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粮食问题
作者:林峰(原载于《世界日报》)
马科斯总统在2021年竞选的时候,让大米的价格降到每公斤20披索是他的竞选口号之一。当时,大米的零售价大概是每公斤40披索。马科斯总统当选以后,大米的价格不降反升,今年8月份,大米的零售价涨到了每公斤60披索。现在,我们不关心总统能否实现他竞选的诺言,只关心菲律宾的米价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
菲律宾的粮食产量其实不低,每年可达到2000万吨大米,全球排在第8名。跟菲律宾同一纬度的越南和泰国都是著名的大米出口国,越南每年产大米4276万吨,泰国3023万吨。越南每年出口大米425万吨,泰国出口475万吨;菲律宾则是需要进口390万吨,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米进口国。中国虽然每年进口很多粮食,但是口粮自给率超过100%,人均粮食占有量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而菲律宾的口粮自给率只有77%。
2008年,国际四大粮商——美国的ADM、嘉吉、邦吉和法国的路易达孚对菲律宾发动了一场粮食战争。他们先是宣扬“大米不值钱”的论调,鼓吹要改种经济作物,这样高价卖出经济作物,低价买入大米,这样就赚得多,还能保证老百姓的口粮。国际四大粮商向不少国家开出了诱人的条件,表示愿意高价收购该国的经济作物,然后低价销售粮食。虽然大部份国家没有中计,但是菲律宾偏偏信以为真了,开始停种大米等粮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突然,国际四大粮商利用西方国家的媒体优势到处宣传“世界粮食紧缺”,特别着重宣传菲律宾陷入“粮食危机”,已经开始饿死人了,逼迫菲律宾进口粮食。这个时候,四大粮商合手抬高国际粮价,还鼓动菲律宾民间势力当街游行,强迫菲律宾政府高价收购粮食。最后,菲律宾政府不仅花了不少冤枉钱买粮食,而且发现自己想买,人家还不一定卖。因为越南和泰国看着粮食市场的乱象,被吓到了,出售第一波粮食之后就拒绝再卖了。
其实,菲律宾不缺种粮食的土地,但是因为每年要经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台风,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而且,菲律宾的人口已经达到1.6亿,生育率还高达2.7,这些都是造成菲律宾粮价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但是,菲律宾的农业用地大部分被大种植园主所控制,很多都用来种植烟草、棉花、蕉麻、咖啡、甘蔗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这种殖民历史遗产的殖民地特征农业生产,才是造成菲律宾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