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商:秉仁善之心穿越疫情 聚共建之力守候未来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海外华商:秉仁善之心穿越疫情 聚共建之力守候未来
作者 门睿
“疫情对华商生意影响很大,但大家在祖(籍)国和同胞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中东欧中医药学会会长、匈牙利东方国药集团董事长陈震日前对中新社记者说。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第三年,海外华商凭借其连接中外的身份、团结高效的组织和成熟完善的运输体系等优势在祖(籍)国和住在国的防疫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亦将在后疫情时代恢复经济、共建发展的路上作出独特贡献。
守望相助 侨商勇担社会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在当地购买了价值数十万元人民币的口罩等防疫物资捐往中国。据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朱金峰介绍:“物资刚发走不久,坦桑尼亚也出现了疫情,于是又从中国向坦桑尼亚运送物资。”由于企业中当地员工较多,为避免感染,他安排员工在公司住下,定期发放防疫物资。
阿根廷华助中心主任严祥兴告诉中新社记者,为缓解在阿侨胞的紧张心理,该中心与福建省侨联、福建省侨办联合组建了新冠肺炎医疗咨询群,安排专家和心理医生为侨胞答疑解惑、排忧解难。针对前来求助的患者,该中心组建了200余个包含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的线上群聊,为其提供送药、联络医生等服务。
欧洲疫情最早于2020年1月出现在意大利。陈震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当时欧洲陆运暂停,只得通过沿线各国华侨华人在边境接力的方式将抗疫物资送往意大利。
匈牙利疫情发生后,许多诊所停诊,一些患者独自居家隔离,缺少药品和指导。陈震组织医生搭建“永不关闭的窗口”,通过电话、视频等线上方式24小时接诊,为患者送药上门。
俄乌冲突发生后,许多在乌中国留学生撤往匈牙利,得到当地侨团的支援和帮助。“这些孩子很可怜,作为同胞和医者,我们尽一切努力帮助他们,除治疗和防疫外,还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抚,特派医生在回国航班上照顾他们。”陈震说。
共建未来 中医药业前景广阔
2022年是中阿建交50周年,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在严祥兴看来,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是相互信赖的经贸合作伙伴,“我们在阿华商期待着两国能够进一步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带领两国人民一起走向更好未来。”
严祥兴介绍,今年年初在阿根廷落地的“天府云医·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正是一次两国在医学领域交流合作的有益尝试。他表示,阿根廷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但当地相关资料有限,该“云端医疗站”不仅帮助中国专家为在阿侨胞提供精准诊疗,亦成为中医药文化在当地传播的新起点。
陈震团队在匈牙利率先尝试采用“大锅煮药”方法预防疫情,后得到其他国家华侨华人借鉴参考。随着新冠病毒变异,陈震团队不断调整治疗配方,对症下药。
谈及“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方向,陈震表示,“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我们不能犹豫和退缩。”
“中医药在匈牙利30余年的积累和建设在防治疫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在未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在各国建立不同的中医药基地,既为华侨华人和中资企业员工提供安全保障,又能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软实力。”陈震说。
仁行天下 中华侨商得道多助
朱金峰在对话中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过去一年,坦桑尼亚华商企业全力抗疫,几乎停工,但为鼓励当地员工接种疫苗,他仍决定向接种疫苗的员工提供补贴和优先工作机会。谈起经营中的中华商道,他表示:“中国人亲善,心中有大爱。”
在朱金峰看来,与当地人交往是两种文化传统的交流。他举例称:“有些当地人的金钱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勤俭节约不同,并不注重储蓄,于是我们准备了必要的生活物资,经企业补贴后,让员工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带回家,慢慢培养节约的习惯,他们很认可这些中国人过日子的经验。”
陈震表示,作为医生,在匈牙利行医30余年间,他始终秉持要给病人带去信心的责任感,支撑着病患时而脆弱的心理。他说:“有信心,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了一切,企业也是一样。”
怀着“只要能多挽救一条生命,企业存在就有意义”的信念,陈震在匈牙利的中医药事业慢慢发展,深入人心。也正是由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挽救生命的价值,中医药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匈牙利也成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完)
只希望疫情早日清零
页:
[1]