吗?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资本市场失意,宁波银行再难“得意”
二级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宁波银行业绩下行,最先按捺不住情绪的是散户投资者。在宁波银行股吧里,2023年底至2024年初,宁波银行的散户投资者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例如,有网友表示“22元的成本,今年还能解套吗?”、“24的本亏了17W”。
股民的焦虑,并非杞人忧天。要知道,在2023年A股40多家上市公司里,宁波银行可谓领跌同行。与此同时,宁波银行全年累计跌幅超过35%,市值缩水高达750亿元。尤其是临近2023年末,宁波银行更是交上了股价14连跌的答卷,一度跌回2019年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市场十分失意的宁波银行,2023年交出的成绩单并不差劲。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个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72.35亿元,同比增长5.45%;实现扣非净利润191.89亿元,同比增长11.4%。
只是,单看第三季度,投资者似乎没有多少信心。一方面,其营收同比下滑1.88%,环比也是连续两个季度增长率告负。另一方面,其净利润的增速也出现了明显放缓迹象。
在其股价连跌的大背景下,有券商认为,宁波银行的股价萎靡不振,或许与金融行业的大环境不景气有关。不过,也有券商认为,业绩增速下滑、机构减持等因素是宁波银行投资者信心渐失、并“抛弃”宁波银行的主要原因。
据分析,宁波银行在资本市场失意的重要原因还在于,虽然宁波银行的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中规中矩,但是此前留下的“资产质量恶化”等问题并未得到缓解。
此外,雅戈尔等股东的增持计划,并没有起到“救市”的提振作用,不仅有抄底投资的嫌疑,更是宁波银行难以靠股东的短期刺激,找回投资信心的有力印证。因此,昔日的城商行“绩优股”,此时也再难得意。
业绩增长失速,频吃罚单成为成长的“代价”
投资者的信心,需要企业的业绩“打底”。宁波银行的业绩增长放缓,也是投资者最为担忧的。宁波银行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下滑到了5.45%,为近几年最低。
净利润方面,其增速下滑至12.55%,仅高于2020年前三季度,在近几年时间中也处于较低水平。要知道,几年前的宁波银行,营收增速还是两位数,2021年其业绩增速更是达到巅峰,同比增速来到了28%。


不过,时至2022年,其业绩增速却急转直下,当年宁波银行营收增速大幅回落至10%以内。由此可见,宁波银行过去的高速增长态势,已一去不返。更为致命的是,在业绩增长疲软的同时,宁波银行的各种罚单也接踵而至。
令投资者印象深刻的是,2023年12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披露行政处罚决定书,宁波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事实,例如标准化数据交叉核验不一致、漏报、错报,以及虚假受托支付、企业划型不准确等,被连续开出4张罚单,合计处罚金额约 620万元。
一时之间,宁波银行的股价也大幅波动。实际上,这并非宁波银行首次因为违规被罚。此前的2022年,宁波银行就是各种罚单榜上的“常客”,因此被网友调侃为宁波银行被罚的元年。
例如,2022年2月、4月、5月、7月,宁波银行就先后因为“三查”不到位、资金被挪用、代理保险销售不规范、各类贷款管理不到位以及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多项违规行为,而频繁受罚,每张罚单的罚款金额通常在数百万元,而2022年全年算下来,约有1500万元。
据分析,宁波银行的业绩下滑及频繁受罚,或许与其过于押注个人消费贷款,以及过于依赖利息收入有关。
正如某银行业咨询人士一语中的:宁波银行内部的盈利结构存在多元化不足的问题,贷款利息占据宁波银行营收的主导地位。
而2023年上半年其利息收入占据其营收半壁江山,就是其盈利结构过于单一的有力印证。而各种罚单齐飞,也被视为宁波银行为了追求业绩增长、而押注个人消费贷款等业务,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押注消费贷,资产质量“打折”
众所周知,很多商业银行都布局了零售业务,而且零售业务在公司的地位也非常之高。宁波银行素有“小招行”之称,在银行业的零售业务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据宁波银行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期,宁波银行零售贷款占比约40%。
而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板块,个人房产按揭是很多商业银行都在出的“一张牌”,因为该类贷款违约少,收入稳定。不过,宁波银行重仓的却是消费贷。该部分贷款甚至占据宁波银行整体零售贷款的60%以上。


虽然房贷是很多用户的刚需,该部分业务对于银行也非常有利。但是相比而言,宁波银行押注的消费贷,利率更高。只是,该类贷款属于纯信用贷款,虽然收益更高,但是银行的风险同样非常高。
以招商银行为例。招商银行早年依托一些高净值客户,保持着较高的贷款质量,不良贷款率处于同业低位。而宁波银行却因为不断加码以消费贷款为主的零售业务,而让资产质量大打折扣。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平均ROE(净资产收益率)为10.66%,远高于平均ROE仅为6.41%的北京银行。
所不同的是,北京银行同期的零售业务以住房贷款为主(个人住房贷款占零售业务50%)。只是,其更高的ROE,不仅带来了诸多罚单,更让其资产质量加速下滑。
尤其是随着消费贷的频繁暴雷,宁波银行的消费贷业务同样问题很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宁波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约11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20年的0.89%,已上涨为1.48%。对比同期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营业务的银行,该数据也严重偏高。
由此可见,宁波银行押注的消费贷,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了一些核心业绩指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而在银行业利差下行背景下,整个行业的盈利空间都在被压缩,宁波银行重仓零售业务,更是无法免俗。
通过其财报可以看出,公司整体的收益率有些波澜不惊甚至略有下滑,该项指标从2020年的5.09%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4.39%。同期内,其零售业务收益率却由7.79%降为6.53%,下降幅度达到1.26%。
由此可见,宁波银行押注零售,还面临盈利来源过于集中而单一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各大商业银行都在谋求转型,实现营收多元化的同时,宁波银行同样面临转型压力,未来发展难言轻松。
结语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曾经的“优等生”,宁波银行虽然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是在全国商业银行阵营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实际上,借助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红利,宁波银行已经逐步发展为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标杆典范。
不过,作为掌管超过2万亿资产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宁波银行也正在暴露出其业绩增长的疲态,以及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问题与风险。俗话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宁波银行欲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稳住头部阵营,注定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愿,宁波银行这个实力选手,能靠其过去的品牌积淀,能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保持其竞争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资本市场失意、押注消费贷款频繁被罚,宁波银行步入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