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势|存款利率下行凸显保险产品竞争力,一季度人身险有望延续增长趋势
预定利率切换、银保渠道“报行合一”、万能险实际利率下调……回顾2023年,人身险业有不少关键词引发全行业关注,也深刻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9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73%;人身险保费收入3.5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0.25%,一举反超财产险。
2023年,长期利率下行、资本市场动荡、预定利率切换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人身险销售迎来一波热潮。对于2024年的发展,华西证券研报认为,当前银行面临较大的息差收入压力下,预计2024年定期存款利率仍将维持较低水平。考虑到中国居民储蓄率较高、储蓄意愿较为强烈的国情,预计接下来很多家庭财富配置可能会把部分定期储蓄以及其他理财产品投资迁移至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居民储蓄需求旺盛、保险产品竞争力强劲,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将严格推进,银行以量补价策略叠加银保产品NBVM(新业务价值倍数,可以衡量保险销售利润率) 有望持续提升背景下,储蓄型产品或迎量价齐升,2024年一季度人身险有望延续增长趋势
在渠道端,东海证券研报谈及今年开门红产品时认为,据调研了解,去年下半年启动以来的相关改革已达成阶段性成果,险企与银行的“总对总”签约已基本完成,与网点间的合同重新厘定也在陆续推进,调整后的银保渠道首年手续费率大约降至9%-12%,且部分尾部中小险企被挤出市场,头部险企新签了一定量的地方性银行,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强化。
“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规范后的银保产品较其他银行储蓄类产品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且银行中间收入的下滑有望促进更大力度的产品销售,费率的优化将进一步提升渠道价值率水平。”东海证券研报指出。
就代理人渠道而言,2023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应当支持行业自律组织发挥优势推动保险销售人员销售能力分级工作,在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的销售能力分级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本机构保险销售能力资质分级管理体系,以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销售能力、诚信水平、品行状况等为主要标准,对所属保险销售人员进行分级,并与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分级管理制度相衔接,区分销售能力资质实行差别授权,明确所属各等级保险销售人员可以销售的保险产品。
此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研究起草《个人保险代理人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讨论稿)》(下称《讨论稿》),将保险代理人分为四个等级。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代理人渠道迈入效率提升周期,代理人数量有望企稳。考虑到各险企逐渐将视野转至中高端客户,同时升级渠道队伍,预计2024年寿险代理人人均收入将继续提升,有望吸引更多人从事寿险销售,加快代理人规模的反弹,推动新业务价值持续正增长。
以上市险企为例,招商证券非银团队研报认为,展望2024年,上市险企寿险开门红依旧可期,财险有望量质齐升。一方面,受当前资本市场波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等影响,居民稳健理财诉求依然旺盛,储蓄险需求有望持续高企并带动客户资产配置盘从银行存款和理财向保险迁徙,预计1月上市险企开门红业绩表现均超预期;银保严格落实“报行合一”后渠道新业务价值率有望显著提升,竞争秩序改善预计将更加利好合规经营的头部险企,2024年寿险行业有望延续周期性复苏。
对于健康险的发展趋势,平安健康险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2024年,医疗险的方向有望从普惠医疗向中高端方向发展,重大疾病保障杠杆将进一步提升。在大环境变幻莫测,不确定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保障的确定性的需求进一步放大,更希望能“锁定”未来一段时期的保障,长期带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医疗险需求将进一步凸显,未来将有更多长期医疗险出现。此外,次标体保险将逐步成为健康险增长的新驱动力,健康服务对保险的驱动效果将更加明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