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记者回乡见闻:从贫困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投资千万元建猕猴桃园助农增收
家乡的年越来越热闹了。从镇上通往村上的盘山公路上,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安徽、成都等地的车辆在这里交汇,由于路只有四米宽,上山下山的车队不时需要在宽敞处错车。走进村落,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和煦的日光下,年轻人站在院坝里聊天散烟,聊些彼此的近况,老人们则在一旁倾听——春节期间子孙们的归来,填补了他们一年的空落。龙家扁村获评乡村振兴安全保障示范村。上游新闻记者 李文滔 摄
记者的老家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龙家扁村,这里离通江县城21公里,离着广纳镇也有4.8公里,原是一个贫困村。在记者的记忆中,小时候去镇上赶集都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本村农民种植些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养几头猪卖个千把元,便是一年全部的收成。
由于土地贫瘠、生产条件落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或成为工厂工人,或在建筑工地上工作。记者在县城读书期间,每逢寒暑假回家探望老人,满眼尽是荒芜,除了时不时的几声犬吠,这里除了寂静还是寂静。
而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春风沐浴下,龙家扁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直接修到家门口,从镇上开车10分钟能到;家家户户盖起了两层小楼;村民也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不用再挑着扁担去数百米外的水井挑水。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了解到,2016年底,龙家扁村成功摘掉贫困帽。近年来,更是先后被评为国家"第五批传统文化保护村落""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路宽了、灯亮了、人多了……今年春节回家,记者又感受到小时候过年的那股热闹劲儿。不同的是,龙家扁村已褪去了贫穷的底色,变富了。
位于龙家扁村的猕猴桃产业园。上游新闻记者 李文滔 摄
现年57岁的张江,是龙家扁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如今是通江县龙家扁村新源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时至今日,他还记得当年自己考上大学时的场景,"那是在1988年,我考上合肥工业大学,村里特地为我放了一场电影。我记得那时放一场电影要20块钱,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
走出大山,回到大山。浓厚的乡土情结,让张江内心一直想要帮助老家改变落后面貌。看到龙家扁村荒芜的大片土地,2014年,张江和村民龙爱军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种植猕猴桃800多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上百名村民常年在园内务工。流转土地的农户每年每亩旱地租金300元,水地租金550元;务工老百姓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一年能够收入1万多元。
"当时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张江告诉记者,龙家扁村山高、水源条件差,对于农业种植来说成本很高,截至目前他已经投资2500万元。他并非没有想过失败,"但即使失败,土地租金我是直接给到农户手中,同时工资也是按时发放。即使亏也是亏我个人,不会亏当地农民。"张江说。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三年的前期工作,2018年,张江投资建设的猕猴桃园成功挂果。目前,该猕猴桃园生产的红心和黄心猕猴桃品质优良,每年产量达到60多万斤,远销上海、福建等地。同时,该猕猴桃基地每天固定务工人数达30多人,每年工资支出100余万元,切实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猕猴桃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站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对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我们非常支持这个产业园。"现年60岁村民赵德财告诉记者,他一直在猕猴桃产业园上班,每月领取2000元的固定工资,妻子也在园区务工,一天能挣70元,一年两人仅工资挣3万多元没问题。
现在的龙家扁村,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楼房,马路直通家门口。上游新闻记者 李文滔 摄
龙家扁村党支部书记黄勇介绍,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2000余亩发展产业,种植猕猴桃800余亩、柑橘600余亩、油樟600余亩、青花椒500余亩。其中,村集体经济青花椒产业园150余亩、柑橘产业园300余亩,园区提供15个固定岗位,季节性吸纳村内及附近闲余劳动力200余人,实**均年增收4000余元,同时,带动了一批高素质农民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实现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我们园区的劳动力主要是附近的村民和过去的贫困人口,他们在园区长期务工,一是增加了收入,二是照顾了家庭,达到两不误。同时,也学习了一定的生产技术,使得他们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去谋划生产生活。"龙爱军称,他们希望通过猕猴桃园的成功样本,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上游新闻记者 李文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